APP下载

代际伦理视域下的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014-08-15王春林郭荣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代际伦理文化遗产

王春林,郭荣君,梁 秋

(东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状态下的农业系统、农业景观、农业技术知识和民风民俗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我国正在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进入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新农村建设的加速进行,传统的由前代人创造的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却面临着消失的窘境。如何使后代人体味到我们的祖辈的伦理理念及辉煌的创造,使我们的文明无间隔的绵延下去,成为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我们有必要从代际伦理的角度,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找准问题的症结,建立有效的实践路径,以使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这一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其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于原文译法的分歧,使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不断推进,这一名词的翻译可能要根据相关组织的要求进行修改。在目前的研究阶段中,仍称其为“农业文化遗产”。我国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成立了有关农业遗产的研究所,研究内容侧重于对我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

农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遗产,表现为无形的与有形的农业文化遗产。以我国为例,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天地人“三才”理论以及“地力常新壮”的农学思想,历代选育的动植物良种,延续几千年的精耕细作及体现各民族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的乡村文化,还包括大量地方特色鲜明的传统农业系统,如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立体种植养殖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梯田系统、农林牧复合系统等。这些农业系统,不仅构成了生物多样性意义上的农作物品种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土地—农作物之间的生态联系。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特性异于其他遗产形式。它作为被继承下来的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形态,属于经济社会生产方式的一种,充分体现了系统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作为关键要素在农业文化遗产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人的参与遗产就没有的存在可能。农业文化遗产在被创造并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处处体现出人在其中的意义,而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等也是对人而言才称其为价值,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原因之所在。那么对现代人而言,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何在,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分析。

中国前代人遗存的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至少对本代及后代人有如下价值:其一是“天人合一”的天地人三才农学理念,即人因循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进化的理念,这一点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其二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丰富的农业知识系统,如《齐民要术》等,至今仍有着较强的现实参考价值。其三是丰富的经前代人世代选育的农牧业动植物品种资源,这些资源已成为现代农业中遗传育种的重要的物种资源。其四是因循当地自然环境建设的农业工程系统、农业景观系统,这些系统有的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新疆的“坎儿井”等。其五是依据当地地质、地貌、土壤、降水等条件形成的独特的农业技术系统,如立体种植养殖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梯田系统、农林牧复合系统等。如2005年四月被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这个系统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对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农业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其六是长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形成的富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鲜活的习俗礼仪、制作工艺,如“社日”、“二十四节气”、壮族的“舞春牛”等习俗和“刀、镰、耙、犁”等等工具,这些农村习俗和农业用具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农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尤其是各地的民俗构成了现代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都是我国传统农业经前代人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部分,在许多方面值得本代人及后代人借鉴。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联合国粮农组织立足于现实曾进一步指出,其对于应对人类面临包括食品安全、贫困缓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补偿、文化多样性保护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现代人应对农业文化遗产采取积极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而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想重新审视、发掘、弘扬、传承我们的传统农业文明,促进地区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持,为今后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指明一条前进的道路。除此之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也体现出厚重的社会历史意义,例如农业文化遗产的代际伦理意义。

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考量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代际伦理领域。所谓代际伦理是指代与代之间所结成的伦理关系,特指本代人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切实做到代际之间起承转合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本代人与自然、本代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本代人正确处理本代人与前后各代人的关系,即要求正确对待前代人对物质精神资源的创造以及前代人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又要正确对待后代人的需求,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这些既是可持续发展对本代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本代人对前代人和后代人所肩负的道德责任。[1]

我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宗亲为基础并交融地缘、业缘关系的家国同构共同体。家庭高于个人,极其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应克尽义务,呈现出“父慈子孝”的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特色,“慈孝”是代际伦理的核心及道德规范,在日常伦理关系处理上则更强调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孝”,因此,可以说我国传统的代际关系是基于孝文化而展开的。

