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口语中的平等原则体现

2014-08-15高永鑫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示例谈话口语

高永鑫

教育口语是相对于教学口语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教师的职业语言。教育口语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教师针对学生的说服、教育、批评、表扬等语言,包括教师与家长沟通、谈话的语言,也包括教师与校领导、校内教辅人员以及社会有关人员接触使用的语言。

好的教育语言如春风化雨,能启迪学生智慧,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和品质的提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育口语的两大特点。教师使用富有逻辑性和哲理性的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形成正确的判断,识别真理和谬误,辨清高雅和粗俗,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遵循的原则很多,比如真诚原则,正面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但平等原则是第一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传统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教育,而现实中教师的“成年”与学生的“未成年”以及教师的“闻道之先”与学生的“求知若渴”的差距也常常使教师产生优越感。但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交流,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发挥出来。

批评中的平等原则

【示例】

1.你的同事小王迟到了:

——小王,家里没事吧?堵车了?

点评:我们看到同事迟到,会马上联想到他可能是家里遇到麻烦或路上出了意外,我们会以一种关心的口吻同他对话,进而安慰他,这是一种平等的人际交往。

2.你的学生迟到了:

——怎么又迟到了,总不长记性,就知道睡懒觉!

点评:有些老师看到学生迟到,会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先批评一顿,完全不关心学生迟到的原因,显示出高高在上的样子,此时,您已经忘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

所以,在批评教育时,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这样你的语气就不会盛气凌人,你的言辞就不会尖酸刻薄,你的情绪也不会高涨失控。当你以师生平等的心态去批评教育时,你不但会收获学生的转变,还会收获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收获良好的师生关系。

【示例】

某学生跟人打架,你们班被扣5 分。

——你想想,因为你一次的冲动而损害了我们全班的荣誉,这个月的流动红旗没有了吧,班级其他同学的努力都白费了吧,你好好反省一下……

点评:以上批评貌似饱含深情,语重心长,班主任视自己班级利益为己命,批评使用的语言委婉含蓄,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尊心,使学生形成内省模式的自我批评。但是,这样的批评效果并不佳,细细品味班主任的话,我们会发现班主任真正关心的是自己班级的利益,而不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规范,此时的班主任,应该分析学生违纪行为的原因,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所以,诚心诚意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才会让学生心服口服。

【示例】

某优等生上课说话。

——某些同学,上课要注意听讲。(语气温和)

某学困生上课说话。

——你,不要打扰别人听课!(态度生硬)

点评:同样的违纪现象,同样的行为后果,老师却采取了不同的说话方式。前者,老师和颜悦色,用了非常模糊的词语“有些”来限定“同学”。同时,老师选择的是肯定句式,“上课要注意听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能指导积极的行为。后者,老师把人员范围确定到“你”,被批评的同学会在其他同学的注视中丢掉尊严,另外,老师选用了否定句式,“不要怎么样”,无形中确认他的行为已经给大家造成很大影响,给该学生增加了压力。

所以,在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时,老师批评的语言一定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总之,在批评教育中,老师要做到平等就一定要注意选择自己的语言,多选择积极客观的中性词语,少用挖苦讽刺的贬义词语;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语气平和,态度诚恳,才能真正起到批评教育作用。

沟通中的平等原则

沟通语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教育者为争取受教育者认同自己观点而使用的一种言语技巧。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者主要通过恰当的言语并配合相应的表情、动作得到受教育者的接受和认可,促使其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谈话策略,最终达到互相信任、理解,在某些问题上取得一致的看法。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得出一个重要成果:他们发现,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而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则不超过10%,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这种现象称之为沟通的位差效应。企业如此,班级也一样。如果老师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是他们的管理者,那么,师生之间就会貌合神离。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使自己与学生形成一种平行交流。

【示例】

某男同学追星,并违反校规,留了与明星一样的长发,甚至为听其演唱会逃课。为此,老师很不能理解,决定与其谈话。

师:×××,你喜欢这位明星?

生:是的,老师,他长得可帅了!

师:帅什么呀,你看他那头发,男不男女不女,唱歌满场子跳来蹦去,简直像个耍猴的!

生:……(迎合性地笑且无语)

师:快提高一下你的审美吧,明天最好把头发理短了!

生:佯装答应,第二天没有任何变化。

点评:通过对话老师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摒弃盲目追星,但很显然效果甚微。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与其说是与学生沟通,不如说是横加干涉,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无条件接受,那学生也只能选择沉默并依然如故了。

【示例】

王刚的家长打来电话,反映儿子最近手机费用飞涨,请老师观察一下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早恋了。 自习时间老师找王刚谈话。

师:王刚,你到老师办公室帮我搬一下桌子!

生:好的,马上!

办公室里。

师:王刚,你的手机是正版还是山寨?

生:山寨的,便宜。

师:话费便宜不?一个月大概要花多钱?

生:就这个月花得多,花了将近200,平时也就几十块钱。

师:这个月跟谁聊得这么火呀?

生:不是,我就是用流量看动漫打游戏给弄的!视频太费流量了,不知不觉中就超支了!

师:游戏很有趣吧?

生:其实也无聊,手机屏幕这么小,看得眼睛都难受,不过我又控制不住自己。老师,你监督我吧,我也想戒掉!

师:那好呀,咱俩就定个君子协议!……

点评:这段师生谈话无疑是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进行的,老师以帮自己搬桌子为由请出谈话学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以询问手机价格引出话费问题,以玩笑的口吻试探出手机话费的真正用途,谈话中,老师始终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所以学生没有逆反心理,甚至没有戒备心理,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自觉地意识到问题所在,愿与老师共同解决,这是一次成功有效的师生沟通。

当然,教育口语还包括表扬、说服、启迪等,“平等原则”都应贯穿其中。

语言是教师施加教育影响的主要手段,教育口语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思想教育的成败,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把握“平等”这一要则,并调整选择恰当的语言,一定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1]【美】海姆·G·吉诺特.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2]陈国安等.新编教师口语[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茅海燕,罗立新.教师言语表达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4]黎祖谦.教师口语艺术[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5]马宏.幼儿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李新旺.教育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黄正夫.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示例谈话口语
大还是小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酒中的口语诗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