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督导体系创新探索——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8-15朱思鸣
朱思鸣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暨第九届国家督学聘任工作会议时关于积极构建督政、督学、教育监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教育督导体系,推动督导工作迈上新台阶的讲话,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在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方面深入基层,做了许多符合本校办学方针和生源特色的实质性的工作。随着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示范院校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的工作也成为建设工作中的重点。
总体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院十分了解建立健全高效、权威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在教学管理当中的重要性,建立教育教学督导室作为从事教学督导的专门单位。工作内容包括了日常的教学检查、优秀教学评比、教案评比、教师座谈、组织专项教研活动等方面。工作内容较为单纯,为服务教学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在高职院校当中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尽管,学院在教学管理方面,特别是教学督导方面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但伴随着学院加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在日常当中需要提升和改进的方面也日益凸显。
与现今高等院校督导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样,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督导体系也存在着对督导工作认识存在偏差,对教学督导的具体工作解读不够深入;导致督导工作内容不够宽泛,对于除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教学环节的监督和指导的力量稍显微弱;督导方式局限于听评课等常规工作,形式不够多样化;督导员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使得督导队伍建设无论在人员构成还是日常运作方面都显得不够成熟;督导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部分制度依旧存在不能充分体现高职办学的特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从我院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现状不难看出,当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国内高职教学督导工作中较为典型。经由课题组人员调研后发现,这类问题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甚至一些本科院校当中。归根结底,我院想要在教育教学督导的方式方法以及督导效果方面产生质的飞跃,使其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更加明确地表现出来,就要在现有的督导体系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创新,开辟一条适合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长远发展的督导之路。
高职学院教育教学督导体系创新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点:
督导观念创新
学院从领导到教学督导工作的执行人员,还包括全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从根本上认识教学督导工作是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建设、评价、指导与保障这一实质[1],而不应把教学督导单纯看作“检查”与“监督”的手段,也不应将教学督导部门视为可有可无的虚设机构。
⑴在制订教学督导体系的最初,学院管理部门就应当明确督导的最终目的是以引导、指导为主。而建立督导体系的重点,应当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等内容。同时,也不应把督导的重点只放在对常规教学的督导方面。同时也要明确:听课只是督导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督导教学的方式,从而丰富教学督导工作实践环节。
根据实地调研和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无法深入开展,或者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这都与督导体系的建立观念存在一定问题有关。经由课题小组在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发现,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度依赖套用本科院校督导模式,或者对于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质内容把握尚未清晰。
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是以专业技术和实习实训为突破口,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所以在教学督导方面应当突出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技能掌握。对于高职学院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应与本科院校相区别,学院应重视教师的职业背景,以及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在行业企业当中是否能够得到体现。
⑵从事督导工作的督导人员要加强服务为主的观念认识,不能以监督、检查和评价为心态。督导的核心内容不只在“发现问题”,而重在当中“找出原因”,不是为了追究责任。应把加强教学人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相互分享,并把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进行推广和学习作为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做到用民主、科学的督导方法使得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从而使教师自身提高对督导工作本身帮助的正确认识。
⑶当前的高校,无论是领导还是参与督导的人员,或者在教学当中被督导的人员都应该树立对督导工作本质的清晰认识,了解督导是一种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以监督和督查为辅,均衡教师的教学水平,突出以人为本,促进教学的共同进步。同时,要认识到教育教学督导作为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化教学管理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创新督导体系制度建设(评价标准、管理过程、信息反馈)
在与时俱进的督导观念引导下,如何创新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督导体系,也是职业技术院校在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1.突破传统,加强教育教学督导的制度建设
我院督导工作在实践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督导是学校自身在教学方面的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有效机制,从而将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化、系统化。逐步建立教学督导监控的制度体系,详细规定督导工作内容。
制订符合高职院校课程培养目标的听课内容、听课制度、调研制度,及时调研校内师生以及管理阶层对于学校建设与发展、教育教学各环节的最新想法和意见。从督导队伍的人员配备,到督导工作的过程,再到信息反馈的方式方法都需要更加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规定。
完善各项评价标准,使工作有序进行,有法可依。剔除不符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以及不适合高职教育教学特色或职业、行业发展现状的条款和标准,详细衡量每一条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课题小组经过调研,认为学院在制度建设当中,还需要明确督导专职或相关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详细规范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明确其工作责任与职责。
在建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过程当中,应该配合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的建设,将督导工作发展成为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2.回归现实,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从高职的办学特色出发创新评价指标,设置符合高职教育体系,合理、科学地体现我校有骨干院校建设评价的新标准,集中体现第三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应在今后的教学督导评价制度当中做到“阶梯式评价”,从职称、文理学科、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分类更细致、标准更合理的评价、监督与指导。
3.健全机构,培养教学质量督导保障体系
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当中,应设立能独立行使督导权力的专职教学督导队伍。并应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督导教学的专门机构,或建立健全专职督导人员的队伍。
建立健全高效、权威的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形成教育督导机构为主、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
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特色,不能单纯依靠制度,应从多方面建立健全督导人员职责。合理化督导人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等,展现全面、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理念。从而做到对学院的各个学科都能够客观、详细地进行督察和引导,不失偏颇,有内容、有价值。
4.与时俱进,明确督导在教学监控与管理当中的位置
在督导工作实践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以督为主,以导为辅的督导方针,更加明确地认识督导自身的作用,并做好督导的信息反馈,仔细研究如何能够成为学院教学管理的反馈平台。
如何将一线督导人员收集的教学相关问题或相关意见建议迅速地进行反馈和解决,是科学进行教学督导的重要保障。
5.把握全局,重视教师的援助等教学督导细节工作
在问卷调查中不难看出,一线教师对于督导员提出的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还是十分欢迎的,并且有许多教师表现出了对于教学方法探讨和学习的热情。所以,课题小组研究认为在学院应建立教师援助中心,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督导体系的时代性特点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督导体系创新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深入的探索,例如在建立骨干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平台项目时,对学院的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引入了“第三方评价”这一先进的概念,从这样创新的督导观念当中无处不凸显着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当中所占的特殊地位。“第三方评价”的信息如何更好地在教学督导体系当中得到反馈将成为教学督导体系的一个创新突破口。
通过“第三方评价”,突出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特色,能体现教学督导体系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
与此同时,许多高职院校也从本质方面革新了学院教学督导体系的执行内容,例如在年终教学评价的时候引入与校外独立监督评价机构合作,对本校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但就实践效果看来,通过校外监督评价机构对教学进行监督和指导,一般只能体现教学督导体系的“监督”职能,而并不能达到“指导”的有机效果。所以,介于教学督导体系是一个全面、动态的监督、评价、指导体系,不能单纯依靠校外机构统计结果来进行教学督导。要将校内、校外各方评价和的结果结合起来,加强以“导”为主的教学督导实质内容,与教学实际内容和客观情况挂钩,进行综合考量才是长久之计。
高职教学督导体系在创新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只有认清核心内容,把握重点原则,加强工作实践性,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从根本上发挥教学督导体系在教学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也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1]黄泳霖.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实践与创新[J].学园:教育科研,2011(15).
[2]刘延东.创新教育督导体制机制[J].中国西部,2012(30).
[3]刘五一.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监控的几点认识[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职业教育,2013(3).
[4]周敏敏.浅谈如何提升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效果[J].价值工程,2011,30(14).
[5]谢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督导机制创新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