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汉及其海权思想探析
2014-08-15袁建军陈洁
袁建军 陈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南京大学 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历史学家和海军战略理论家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Mahan:1840-1914)提出了著名的海权思想。马汉倾其一生致力于海军战略理论的研究和写作,留下了大量专著和论文,其代表作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1660–1783,1890年版)、《海权对法兰西革命与帝国的影响,1793-1812》(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1793-1812,1892年版)、《海权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Sea Power in Its Relation to the War of 1812,1905年版)以及《海军战略》(Naval Strategy,1911年版)等[1]译者的话,第1页。马汉对17、18 世纪重商主义和帝国主义时期的海上强国如英、日的历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出结论:海权对于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马汉在对历史的评述中提出了关于美国海军政策、海军战略、海军战术等一系列基本原则[2]。
马汉的海权思想深深地影响了20 世纪早期的海军政策和海军历史的写作,对于美国大海军的筹建和当时处于由资本主义时期向帝国主义时期转变的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起到了重要作用[3]。马汉的海权学说不仅在其有生之年获得了广泛赞誉,而且在其后时代的世界冲突中更是影响深远[4]。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马汉的海军研究大为赞赏,早在马汉的第一部海权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还没有被放在书商的书架上时,西奥多·罗斯福就在给马汉的信中写道:“这是一本非常好的著作,令人钦佩。假如这本著作不能够成为一部海军经典的话,我将会感到非常的遗憾。”他还在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所写的该书书评中称赞马汉开创了一种海军历史写作的新学派[5]。
一、马汉海权思想概述
马汉的思想初源于他阅读特奥多尔·蒙森(Theodor Mommsen)①的著作及古典历史,他认为罗马之所以能够最终在布匿战争(Punic Wars)中大胜迦太基是由于罗马控制了地中海[6]430。马汉的海权思想还受到了欧美著名军事理论家的军事思想启发,特别是德国的克劳塞维茨、法国的拿破仑、瑞士的若米尼等。马汉曾反复阅读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一书,并将若米尼的陆战理论成功地移植到了海战中[7]前言第7页,因此,他被西方军事理论界称为“海军战略的若米尼”。
马汉的海权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和《海军战略》中。马汉的海权论学说由海上力量理论和海军战略理论两个层次不同的分体系组成。马汉特别强调海权中隐含的地理和经济因素,在此意义上可被视为现代海军历史之父。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的影响力来自于其表面上的科学客观性和精确性。在书中,马汉首先提出了海权(Sea power)概念,认为海权是一个相对现代的术语,马汉提出该词,试图向美国政府表明强大现代海军的价值。他认为,一个能够利用大规模装备精良且指挥高明的军舰控制世界海洋的国家才能够真正获取世界市场和资源的利益[8]。马汉声称,对海洋的利用和控制一直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因素[9]iv。马汉的海权论阐述了如何凭借海上力量及其控制海洋的能力以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马汉指出,在那些渴望获得财富与权力的国家之间,海洋成为了他们竞争、冲突的主要竞技场。主要海洋国家正是依靠自身强大的海上力量控制海洋及海上交通,从而获得了海上自由活动的能力,进而获得可观的财富、地位和权力。罗伯特·西格(Robert Seager II)曾经指出,通过回顾腓尼基(Phoenicia)、迦太基(Carthage)、那不勒斯(Naples)、罗马、维尼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以及英国等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这些国家通过拥有强大的海军和海上商队从而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文明的繁荣[10]。
马汉通过研究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几个海上强国数百年的海上战争史,认为海权对于国家繁荣强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马汉总结了海权的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三大环节,即生产和交换产品、拥有实现商品交换的手段——海上航运、占有广大的用以推进和扩大航运的殖民地。马汉认为,海上力量是一国的海军、商船队、基地和海外殖民地等的总和,是一国征服和使用海洋的整体力量[7]8,“殖民地无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一旦其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就变成了母国挤奶的奶牛”[9]49。
