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中叶美国对泰国的政治介入

2014-08-1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军人泰国政治

高 巍

(河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二战结束之后,美苏共同的对手——德意日法西斯的威胁不复存在,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日益凸显,利益冲突持续升级,美苏两国迅速从合作变为对抗,从盟国变为敌国.出于对利益的考虑,美苏两国都视对方为自己最大的威胁.美国为寻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积极拉拢非社会主义国家构建战略缓冲区,以应对来自苏联的挑战和威胁.泰国因其极强的地缘政治因素、丰富的物产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便利的水陆交通而受到美国垂青.战后,泰国统治集团为巩固政权,积极寻求美国支持,奉行一边倒的亲美政策.至此,美泰关系升温,两国建立同盟,泰国成为美国亚洲战略所倚重的国家.

1 20世纪中叶泰国国内政治局势和美国对泰国的政策

1.1 泰国威权政治的顶峰——军人集团权力垄断地位的形成

泰国①全称为泰王国,领土面积为513 000 km2,略大于中国四川省,是地处东南亚的“小国”.泰国人口有6千万,其中绝大多数人信奉佛教.泰国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有着“亚洲粮仓”的美誉.近年来,泰国旅游业、民族产业发展迅速,国家经济突飞猛进,跻身“亚洲四小虎”之列.泰国的大米、钨、锡的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其得天独厚的水陆交通条件:水路方面,泰国南部濒临暹罗湾,西南紧靠安达曼海,这为泰国海上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条件;陆路方面,泰国东面与柬埔寨接壤,东北面同老挝搭界,西北面与缅甸为邻,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区域性大国.凭借特殊的战略位置,泰国自然成为东方与西方、亚洲和欧洲两种不同文化、不同制度碰撞融合的交汇点.

自泰国1932年革命②之后,泰国民党亲手将君主专制制度摧毁,君主立宪的政体沿用至今.但是1932年的革命并没有使泰国真正走上民主化道路,反而是在各种政治力量几番博弈、各种势力派别几经沉浮之后,形成了以军人为绝对主导的“威权政治”③.从1932年革命到2001年的69年中,真正影响政府决断的政治力量大都是军人,特别是陆军以政变的方式组阁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旋律.

在泰国,军人和军队不仅是一种职业和称谓,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存方式.军人集团有着其他政治派系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比如:他们有着在相同军事院校求学的经历,都被灌输以“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的思想,都有着极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泰国是一个对军事政变表现得极为宽容的国家,上至国王下至普通民众,对于政变的发生并无太多的惊愕之意.“不流血”的政变在泰国屡次上演,任何一方对自己的政治对手并无赶尽杀绝之意.其政变的成本也极低,往往是三五百人就可以完成一次名垂青史的军事政变.在泰国人眼中,似乎除了政变以外,其他任何政治道路和发展模式都无益于解决前进过程中的积弊[1].在泰国,军事政变成为许多中下级陆军军官提升自己地位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军事政变变成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投机行为时,政变的次数便会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除极少数人和政治团体外,泰国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极低.他们并不关心现在的泰国是由哪个政治派别主政.甚至政变发生的当天,普通民众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大家相安无事,各自生计.正是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才使得泰国的军人政治可以长盛不衰,一家独大,甚至形成泰国所独有的“泰式民主”④.

1957年,沙立·他那叻元帅领导的政变终结了泰国文官与军人轮流主政的政治格局,1958年,沙立·他那叻元帅领导的军人集团发动政变,彻底确立泰国政治的单极局面,至此军人集团的权力垄断地位达到巅峰.军人集团执政之后,为寻求外援,泰国全方位地向美国靠拢,从而在经济层面获得大量援助,成为其经济迅猛发展的“强心剂”.在政治层面,泰国也充分投美国所好,积极反共,义无反顾地充当美国在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代理人.军人集团一方面积极发展本国经济,为民族工业提供政策支持,形成泰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实行独裁统治,推行一系列的恐怖政策,如实行党禁以限制公民民主权利,对提出不同意见的民众,均扣上共产主义嫌犯的帽子,甚至处以极刑.可以说军人派系主导泰国政治的15年,是一段亦正亦邪、毁誉参半的岁月,泰国各阶层的民众更是尝尽其中的酸甜苦辣.

1.2 美国对泰国的援助政策及原因

1941年12月,日本法西斯在亚洲肆虐,泰国也未能幸免.泰国为寻求自保,稍作抵抗便同意与日本媾和,最终以日本借道泰国为条件换取日本对泰国独立国身份的承认.不久,泰国又和日本签订军事同盟协定,并对英美宣战,至此泰国已彻底加入法西斯轴心国的队伍.随着反法西斯力量的不断壮大,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同盟国倾斜,终于在1945年同盟国完成了对轴心国的致命一击之后,二战结束.战时,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并未对泰宣战,并向“自由泰”⑤运动提供帮助.战后,美国以战时泰政府违背人民意志为由,拒不承认泰日签署的任何协定,极力帮助泰国摘掉“战败国”的帽子.关于对泰处置的问题,英国的态度和美国截然相反,英国极力主张严惩泰国,并提出一系列的惩罚措施,如:赔偿英国人在泰国的一切损失,在泰国无限期地拥有驻军权力、优惠的经济利益以及150万吨免费大米等.美国为了把英国从泰国排挤出去,暗中给泰国撑腰,指使泰国对英国提出的要求使用拖延战术.同时,美国对英国施加压力,迫使英国放弃条款中大量的权利.至英泰签订《英暹条约》⑥时,英国已放弃绝大部分条款,仅保留150万吨大米的协议,并且是有偿购买.至此,英国试图重建其在东南亚殖民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

