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缓解城市文化危机中大学教育的作用

2014-08-15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城市化大学建设

高 令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3)

城市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而与此同时,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与艰难的选择。在这样的变化及选择面前,大学教育作为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缓解城市文化危机,促进城市文化的建设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化危机

美国城市学者诺瑟姆(Ray.M.Northam)在总结欧美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把城市化的轨迹总结为“诺瑟姆曲线”。他将城市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起步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成熟阶段。“诺瑟姆曲线”有两个拐点,第一个拐点是城市化率从低到高,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城市化加速阶段;第二个拐点是城市化从快到慢,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30%时,城市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也就是由慢到快这一个拐点。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但是这样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往往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市区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城市化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并且将城市化率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标示,甚至将城市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以致于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大规模建设性的破坏却是城市设计者始料未及的。同时,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使得地域文化特色日益衰退,传统的地域空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标准化的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城市积淀的地域性特色渐渐模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文化责任的丧失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城市的需要,更在于文化城市的建设。但是,一些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采用单一依赖土地经营和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大面积地增加建设用地、城市用地。更有甚者盲目追求大广场、大草坪、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等功能主题,尤其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常常希望通过奇建筑、怪建筑在短期迅速改变城市形象。

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有78个城市表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2003年,有182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截至目前,中国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已经超过200个。有些地方因为追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而出现的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盲目布局的基础设施等,不仅与老百姓的诉求背道而驰,还会导致发展资源的透支和巨大浪费,最终使城市失去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城市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有的甚至提出荒谬的硬性要求,比如学多少句英文、看多少部外国作品等。这样的城市建设理念,削弱了城市文化身份,甚至出现了城市形象的低俗,忽视了城市建设还有社会和谐这一文化责任,从而无法唤起市民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二)城市面貌的趋同

城市在向立体化、复合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同风格的商品住宅、购物中心、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等等这些“无地方性”的复制品大量出现,甚至在建成后被称为当地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人们越来越感受不到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名胜,甚至几乎无法区分自己处在哪座城市。城市的发展主要基于城市特色,而关键是基于城市居民素质。每个小镇都想变成小城;每个小城都想变成大城市;每个大城市都有成为直辖市的梦。小城市模仿大城市的规划方式;规划师和建筑师互相抄袭;城市纷纷打造产业聚落,希望有自己的硅谷、中关村。就以喷泉为例,中国有七座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分别在北京、西安、南昌、天津、新疆阿拉尔、洛阳、哈尔滨,这其中不乏严重缺水城市。各地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面貌正在消失,带来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城市的记忆原宿在受到损坏的同时,区域性的文化平直也在受到重创、甚至毁灭。

在2013年12月26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就明确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1]

(三)城市记忆的消退

在过去数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小城市的改造也在加速进行,在各种利益驱动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使得拥有丰富人文积淀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传统民居被无情破坏。从文物古居、历史街道到地方民居、社会习俗等有形与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城市记忆。这些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并且相互联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而急功近利的破坏造成了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载体的破坏以及传统社区邻里人群关系的解体[2]。

就以老地名为例,老地名是历史的产物,蕴含着不可再生的文化积淀,一座城市的街道是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个老地名,都记载着一段历史,可以地名的来历、缘由展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自2001年开始的旧城改造中,不少老房屋、老街巷成片地消失;旧街道合并、改造,不见踪迹;新道路出现,改名更张。据1935年出版的《太原指南》记载,太原街巷共有377条。近些年,受到城市建设、拆迁、人为合并等因素影响,许多老街巷都消失了。2008年太原市民政局编的《太原市街巷标准地名录》里只剩210条,现在已减少为不足200条。一条条街巷拓宽改造,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惆怅和失落,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也在时尚的眩目光影里趋向湮灭。

(四)城市环境的恶化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掠夺和征服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人口爆炸、农田被吞噬,空气、水与土地资源日渐退化,污染频生等。这些城市问题日益恶化着环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在如何保证功能的同时,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上了城市建设的议程。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一些大中城市的雾霾不断发生,不但冬天有,夏天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出现的频次和程度最为严重。究其原因,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环境问题的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总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等多种原因造成。