传统孝道内在的契合了我国农耕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牢固的土地制度使得农业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即使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新的统治者依旧会延续旧有的农业文化传统。其根源在于,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手工劳动作为核心生产方式,父子关系作为代际伦理的轴心关系,子代单向度地进行代际传承父辈的经验、知识,因此父代长者多为智慧的化身,他们可以为后代提供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正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与此同时,父代向子代传授基本生存技能的过程中,将自身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及是非观念也渗透给了子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泉与理论背景,农业文化成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观念、范畴、道德规范及其建构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吸收、借鉴和概括作用。可以说,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和主体,很多其他文化是由农业文化衍生而来,伴随着农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代际伦理概莫能外。父代生育维系了人类种族的繁衍,子代孝道维系了家族和谐。而由家庭的亲子关系推演至整个社会的君臣关系,则泛化了基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形成的孝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我国传统社会几千年来以孝治天下的社会管理格局,这样,传统农业文化与代际伦理辩证的统一起来,并在代际传承中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同时,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使代际伦理的观念、道德规范等因素相应地延续下来。因而拓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能够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根基,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很大意义上,促使我国代际关系持续维系,增进代际伦理的发展。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为本”的社会,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决定部门,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农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代际相传,以多种形式满足人们生存及生活的各种需要。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农业文化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进的文化需求,对农业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和适当保护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代际伦理的和谐发展,符合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然而,随着我国的社会进入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社会形态的变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明显的变化,现代社会家庭代际关系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不断冲突和融合的状态之中。代际伦理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表现为代际之间存在“代沟”,传统孝道日益衰落等问题。在代际伦理困境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对农业文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却面临着消亡的威胁,一些重要的农业文化如民歌、民俗、饮食、手工技艺等逐渐失传。为此国务院相关部门发出了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通知,在国发[2005]42号《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从维护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农业文化作为中国代际伦理文化的基石,其遗产保护更为不容忽视。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传统,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是一种战略性遗产,是人类未来的重要财富。

由此,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不容规避。

三、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其一,本代中心主义,即利用只有本代才具有的制度安排权、控制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以及资源予夺权等方式对地球资源进行饕餮式地消耗,当下大众的普遍消费主义文化,既是本代中心主义的表现。本代中心主义其危害在于从根本上是否定代际伦理的,它对本代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讨论较多,而忽视对代际之间这种纵向的涉及前后代人的伦理关系的探讨,也即忽视了本代人对前代人的创造及对后代人的传承应负有的道义责任,致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二,过去人们忽视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多地体现在历史文物、民俗、语言文化等,忽视了人类长期以来为了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所创造的多种样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丰富的遗传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足,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珍危物种,忽视了对传统的耕作制度及其物质集成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和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的保护。其三,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对立起来,只注重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只注重现代农业大面积品种推广带来的农业高产,忽视前代人创造的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对现代农业的借鉴与反思价值。

