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路径探析
2014-08-15刘晋云
刘晋云 汪 芳 刘 欣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育人全过程,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坚持整体性,构建全员、全方位、全程化育人的格局;坚持层次性,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1]。为此,要采取以下主要方法和途径,做到“五个结合”:
1.坚持把“大气候”与“小环境”建设相结合
所谓“大气候”是指大的社会环境。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关注国内外形势,关注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等,关注它们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无论是“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厉行勤俭节约”的细致和坦率,还是“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和坚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端正党风政风率先垂范。这种求真务实的形象,引起社会关注,备受各界赞扬。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全国上下都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高校也不例外。许多高校结合实际,精简会议,改进文风,在师生中开展“光盘行动”等,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也使大家从中受到教育,增强了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建设营造的过程。这种“小环境”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尤为重要。院校层次不同,特色各异,但其共性是各校无不把增强院校内部凝聚力及社会影响力放在重要位置,都在着力于软硬实力增强,着手于先进文化的培育。如陕西省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举“农”字大旗,集成科技和人文,博览绿色文化,传播生态文明;陕西师范大学活跃着一个26年的红色社团——马列理论读书社;“唱红歌”成为延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西安航空学院开展“书香航苑”、“航空大讲堂”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热爱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学者,潜心学问的文化氛围。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把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成精品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和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这一阵地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展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力求取得实效。比如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使学生着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侧重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理论学习,使大学生明确,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在抓好理论教育的同时,要组织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性认识基础。它以“识国情、长才干、作贡献”为价值导向,以社会调研、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顶岗实习等为载体,能够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合社会的作用[2]。通过深入工厂、农村、社区等进行社会调研,能加深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加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体验改革创新的时代气息;通过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等志愿者活动,大学生能够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自身价值的实现,培养高尚的情操;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行统一,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践中,大学生也能把理论和现实进行对照,自觉寻找学习中的不足和差距,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坚持把宣传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高校党的宣传系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高度重视舆论引导的作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具有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渗透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媒体宣传之中,贯穿于日常的宣传报道,形成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强势。同时还要大力推进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发现、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和典型事例,把他们的先进思想、感人事迹、高尚精神变成高校全体师生的共同精神财富。除了传统的报刊、广播、宣传栏等宣传载体,还要十分重视拓展网络宣传阵地。在网络条件下,网络不仅提供了海量、多元的信息供参与者进行自主选择,同时,为参与者提供了开放、通畅的互动平台。交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再加工和再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众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必须重视网络的作用,实现平等对话和交流。
在坚持宣传、灌输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并在教育过程中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要遵循人思想认识的形成发展规律,引导广大师生结合自我价值观结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论证,最终作出主体判断和选择,唤醒师生的价值自觉。
4.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据2013年陕西省大学生思想状况滚动调查显示,“非常赞同”、“比较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同学占调查人数的92%,还有8%的同学“说不清”、“比较不赞同”、“非常不赞同”,说明少数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外,要认真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思想工作,特别是要疏导、开导、引导好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择业、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要认真为大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包容、理解并引导他们克服脆弱的心理,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已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5.坚持把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相结合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积极有效的方法,如灌输的方法,以理服人的方法等,在新的形势下,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和思想观念的更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比如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平台,就要变闭门灌输为开放疏导的办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充分展示个性的时代,是需要有个性人物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变强调共性为尊重个性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是充满人性化情感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情感,充分采用以情感人的办法,比如收看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看《西京故事》等话剧,从励志故事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自觉的行动。
总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育人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教学各方面,贯穿到人才培养各环节。
[1]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指导意见[Z].2012-12-11.
[2]孙彬.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对外经贸,2012,7.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