(五)城市自我文化的浅薄化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来袭,不可避免地使我国的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发生了动摇。市民的社会心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等传统观念、习俗和它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息息相关。城市的文化决定着城市的未来。我们由于没有对自身的城市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与自信,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就出现了各种不适应或者盲目跟风。

以罗马柱为例,罗马柱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产物,象征着财富与尊贵。在我国的很多景观作品中都会用到罗马柱,而不考虑它与周围的建筑、文化融洽与否,甚至把林立的罗马柱作为主景。不光公园广场、商务楼、饭店酒楼爱用,连许多地方盖政府大楼,也用罗马柱做主要装饰以显示气势磅礴。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内涵则具有地方性,为何不把它用景观的方式展现在自己的土地上,而照搬照抄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呢?

(六)城市管理的错位

城市管理不但要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更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有着和谐人文环境、崇尚道德的文化环境。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由于管理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和审美能力,使得在管理过程中重人情、重经验、轻法律。比如有一些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不顾噪音扰民日夜施工,同样一条道路在改建的过程中缺乏统筹思维,反复挖沟,长期影响居民出行。还有一些城市,由于管理上缺乏统筹协调,导致建设、规划、文物等部门之间遇到问题时责任不清、分工不明、互相推诿,一些被列入保护名录的建筑被迫拆除的情况时常出现。

二、大学教育与城市文化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文化推动城市全面发展、进步,体现了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魅力和吸引力所在。文化的本质是整个社会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并且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约束,并与有形的外在制度约束形成互补,共同形成一个城市制度及法律的遵守程度,并且这样的影响与作用是长远的。

文化最早的含义就是教育。“文”,指礼乐法则或者制度,“化”指教育、化成。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从广义上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集合。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其中教育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是城市经济社会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市民素质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愈发明显,只有培养出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发挥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得城市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而大学教育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座设施缺乏、教育落后的城市,一座脏乱不堪、民风粗俗、充满小农意识和市井气息的城市,无法雄立于世界城市之林。而居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而城市教育水准如何,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教育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将大学作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比如美国的波士顿,之所以能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靠的就是大学,城市因著名学府而生辉。又如在我国,北京、上海、西安等之所以能有很好的社会影响与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校众多,人才济济,占据着国家重要的人才高地和科研高地。

作为实施最高层次教育的机构,作为知识传承、知识发展、知识运用的文化组织,大学对城市文化建设承担着重要使命。大学的诞生始终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伴随。大学的特点,比如追求真理、追求科学、追求文明、追求社会责任等都是维系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

(一)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构成

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是所在区域内文明程度较高的文化。大学校园鲜明的建筑风格,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无一不是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的科学研究当属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为城市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与成分。大学文化中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品格可以引领城市文化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大学文化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从各个层面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拓展城市的文化内涵。

通过大学教育,培养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才,为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提升城市文化的决策能力与市民的整体劳动素质;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文化的科技内涵;通过各种途径、举办各种活动服务城市的文化生活,用大学文化中优良的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的人文精神。另外,大学教育的文化传播不同于偶然的、个别的文化传播,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是一种经常的交流,进行的是稳定而长期的互动。因而大学教育对城市文化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二)城市文化渗透到大学文化之中

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是“大系统”与“小要素”、“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大学文化始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大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着大学这个小环境中师生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甚至是思想意识。因此鼓励创新,创建良好的科技环境;崇尚道德,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人文环境,就成为城市和大学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任务。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大学文化和城市文化都是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紧密相连。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现二者共存共荣,将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提供有力支撑。

三、大学教育缓解城市文化危机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自身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

要促进城市文化发展,还需要各个高校主动参与到所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去,积极传播主流思想文化,用大学自身的文化魅力去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同时,大学还要凭借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城市的品格。比如,在学术交流方面,密切关注学术敏感点,搭建各类高端学术平台,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论坛及展览,开展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服务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瞄准国内和世界学术前沿,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借此,涵养城市精神,丰富城市文化。

