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4-08-15俞爱月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心理

俞爱月

(绍兴文理学院 医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俞爱月

(绍兴文理学院 医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理论依据、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措施及成果,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及改进设想.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心理成长为一体的公共平台课程[1],其宗旨是切实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以来,其课程教学目标、理论依据、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已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2-6],笔者结合多年的课程教学经验,就本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 课程改革目标

(1)积极构建以案例教学、团体活动为中心,结合教师精讲,融知识性、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拓展性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2)将防治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统一,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集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树立健康思想、防治心理疾病等教学目标为一体.

(3)探索并构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理论知识考核与自我探索技能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体系.

2 理论依据

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首先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学习,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造学习的气氛,让他们知道如何学习,促使学生逐步开放,敢于表达,积极参与,达到体验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其次,强调“探究式学习”,认为教学目的不在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设置探究的环境与步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再次,倡导“做中学”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检验行动方案的正确性.最后,注重学生自我评价,提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增长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7-8].

2.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理论主要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强调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受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的影响,强调行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强调替代性学习的作用,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指出参与性学习是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那些导致成功的后果被保留下来,而那些导致失败的后果则被放弃,其后果是为学习者提供信息和激励,是在建立预期、影响动机并塑造信念,是学习者的认知而非行为的后果影响了学习.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学生大部分学习是替代性学习,可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上述理论为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心理成长为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3.1 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讲授与现代多媒体课件结合.针对不同内容,利用传统讲授法的优势,结合PPT进行精讲,以提高讲课效率;让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心理杂志,以增加其知识积累;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让学生观看心理视频、电视剧、电影、新闻时事报道、心理访谈节目等,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分析讨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QQ群、微信等平台进行交流沟通,以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

(2)教师引导和学生活动相结合.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精讲的方式,讲深讲透;创新新课导入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如,首次上课通过“导学”环节,明确“学什么”、“怎么学”、“结果目标是什么”等,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明确目标,构建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又如,关于“人格优化”学习内容,教师用“奖学金评选事件”、“偏执型人格案例”、“健康人格小测试”等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观看影片《白衣天使》片段,评估病人及护理人员的气质类型及特点;从“最喜欢的人”、“最不喜欢的人”的教学活动中,领悟常见人格缺陷与完善;从实验“杯水人生”中领悟包容的内涵.通过这样有创意的导入教学内容,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度高,形象直观,教学效果良好.

再如,关于“人际关系”内容的学习,首先布置课前作业,选择典型案例(结合照片)展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特点;接着,以近期高校学生宿舍内发生的恶性事件导入课堂,再推出相关人际关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互动游戏——“在做中学”就顺理成章了,因事例发生在身边或亲身经历,学生更感兴趣,学习效果也更好.学生在“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找手机”等活动中,学会了有效沟通;通过“信任之旅”活动,体验了助人与受助,增加了对他人的信任与接纳;在“同舟共济”和“同心圆”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了团体凝聚力,体会“我们在一起”的神奇力量.

关于“自我意识”内容的学习,通过“看看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写写我的最爱”、“说说我是谁”、“画画我的生命曲线”、“自我和谐度测量”等5个活动探讨、领悟人生,认识、评价自我,寻找塑造健康自我意识的途径与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完成2500字以上的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3)团体辅导与个体咨询相结合.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倡导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尊重团体成员的价值观,并深信团体成员有自我发展的潜能,达到促进团体成员心理成长的目的.教师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个性化问题则采取个体心理咨询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

比如,在学习“恋爱心理”内容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体活动——通过欣赏歌曲《姑娘我爱你》,体会爱情的特点;观看视频《爱情问题》,学习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进行一项小测验,测量“爱情的五种语言”;学生角色扮演,学习“爱的表达”;观看并讨论心理访谈节目《爱情花开》,了解如何把握爱的神奇与力量;等.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以上“听”、“看”、“想”、“说”、“测”、“演”等多种渠道感受、体验、领悟爱情,在互动中了解爱,体会爱,领悟爱,学会表达爱与把握爱,实现“爱的成长”.

又如,针对“做情绪的主人”的内容进行团体辅导,组织学生在草坪上席地而坐,享受自然,倾诉心声,放飞烦恼,以提高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而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如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失恋、考试焦虑、抑郁情绪、强迫观念或行为、恐惧症等,教师则在每周一次的固定时间里,在心理咨询室采取个体心理咨询的形式进行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以解决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4)课前、课内、课后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课后拓展性自主学习,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关于“情绪管理”的学习,课前先让每个学生撰写情绪日记,教师批阅后找出典型案例,在课内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讨论如何表达和调控情绪,教师点评总结大学生情绪的特点、常见困扰大学生情绪的因素,再结合相关心理学理论,学习情绪管理的主要方法.课后让学生用SAS、SDS量表进行情绪自评,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得高分的学生再接受教师个别辅导,听音乐进行放松训练.利用教师医学专业优势,以已有的科研成果、动物实验、案例、图片等展示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又如,课前让学生记录在人际交往方面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的处理方法及感受.课内选择作业中的典型案例(结合照片),展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特点,学习相关人际关系理论知识,并进行互动游戏“在做中学”;课后进一步关注本宿舍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学、积极包容、温暖和谐的良好氛围,进行强化.