马汉十分重视制海权对一国力量的重要性,他认为,海洋的主要航线能带来大量商业利益,因而必须有强大的舰队确保制海权。在马汉看来,海洋具有无与伦比的军事安全价值,可以保护国家免于在本土交战。马汉总结并结合史实阐述了直接影响和制约国家建立和发展的一支强大海上力量的六个条件:一是地理位置(Geographical position)。马汉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所处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就比一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二是自然结构(Physical conformation)。一个国家的海岸线是其边境的一部分,如果这部分边境为其提供了通向较远地区(指海洋)的便利通道,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也会愿意通过这部分边境与世界其他各地进行友好往来。三是领土范围(Extent of territory)。影响一个国家能否发展成为海上强国的自然条件中的最后一条是领土范围。影响海权发展的领土范围不只是指一个国家的总面积,而且还包括它的海岸线长度和将要被考虑的港口的特点。四是人口(Population)。影响海权发展的人口特征首先是指生活在领土上的人口数量,因为人口与领土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的人口,不仅仅指人口总数,而且还要计算当水手或是可以雇佣在舰艇上和可以生产海军物质的人数。五是民族特点(National character)。发展海权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民族特点就是喜欢贸易,包括必须生产某些用来交换的产品。马汉还特别强调了民族特点影响海权的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一个民族是否有能力建立相当多的殖民地。他认为,由全体人民迫切需要和本能欲望创建的殖民地,其基础是最坚实的。六是政府的特点(Character of the government)。特殊形式的政府和制度以及不同时期各个统治者的特点,对海权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马汉特别强调,政府在两个方面影响它的人民发展海洋事业:一是和平时期,政府可以利用其政策支持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决不能束缚人民在各项事业中的能力;二是战争时期,政府要以其最合理的方式保持一支武装齐备的海军[1]38-106。
马汉的海权思想还集中体现在《海军战略》一书中。马汉全面总结了17 世纪以来历次海上作战的经验,从中概括出了海上作战的若干原则,即其海军战略理论。马汉指出,海军战略的最终目的是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要奠定、维护和增强国家的海权[7]119。马汉总结的海上作战原则主要有四条。一是“交通线”原则。马汉指出,为保障海军的作战胜利,从而保障海权的控制和海上贸易的利益,必须建立和保护海上交通线和海外基地[7]8-9。马汉认为,海上运输问题实际上同战舰具有同样的机动能力,因为开阔的海面能比陆地上的道路提供更为广阔的方便。舰队要保证在其背后既有可靠的位置可依托,又有防护严密的交通线可同本土紧密相连,如此,则贸易、运输和补给等各种活动才可自由进行[7]121-123。二是“舰队决战”原则。马汉认为,只有在决定性的地点上集中舰队主力,与敌舰进行战略性决战,才能彻底打垮敌方舰队。三是“集中兵力”原则。马汉主张在同一时期或阶段只能有一个作战方向,且要集中兵力作战;反对同时有两个作战方向和分散兵力作战。集中海上力量以确保海权是战争和作战指导的中心,只要集中优势兵力,就能赢得海上战役战斗的胜利,就能达到控制海权的目的[7]8-9。四是“中央位置”原则。为了便于随时集中兵力作战,舰队应该配置在“中央位置”,以保证能够迅速向主要作战方向机动。
马汉的著作之所以立即受到欢迎,其重要原因就是马汉笃信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这是那个时代非常盛行的一种思想潮流[11]188。在其科学客观性的表面之下,马汉其实是一个狂热宣扬把资本主义和军事扩张联合在一起为国家力量服务的鼓吹者。他把国际关系基本上看做是直接地利用战争或者间接地利用经济竞争追求利益和生存的达尔文式的斗争,其关键因素就是力量。马汉认为,海权是海洋国家能够最好地利用其力量的机制,战争中成功的一方往往是那些能够有效利用海权的侵略性国家,即利用其舰队摧毁敌国的舰队从而剥夺敌人发动战争的手段[12]。
二、马汉海权思想的缺陷
马汉的海权思想曾经轰动欧美,受到了当时执著于狂热的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欧美各国的追捧,对美国外交史甚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他的学说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马汉的海军战略理论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马汉的海权论实质上仅是一种小军种论,有其特定的应用和实效范围,不应过分夸大海军的作战作用。现代海洋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马汉的那些基于对帆船时代海战经验总结出的海上作战原则有很多已落伍于时代。马汉的海军战略理论很大一部分是移植于陆战的原理和作战原则,鉴于海战的复杂性,其理论具有明显不足。
其次,马汉认为,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和保持海上贸易,从而增强自身的力量[3]。马汉生活的年代,海洋对于人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商业与军事交通作用上。而今天,随着海洋对人类价值的增大,我们不仅要控制海洋交通,更重要的是控制和争夺海洋资源[13]。
第三,马汉是美国著名的海军战略家和海军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者[14]324。马汉生活在一个帝国主义与国际竞争的年代,瓜分殖民地和统治落后民族是那个时代的重要特征,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当时的主要文化语境。马汉曾公开宣称:“古老的弱肉强食法则仍存在于人类本性之中,有权力的国家才能在工商业竞争中、在战争中生存,道义力量不足以决定问题。”[15]143马汉的著作主要从历史和政治两个层面展开。马汉的历史视角主要集中于大英帝国的崛起以及皇家海军在创建和维持英帝国过程中的作用。马汉的政治关注则主要是美国海权的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帝国[16]。马汉像一位先知一样为美国为何以及如何可以超越自己的大陆边界进行扩张精心编制了一个历史性的辩护[17],其海权思想到处充斥着生存竞争、种族优越与天定命运论②等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