泰国对美国给予的帮助自然是感激涕零,这更加深了其对美国的认同感.泰国的市场、资源彻底向美国打开,美国在成功打好这张“感情牌”之后,顺利挤走英国.与此同时,美国对泰国使用投桃报李的外交政策,给予泰国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甚至提供核保护伞.至此,泰国死心塌地跟随美国.美国通过对泰国的一系列援助,充分构建和提升了两国的情感基础和政治互信,这为以后美国对泰国政治的成功介入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2 1965—1969年美国对泰国的政治介入

2.1 美国对泰国政治介入的目的

1958年军人集团领导的自我政变彻底奠定了军人派系所倡导的“威权政治”在泰国政治模式中的根本性地位.无论是沙立·他那叻元帅、他侬·吉滴卡宗上将,还是其他的军政人员,都认为必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配合美国的战略需要,泰国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也才有可能在美苏的夹缝中生存.当这样一个观点成为泰国领导层的共识之后,其亲美政策也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20世纪中期,泰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极力迎合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泰国全力支持、配合美国,成为亚洲第一个出兵朝鲜的国家[2].遵从美国的战略思想,泰国积极筹划构建在亚洲的反共包围圈,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治抹杀的敌对政策,响应美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提议和政策主张,指责中国、苏联为侵略者.泰国这些策略的实行意味着放弃了传统的“等距离”外交政策,完全采取亲美反共的政策.

泰国的亲美政策很快便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在美国的斡旋下,泰国顺利加入联合国,成功和法国建交.美泰两国于1950年签订了《军事援助》《经济技术援助》两个协定.截至1963年,美国为泰国提供了价值约为1.355×106万泰铢的物资援助,利用这些美援,泰国积极扩充军备,军队人数也由之前的7万余人扩充到14万.同时,美国帮助泰国制定国家发展计划,为泰国东北部地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民生需要,并大量向泰国注资,提振市场活力,此后,美国企业大批涌入泰国,为泰国的税收和就业提供了保证.美国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理念逐渐向泰国渗透,加快了泰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变的进程.美国根据冷战需要,在泰国修建战略公路、军事基地、机场.1954年两国签订《东南亚防御条约》⑦,从而正式结盟.该条约规定:美国为泰国提供相应的安全保证,泰国为美国提供基本的物资供应.美国的援助和安全保护的确为泰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美对泰援助政策终究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尽管泰国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实惠,但其中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免对泰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比如大量美资、美企的涌入,使原本就不太有竞争力的泰国重工业迅速萎靡,最终形成美资、美企全面占领泰国市场的局面.大量美国援助,使泰国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部分厂矿倒闭,工人失业率增加.为了修建和维护大量的军事要塞,泰国政府财政赤字连年上涨,税收大幅增加,民众生活受到影响.美在泰驻军人数逐年增多,屡次发生美国军人和泰国民众的矛盾冲突.部分民众对现实生活不满,认为军人统治集团的亲美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一些文官、民族主义者利用民众的不满情绪,伺机发动政变推翻亲美的军人政权.这一迹象,美国早有察觉,泰国的军人独裁政治同样令美国不安,美国一直试图改善泰国国内政治局势及其国际形象,希望通过对泰国政治的介入和引导,使泰国军人集团通过合法的方式执政,从而保证其政权的合法性,同时进一步扩大美国在泰国的利益.

2.2 美国对泰国政治介入的方式和过程

在泰国,由于军人集团势力由来已久,且军方势力相对文官集团、皇权势力更加保守,难以放弃传统的政治模式.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表现得非常谨慎,采取相对温和、隐蔽的方式对泰国的政治模式施加影响.

按计划,泰国他侬·吉滴卡宗和巴博·乍鲁沙鲁两位元帅组建的政府将于1965年草拟完成新宪法草案,并将于1966年末举行议会选举.美国驻泰国大使马丁提出:由中央情报局起草一份秘密支持泰国选举的计划,目的是保障在泰国亲美政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一个可靠的民主政治工具,以确保其亲美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和连续性[3].然而,原订1965年7月完成的宪法草案在争论中一再被延期,至1968年2月宪法草案定稿才出台,此项秘密政治支持计划遂重新开启,直至1969年2月10日泰国议会选举举行为止.