再如,课前教师联系在校、省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奖的学生,指导其精心准备;课内让获奖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展示,然后让学生观看心理访谈的视频《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讨论;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课后练习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教师教学工作与心理咨询及临床工作结合.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定时定点参与医院临床工作及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收集用于课程教学的相关案例,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3.2 课程学习团队建设与运作

首先,教师依据“异质同组”、“异组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地域、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组成性质相似的16个团队,并确定各组的组长与名称,如我心飞扬、阳光五人、六人帮等.

其次,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大纲要求,选择适合团队学习的内容,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探讨”等.

第三,制定团队学习计划,将学习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比如,关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辩论,课前教师指导各组学生收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相关材料(网站、论文、视频、学生调查资料),确定团队观点,形成书面材料,推荐辩手;课中正、反方双方开展激烈的辩论,澄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利弊及理由,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言语表达、概括总结等思辨能力;课后进行总结及团队评价.

在团队活动中注重过程管理,以“自我管理”为主,把团队管理本身作为团队学习的内容,同时实现自我管理与监督相结合,要求学生递交相关材料(网站名、论文、照片、录音、视频、调查问卷等原始资料、总结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团队评价结果),其中教师在团队活动中扮演指导者、监督者、设计师、教育者等角色.

3.3 评价方法的改革

注重学习过程,探索并构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理论知识考核与自我探索技能提高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核体系.考核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成绩(50%)以及作业成绩、小组活动成绩、实验报告(50%)等组成.期末考试为综合题型,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部分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考核学生收集资料和归纳总结等能力;通过心理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个性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心理的健康成长;团队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不仅包括对知识的评定,也包括能力及心理水平提高评定;形成融知识学习效果、团队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一体的考核方式.

4 改革成效

4.1 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完成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以案例教学、团队活动为核心,结合教师精讲,融知识性、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拓展性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将防治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统一,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逐步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完善学生人格和开发学生潜能转变,集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树立健康思想、防治心理疾病等教学目标为一体;探索并构建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理论知识的考核与自我探索技能的提高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4.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发挥

改变了学生记笔记、看笔记、背笔记、回忆笔记的学习与考试流程,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完成了心理健康、自我认识、人格优化、情绪调控、学会交往、恋爱及性心理等内容的课前、课后自主学习.每生完成个人作业11个,参与团队活动5~6次,完成团队作业4个;观看影视作品20余部;参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近200人次;拍摄小组讨论照片近20张;拍摄小组活动视频16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4.3 学生重学习过程、重相互合作的意识得到提升

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因作业、小组活动、课前准备、课内参与、课后强化、心理自评等占50%,故学生对学习过程非常重视;另一方面许多教学环节,如录制宿舍人际关系视频、调查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参加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辩论赛等,常常需要团队成员集体合作完成,这些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了相互合作的意识,而且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85%以上的学生获得了优良的学习成绩.

4.4 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显示,有20.22%的学生,存在焦虑、强迫、抑郁、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等症状,其中中度及以上的约占10.11%,有中度及以上症状的学生90%能接受心理老师的咨询或治疗,个别学生到附属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心理疾病得到了治疗,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提高.

5 进一步思考探索的问题

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公共平台课程,通常为大班授课,因而课内学生参与互动的机会有限,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有条件时可改为小班上课,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互动效果,特别是体验活动、心理游戏等可改为实验课,由其他老师共同参与带教指导.

第二,小组作业存在由组长或其他学生代为完成的情况,可改为每生独立完成后交小组讨论方式或进行明确分工,各自独立完成作业的一部分,防止个别学生“搭便车”现象发生.

第三,教学内容多,时间紧,有时教师不易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另有部分学生认为课前、课后作业太多,学习负担偏重,故可适当调整或删减部分教学内容.

[1]王磊.大学科系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3(1):61-63.

[2]苏碧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61-263.

[3]陈蕤,张传柱,刘家林.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教师,2009(4):40-41.

[4]杨辉,王艳.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方法,2012(6):45-46.

[5]刘桂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团体活动的几点思考[J].校园心理,2010(3):33-34.

[6]刘艳艳.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3):123-124.

[7]朱志梅.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江苏高教,2011(4):125-126.

[8]李素梅,杨静,林燕玲.人本主义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与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202(2):248-249.

(责任编辑 邓颖)

2014-02-25

绍兴文理学院第五批课程模式改革资助项目(绍学院发〔2013〕137号)

俞爱月(1962-),女,浙江诸暨人,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应激、心理卫生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G424.1

A

1008-293X(2014)07-0085-04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