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8-15盛淑英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农村

盛淑英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但与经济条件的改善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农村传统的文化体系被打破,新的现代文化秩序没有完全建立,农民的文化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建设新农村文化应是新时期首当其冲的社会发展问题之一。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体。现代文明的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不能充分满足,就会出现信仰危机、道德失范、是非模糊等问题。农民富裕了,有空闲时间了,手里也有闲钱了,无事可做,很多农民就每天沉溺于麻将桌,越赌越大,或者沉溺于网络聊天,搞婚外情。如果不能用先进文化占领广大农村,各种消极腐败思想就会乘虚而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满足农民更高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都包含有文化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既指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包含文化产业的发展;生活宽裕既指物质生活方面丰衣足食,也指精神生活方面丰富多彩;乡风文明对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要求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容整洁所倡导的规划合理、管理有序、环境优美也是一种文化;民主管理的实现需要通过发展农村文化增强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五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文化建设的支撑,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使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构建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习惯和新的生活方式,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农村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难点和关键所在。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化解各种思想疙瘩和矛盾,架起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逐步形成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起到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提高农民思想境界,整合农民价值取向,协调农民彼此关系的作用,建立起和谐的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二、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硬件建设,轻视柔性管理。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文化设施建设,认为重视文化就是多建活动中心、图书室、影剧院。以绥化市北林区为例,截止2013年末,全区建有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19家、农家书屋139家,基本涵盖了全区所有乡镇和行政村。但是,平均每个文化站只有30万元左右的初建设投入,并没有日常活动经费,导致乡镇自己组织的文化活动极少,也很少有真正的农户光顾文化站。全区农家书屋图书总量约20万册,平均每家书屋不到1500册,数量少、更新慢,书屋的借阅率低,没有真正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所以,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设施条件投入,更要加强软件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二)重视文化下乡,轻视文化自觉。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如绥化市北林区政府于2013年6月组织了“美丽乡村”送科技送戏下乡活动、又于2013年7至10月在全区19个乡镇开展了“送欢笑到基层”活动。这些举动在一定程度上虽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如在空间上局限于富裕或交通方便的乡镇,覆盖面不够;在时间上,局限于某些节假日,次数有限;在内容上,与具体的农村现实生活相脱节。文化下乡对农民来说,不仅是杯水车薪,而且水土不服。故而,要真正发展农村文化,就要激发农村文化自觉,让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只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内涵,培育乡村文化队伍,推陈出新,才能真正繁荣农村文化。

(三)重视娱乐活动,轻视育人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农民娱乐,更要让农民群众得到教育和提高。然而,在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中,很多人把农村文化看作是敲敲打打、唱唱跳跳,把文化等同于娱乐。对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的就业培训、种植技术、养殖技术、法律知识等缺少相应的文化培训机制。更严重的是,一些地方的文化活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迎合部分人求乐心理,纵容或支持脱衣舞等下流表演和带有迷信色彩的演出活动。农村文化的娱乐化、低俗化情况严重,急需改变。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资金不足仍是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一方面,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财政中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比例,资金设计不仅要满足设施建设的需要,还应该保证设施维护和文化活动的日常开展。另一方面,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探索文化建设社会化运作的模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农村文化产业项目,既要建立对项目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也要建立项目运行的监督机制,引导社会投资文化项目健康发展。

(二)整合多方文化资源。当前农村文化设施数量少而且分布较松散,要求每个乡每个村都按照“高大全”的标准进行建设又不符合当前实际,这就需要在文化资源整合和利用上下功夫。一是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立项过程中,要向贫困地区、边远乡镇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倾斜,要雪中送碳,不要锦上添花。二是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新建时,要做到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特别是投资较大的文化设施应多个乡镇或村庄一并考量,减少重复建设和过度建设。三是在现有文化设施的利用上,应该尽量做到邻近乡村的资源共享,既提高文化设施使用效率,又通过使用人数的增加来营造氛围,提高活动效果。四是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努力拓展远程教育范围、提高扩大优质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度,实现数字信息化与农村发展对接,能够让农村群众及时、充分、便捷地享受社会文化的最新成果。

(三)加强文化人才建设。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速了农村青壮年外流,使得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后继乏人,农村文化人才青黄不接。一要做好乡土文化人才的传承。绥化市的庆安版画、海伦剪纸、绥棱黑棱、望奎皮影戏都是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乡土文化项目,各地乡村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能人,我们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乡土文化人才专项资金,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带动作用。二要建立农村文化人才引进机制,将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地区文化产业规划和人事编制规划,妥善解决文化人才的职称、待遇、养老等问题,使文化人才能够体面生活、安心工作。三要探索文化人才培养提高的机制体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艺术团体等组织的文化优势,变送为“传”、变送为“种”,组织开展针对文化人才的培训,或组织专家深入农村指导,提高文化人才的文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四要大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农村文化组织和机构要经常组织文化活动,广泛吸引农民参与,使文化人才在文化活动中茁壮成长,要重视对文化人才的宣传和推广,还要为其自主组织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

(四)重视农民主体作用。农村文化建设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也取决于农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为此,我们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重视文化的氛围,调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觉投入文化建设;其二是在组织开展各种面向“三农”的文化活动时,要提高农民对活动的参与度,通过农民个人办文化,或与有部门联合办文化,变被动为主动,从观众变成演员,使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人;其三,要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涌动的绝不仅是简单的怀旧情绪,文化传承必须充分立足于文化自觉”;其四,是要大力表彰农村文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并利用地方电视台、地方报刊、互联网等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五)净化农村文化市场。近年来,在农村缺乏严格管理规范的社会群体中,各种丑恶现象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形势紧迫、任务艰巨。一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和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和同不良现象做斗争的勇气;二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实行主体资格认定,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查处黑棋牌室、黑网吧等非法经营活动,开展“打黄扫非”专项斗争,打击制假、盗版等违法活动;三要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发动农民群众积极举报各种制假贩假、非法出版、黄赌毒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1]唐金培.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求实,2008(6).

[2]马永强,王正茂.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和视域[J].甘肃社会科学,2008(6).

[3]张继梅.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J].齐鲁学刊,2013(4).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