三、结语
马汉的海权说对美国20 世纪初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他的理论对美国资本主义海外扩张和帝国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势力的延伸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马汉的海权思想有其自身的不足,但他的基本观点仍将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与学术价值[18]。马汉的时代,海洋观念主要是视海洋为资本主义商品输出和掠夺海外殖民地的海上通道,其涵义较为狭窄。在当代的海洋观念中,海洋不仅是国际贸易和交往的通道,而且是人类日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在今天海洋资源日益得到重视的时代,国与国之间海上贸易频繁,马汉的海权说中关于对海洋的重视、海军建设以及海军战略思想的制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①特奥多尔·蒙森(1817.11.30-1903.11.1),德国古典学者、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②在19 世纪的美国,“天定命运”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殖民者注定要向整个大陆扩张。这种信念被历史学家描述为三个主题:一是美国人民以及他们的制度的特别优越性;二是美国具有以自己形象为模板来救赎和重新改造世界的神圣使命;三是神圣的命运注定美国人要在上帝的指令下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1]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M].安常荣,成忠勤,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2]章佳.评马汉的海权说[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4).
[3]Unger R.W..Alfred Thayer Mahan,Ship Design,and the Evolution of Sea Power in the Late Middle Ages[J].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1997(19-3).
[4]Westcott A.Mahan on Sea Power[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47(62-3).
[5]Karsten P..The Nature of“Influence”:Roosevelt,Mahan and the Concept of Sea Power[J].American Quarterly,1971(23-4).
[6]Seager R..Alfred Thayer Mahan:The Man and His Letters[M].Annapolis:Naval Inst Press,1977.
[7]艾·塞·马汉.海军战略[M].蔡鸿幹,田常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8]Pollitt R.L..Wooden Walls:English Sea power and the World's Forests[J].Forest History Newsletter,1971(15-1).
[9]Mahan A.T..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M].Boston:Little,Brown,1928.
[10]Seager II R.Ten Years Before Mahan:The Unofficial Case for the New Navy,1880-1890[J].The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1953(40-3).
[11]Hofstadter R..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M].Boston:Beacon Press,1992.
[12]Dull J.R..Mahan,Sea Power,and the War for American Independence[J].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1988(10-1).
[13]张晓林,刘一健.马汉与《海上力量对历史的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1995(3).
[14]丁则民,黄仁伟,王旭.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1861—19世纪末)[M]//杨生茂、刘绪贻.美国通史: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5]马汉.海权论[M].萧伟中,梅然,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16]Shulman M.R..The Influence of Mahan Upon Sea Power[J].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1991(19-4).
[17]LaFeber W..A Note on the "Mercantilistic Imperialism"of Alfred Thayer Mahan[J].The Mississippi Valley Historical Review,1962(48-4).
[18]陈海宏.马汉和他的“海权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