从1965年11月美国秘密支持泰国议会选举计划的拟定至1969年2月泰国议会选举结束,泰国政局变化错综复杂,不仅亲美势力和民族主义势力之间博弈,民族主义势力酝酿推翻现亲美政权的政变,同时,共产党势力也一直在谋求更大发展.1965年11月,经美国303委员会同意后,美国当局授权秘密支持由泰国政府高层领导人负责成立一个政党,即政府党[4].希望政府党以现代化资产阶级政党的身份参加1969的议会选举,由泰国政府高层出任党魁.为了帮助政府党在选举中获胜,美国继续使用金元政策,加大对军人亲美政权为主体的政府党的援助,鼓励政府党使用一切手段务必保证在1969年的议会选举获得胜利.他侬和巴博两位元帅趁机发展个人力量,在军队大量提拔年轻军官,为将来自己主政做好人事准备.军人派系以雄厚的资金为依托,使用赂选、恐吓选民、制造假选票等方式谋求执政.不仅如此,为了减少政治对手,排除异己,泰国政府高层大肆捕杀共产党人,相当一批持不同政见的民主人士被灌以“投共”的罪名遭到清洗.为支持政府党,美国多次暗杀泰国东北部地区的政治领导人.为了进一步使泰国民众相信,只有政府党具有主政泰国的执政能力,而共产主义则是一场政治瘟疫,是人们贫穷落后的根源,美国专门制定了针对泰国的PSB D-23⑧心理战计划,从而引导人们加强对美国、泰国政府党的好感和信任,帮助民众从心理层面构建反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

美国政府对泰国政治的介入主要致力于维系他侬亲美政权的稳定,以便使其连续执政,提升其政府党的形象,确保在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中取胜,防止共产党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增强.军人力量在泰国政治发展过程中本来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美国帮其组建政党、加大经济援助、排挤政治对手、大打心理战,政府党的优势更加凸显.

3 美国介入泰国政治的结果和影响

1969年的议会选举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如期举行.由他侬和巴博两位元帅主导的政府党意料之中地获得议会众议院多数席位,从而由政府党完成组阁,党魁他侬以非民选议员再次出任政府总理.[4]

美国这次对泰国政治的介入和影响是隐蔽的.泰国军人集团是美国对泰政治介入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继续获得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更重要的是亲美军人政权得以继续在泰国执政,并且披上了合法民选政府的外衣,使其执政的认可度大大提高.在泰国,他们依然是说一不二的政治力量.尽管这是一场设计好的民主选举,但泰国政治毕竟具有了民主模式的雏形,为以后的民主进程提供了范本,具有较强的引导、示范作用.但是,军人集团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内部纷争、人民政治觉悟的提高,很难再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独裁统治难以为继,终于在1973年被学生运动推翻,军人集团跌下政坛.

美国则是这次选举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帮助泰国政府党上台执政以后,达到了美国保证亲美政权执政合法化的目的.使得美国在泰国乃至亚洲的战略利益得以维持,甚至有所扩张.作为泰国军人集团的幕后支持者,美国从泰国当权者那获得了更多的森林资源、矿产开发权、驻军权、优惠国待遇等多方面的权益.美国为把泰国彻底打造为反共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特别加强对泰国的军事安全保护,确保泰国不受任何国家的战争威胁.这样美泰政治关系得以继续深化,国家利益日趋一致.

泰国1969年议会选举时值冷战,给亚洲冷战格局带来巨大影响.泰国继续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敌对政策,泰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两大阵营的冲突中.使得亚洲地区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加,战争的乌云继续笼罩亚洲.

注释:

① 1939年之前和1945-1949年之间叫“暹罗”.批汶·颂堪执政之间改为“泰国”,之后几经变换,1949年以后一直沿用“泰国”国名.

② 1932年,泰国经济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遭受巨大打击.泰国民党中的革命派,借机发动政变,推翻泰国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次政变有一定的进步性,是暹罗历史的里程碑,但并未改变暹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③ 又称“威权主义”,对其褒贬众说纷纭.“威权政治”最鲜明的特征是具有封建集权和现代民主的双重属性,“威权政治”多见于第三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

④ 特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泰国军人集团的统治,是泰国军人集团对符合本国政治发展道路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⑤ 由当时驻美大使社尼·巴莫领导.“自由泰”运动受到美国的暗中支持,成为当时泰国抵抗日本的重要力量.

⑥ 于1946年1月在新加坡签订,该条约的签订使得泰国在二战期间的做法得到大部分西方国家的谅解,从而获得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

⑦ 又称《东南亚公约组织》,简称“东约组织”,其目的在于镇压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美国、泰国是该组织的主要推动者.该组织于1977年解体.

⑧ 1953年,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的发展,针对部分东南亚国家专门制定了一份心理作战计划.在这份计划的指导下,泰国一步步地成为美国在亚洲的反共主力.

[1]MUSACAT R J.Thai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Development,Security,and Foreign Aid[M].New York:New York Press,1990:295-297.

[2]NEHER C D.Thailand:The Politics of Continuity[J].Asian Survey,1970(2):161-168.

[3]NEHER C D.Constitutionalism and Elections in Thailand[J].Pacific Affairs,1970(2):240-257.

[4]周方治.王权·威权·金权:泰国政治现代化进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1-156.

猜你喜欢

军人泰国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泰国的中秋节
军人就该这个样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军人“四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