基于此,我们应立即行动起来。首先,打破“本代中心主义”价值观,反对本代利己主义,树立代际公平理念,使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在代内和代际之间公平分配,意识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本代人对前代人和后代人应当负起的义不容辞的道义责任。整合代际价值观,构建一种和谐的代际伦理关系和合理的代际道德规范。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代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即“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具有价值认同感的文化共同体,例如现代人常说的“70后”、“80后”、“90后”等等,“代群体”逐渐形成,“代共同体意识”日益明朗化。“代共同体”的成员拥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本代与其他代共区别开来,传统的自然意义上的代际划分,在现代社会中必须假以社会文化意义进行界定,这必然使社会价值观相应地发生变迁,传统的代际因袭与同一的价值观逐渐被现代社会的代际差异价值观所取代,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这既是价值观自身变迁的内在逻辑,也是社会发展的常规状态,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使得传统陷入断裂的困境。因此,应理性对待价值观的代际差异,试图彻底抹杀或过度强调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差异,极有可能导致价值观的代际冲突甚至对立,因此,必须科学地整合代际价值观,在承认代际价值观差异的前提下,建立新的机制使得代际关系及代际价值观间实现良性互动,在平等基础上进行代际对话,在相互理解基础上建立代际信任关系,在整合差异基础上取得代际认同,在代际维度中力求实现价值观念层面上的社会和谐,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及运行机制,将伦理关怀的对象由代内扩展到代际,将本代内部伦理关系延伸至代际伦理关系,从而进一步伦理思考的范围,充分发挥本代人应在文明薪火传承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其次,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克服对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片面理解,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对目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将前代人所创造的丰富的农业生产方式、遗传资源以及传统的耕作制度、农业系统、农业景观等等纳入保护范围进行重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必须像保护和开发不可再生资源一样保护和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同时,必须确立“以保护为中心,以发展为手段”的原则,我国许多农业文化遗产地仍肩负着生产、生态、文化等功能,可通过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动态保护的思路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达到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目的。辩证的处理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始终都离不开农业。但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对传统农业愈来愈轻视。但究根问底的讲,中国之所以能够依靠世界10%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左右的人口,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科学的生产方式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代农业是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农业的任何革新和发展都不能撇开过去的经验和成果。否则,现代农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国想养活更多人口,使人们生活得更好,传统遗传资源、传统农艺、自然景观等农业文化遗产必须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这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也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实践路径上来看,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给予实质性扶持和投入。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对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生态补偿。还可通过普遍建立生态博物馆来一方面凝固封存的历史,同时针对遗址类农业文化遗产出台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护稀有农业文化遗产地,将其打造成区域文化地标。更加重要的是适时的记录动态中的文化变迁,使之更好体现出文化的传承性。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前的适宜性调查及开发后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四、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发展途径

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历史发展等铸造了独特的黑土文化,通过对黑龙江的古代遗址的挖掘及近现代开发建设等研究不难看出,黑龙江省的母体文化即为农业文化。在黑龙江境内保存了珍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对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整体来说,黑龙江省农业文化起源于渔猎文化,后经历史演变呈现出农耕、渔猎、放牧、采集等复合型态。境内民族多样,民俗古老而淳朴,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特色鲜明,彰显了文化魅力。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松嫩平原、张广才岭老爷岭、三江平原四个区域,包括文物古迹、建筑设施、先进典型、观光园区、自然风景、岁时节令、生产生活习俗、游艺竞技、手工技艺、文学艺术、人文精神等形式。其中多项被列入国家、省级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例如:被国家或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器,商周、汉魏、唐、辽金宋元、明清以及抗日、解放战争各个时期的文物遗址;反映黑龙江省自然风貌包括森林、湿地、界江、大湖、草原、地质、山庄等的国家级风景区;被纳入首批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在当代具有影响的重大涉农节庆活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传统手工制作技巧等。这些源于祖辈智慧的结晶随着历史发展,融入黑龙江人民的骨血之中,赋予黑龙江人民浓郁的地域文化底蕴,是全省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表现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农业文化遗产面临无依托的困境。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了提高粮食总产量,农业开发过程中牺牲了一部分湿地、森林、草场面积,后果是大量水土流失、大规模土壤污染,导致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透支,使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陷入困境。农业文化遗产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随着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破坏,传统农业的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必然遭受冲击,如若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消失,那么其独特的、意义重大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必将使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所强调的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极端条件的可持续性及多功能服务维持社区居民生计安全的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维持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中断。因此,恢复生态平衡这不仅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头等大事。

除此之外,城市化进程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困境,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例如:生产生活习俗、游艺竞技、手工技艺等。2007年11月22日,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加挂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负责制定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负责组织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抢救、研究、保护、管理和成果编纂出版等项具体工作;负责全省各级项目的管理工作,跟踪检查项目保护工作的落实、实施情况;具体承担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负责对全省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和业务培训;指导和管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网站、资料档案等具体工作;组织安排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各项宣传活动,等等。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对黑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关乎过去的遗产,更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挖掘传统农业的多样性价值,对于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廖小平.代际伦理刍议[J].哲学动态,2002(1).

猜你喜欢

代际伦理文化遗产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