(二)逐步开放高教资源,突显社会服务功能

效仿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建立开放式校园,有选择有重点地开放一些公共高等教育资源,构筑城市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城市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并肩前进。例如,大学校园内可以免费开放、定期举行面对社会公众的学术讲座、文体活动等;可以制作一些浅显易懂的科普材料,向市民宣扬科学知识;制定措施,让市民共享实体网络图书资源或者实验室;可将研究中心等向社会专业人士和部分中学开放,让社会共享高校先进文化资源,也能够使得大学的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进行转化,为构建学习型城市贡献力量[3]。

除此之外,由高校牵头,通过信息与传播技术来建立教育资源的开放供给系统平台,为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提供新的方式与机会,使传统教育在进一步打破传统思想、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的禁锢后,构建起适应需求、以人为本、机会公平的新型教育,这是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开放教育资源在消除人口、经济和地理因素在教育中所造成的界限、促进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面具有潜在作用[4]。

(三)树立核心价值体系,造就优秀文化人才

人才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与实践者,是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建设城市文化的强大后盾。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当代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把握了推进城市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而一所大学在这样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加强信念教育,培养其学生树立高远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鼓励学生热爱真理、追求公义、平等待人、重视环保、关怀弱势、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等。

除此之外,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贴近地方社会需要,特别是城市建设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同时要为地方培养出从事文化理论研究、文化建筑设计、文化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高素质文化人才。决策者的文化素质和对建筑的修养水平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要以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为基础,建立开放的知识系统,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十”字型人才。创新是建立在各种学科的融合和渗透基础上的,高层次的自然科学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高层次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也应具有较高的自然科学素养[5]。

(四)推进构建终身制教育体系

大学教育还应积极承担文化人才的继续教育任务,大学教育在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开展继续教育,营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区域、学习型城市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城市培养建设者和高素质的市民,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支撑。大学教育应该积极参与到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终生教育中。以职业院校为例,可形成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不同职业阶段的需求提供教育和培训;还可通过灵活学制、学分累计制,实行模块教学,为不同的学习者制定学习培训包,实现学习和工作的紧密联系,使学习和个性爱好相结合,引导技能开发和知识转化。

高校还应将各种新的职业和技能快速转化为可以传承的知识,再以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实现专业知识技能的转化和积累;在发展中创新教学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校教育融合,研究未来工作中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标准。

(五)切实加强地方文化研究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之前,城市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城市建筑、自然景观、人文珍品和市民的生活习俗,形成城市风貌。但在转型过程中“千城一面”的现象随处可见,一座座历史性城市的文化特色正在消失。地方高校要利用各自的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对城市文化等方面的文献整理及系统研究,并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为城市文化建设服务。

大学在研究地方文化时既可从事人文研究,从历史资源中汲取营养,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源泉,为地方决策发挥资政作用;也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为解决地方社会的重大问题出谋划策,发挥智囊团和人才库的作用;还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解决城乡生态环境和各种需要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帮助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地方高校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研究小型社会、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有很多案例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构建宏观的社会理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城市是一个多种文化的共存体。城市文化的发展有它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来创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不断更新的动态文化,是体现时代特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而向前推进的文化。城市文化是增强一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城市鲜明的文化个性是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城市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

面对着这样的规律性、变化性与特殊性,作为实施最高层次教育的机构,作为知识传承、发展、运用的文化组织,大学对城市文化建设承担着重要使命。大学教育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建设、培养优秀文化人才的同时,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中来,逐步打造与社会资源相互沟通的机制与平台,加强对地方文化的研究与建设。

如何重新审视大学教育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定位,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教育在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将是我们下一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将继续认真探讨的课题之一。

[1]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EB/OL].http://dome stic.kankanews.com/c/2013 -12 -14/0043460130.shtml.

[2]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185-215.

[3]张 军,李 蕾.高等教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源头活水”[J].现代企业教育,2007(7):175 -176.

[4]谢艳娟.大学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EB/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5]陈业桃.高等教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浅探[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5):87-88.

猜你喜欢

城市化大学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