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支持策略——英国开放大学与中国网络教学之对比

2014-08-15韩喜春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面授辅导教学模式

韩喜春

背 景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和对务工者受教育水平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选择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来解决学历的提升。他们普遍在一线工作,能够投入学习的时间也是碎片式的,所以远程教育的课程教学不能按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综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适合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课程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探索和研究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当我们在低头做自己的教学模式探索时,不妨也抬头看看我们的同行,尤其是远程教育教学研究走在国际前沿的英国开放大学在课程教学层面的模式探索。

查 新

2008年天津电大借助单一的电话通讯方式率先成立了呼叫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统计数据显示80%的问题都是有关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一般性的问题,电话参与约54000人次,而当年在校生60000人,这个数字显然说明这种单一媒介的支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2011年中央电大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作了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框架探索,也只提到了课程设计的五大特性:系统性、开放性、过程性、复杂性和指导性,而没有提到教师在课程教学层面的设计。何克抗对国内外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他认为教学设计可分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式教学设计模式[2]。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只解决了课程设计的原则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双主中的任何一主,尤其是教师的主导角色。而瑞典远程教育专家霍姆伯格倡导以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情感纽带和归属感作为远程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美国2010年教育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NETP2010)认为“我们的教育系统中很多失败源于不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让学习者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适合自己的方式灵活地开展学习,选择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团体、小组、个性化目标等等,这都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便利。2013年英国开放大学发表了电子辅导与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成果。英国开放大学在远程教育教学方面本着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几十年以来一直走在前列,这些成果或许我们能够借鉴,取其所长,补己所短。

远程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中英对比

随着各地远程教育办学单位对课程教学模式的尝试,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由原先的单一渠道,到现在的三种渠道:①面授,集中在晚上和周末,面授的课时普遍大幅度压缩;②网上答疑,穿插在学期中,在课程论坛或者专业论坛;③电子辅导,课程的网络课件。针对以上三种渠道,我们各地远程教育办学单位也作了各种尝试和努力,下面来看看中英在激发学生学习策略、课程论坛建设的策略、学习平台及软件应用的对比。

1.激发学生学习策略的对比

在我们三种辅导渠道中,面授辅导比较受欢迎。拿一门公共英语专科课程为例,面授辅导的参与率超过80%。而网上答疑的参与率不足10%(还是同一门英语课程)。而这门公共英语课也配有网络课件,其使用率不足5%。英国的学生面授辅导课参与率不足三分之二,网上答疑参与率也不足10%,有30%的学生注册电子辅导。由此得出结论:中英学生网上答疑的参与率普遍不高,不足10%。我们的网络课件没有被充分利用,高成本、高投入的制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辅导支持作用。面授辅导现阶段还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暂时不能去除。

建议:①学习与活动任务相结合,学生们习惯于在活动中进行参与,建议语言类的网络课程可以按照语言功能进行编排,例如,写明信片、打电话、问路等,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②提供一套相关知识点的指导性的资料,例如,刚刚开始学习专科的同学有的英语基础特别差,就可以提供一套适合他们学习的零起点电子辅导资料,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完成后面的相关课程;③简短的视频指南很重要,不管是专业论坛还是课程论坛学生进去之后都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做了有什么样的结果;④允许学生匿名发帖;⑤提供更多的课程学习相关的资料;⑥可以围绕网络课程组织学习活动,把网络课程充分应用。

2.课程论坛建设的策略对比

我们目前使用的论坛界面是平面直线的,没有办法建立子论坛和专题讨论区,如果没有实时参加论坛在线讨论,过后就不容易找到关键性和引导性的帖子,也无法完全了解到讨论的有效主题。而英方的论坛支持建立子论坛和专题论坛。这样不管是参加了实时讨论和还是没有参加的学生都很容易上去找到有效帖子,就像一本书不用按页翻,只需要在目录上很容易点开需要的讨论记录。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对往届试题的兴趣比较浓厚。如果在论坛发布了往届试题,这条帖子的点击率要远远超过其他帖子。而在对试题的解答上,中方的平台不支持试题的视频讲解上传。

3.学习平台及软件应用的对比

2008年英方推出了一款Elluminate live平台,它以网络数学课为试点,通过文本、声音、共享文件和白板等实现即时交流。我们在课程资源建设和非实时辅导上利用屏幕录像专家这款录制制作者电脑屏幕及同期声音的软件制作了大量的微课程,一讲大概5到10分钟。屏幕录像专家软件使得教师不再受太多技术限制,一个人在办公室或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视频制作,随后将这些视频文件上传到网站供学生们使用。还有与其他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移动校园平台,起初仅能向手机发送短信或彩信形式的信息,演变为如今运营商专门针对远程移动教学的需要,开辟了移动课程栏目。获得了教师身份用户名后便可以通过上传ppt、音频、视频等文档很容易地建立一门10-20分钟的微课程。只是因为课程版权的问题没有明确解决,还是没有调动起教师制作微课程的积极性。在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媒介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当数微信平台了。随着微信平台用户数逾四亿以来,微信的使用大有淘汰移动电话的趋势。它的优势就是交流在wifi状态下是免费的,既有文本实时或非实时交流又有音频、视频的交流,表达种类丰富、多样,满足了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

结 语

英方的以上数据来自王海荣《英国开放大学物理学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研究及启示——物理教与学卓越中心报告述评》。其实,中方在远程教育教学方面对学生学习的支持从未停止。面对全球化教师的视野也在不断转变,要求教师对课程的驾驭,对学科发展的了解有进一步的增加,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意识、态度、方法与技能,积极应用新的媒体和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向更好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去转变。对辅导教师之间的协作关系的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希望在这一方面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1]王海荣.英国开放大学物理学课程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研究及启示——物理教与学卓越中心报告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1,12:31-34.

[2]郭绍青,冯海,赵健.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DB/OL].http://www.ed.gov/sites/default/files/netp2010.pdf,2012-01-12.

[5]何一茹.网络视频教研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09,5:22-24.

[6]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

[7]熊才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城乡共享[M].北京:北京院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面授辅导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自学
自 学
广西天等县“混合式工作坊”支撑乡村学校项目集中面授、送教下乡暨项目调研会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面授”教学模式的主体地位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