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出智慧 合作出效率——谈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2014-08-15胡惠琴

陕西教育·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组员成员课堂教学

■文/胡惠琴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已逐渐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给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导致许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

一、存在的问题

笔者原以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原来教师“满堂灌”转变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让学生由原来的听讲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低效现象:

1.学生的分组不科学。

课前,笔者就让学生前后桌6人组成一组进行小组合作,没有考虑到小组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均衡搭配,因此有的小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讨论积极,气氛活跃;而有的小组学困生比较多,缺乏自信,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上课时笔者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也不敢过多地让学困生担任报告员,因此有些成员成了被遗忘的角色。在教学中,采用前后桌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合作小组虽然形式简单,操作方便,却忽略了小组中学生的整体情况如何,个体差异如何。

2.学生的参与不积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次数也多;而另外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不积极思考参与小组活动,很少发表个人意见,渐渐地他们对语言活动失去了兴趣。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有些学生已经习惯了做学习活动的旁观者,多数学生在打击下战战兢兢,不敢发言,生怕别人嘲笑,干脆充当“看客”;其二,一部分学生缺少课前调查的准备环节,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深,学生无话可说。

3.学生的分工不明确。

以牛津英语中’Theghost in thepark’这一课为例,在Post-Reading这一环节中,我要求学生进行问题What doyou think of Andy及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see a weak animal的讨论,同时要求1人提问题,2人记录,3人发言。结果学生出现了以下情况:或者争当角色,或者相互推诿,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时,问的只管问,写的只顾自己写,轮到小组发言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教师对小组成员的分工不到位造成的。教师只是布置了任务,没有具体到个人负责,于是学生就只关心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体现小组成员的互助合作、小组的集体智慧,组员之间也没有思维的碰撞,因此小组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对第一次教学实践的反思,笔者对第二次的教学实践作了以下调整:

1.以任务为中心进行分组,让学生按个人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学生知道谁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谁的组织能力强,谁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谁的观察能力强,与谁组合更具有互补性等。以这种方式组合的学习小组,往往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有利于高效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2.对组员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各自的角色,比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各司其职,小组成员要轮流担任每个角色。每个组员不仅自己要学好,还有义务帮助同组的成员搞好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对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指导,布置2个课前预习任务:Try to find some amazing things around our world以及read the amazingstory。第一个预习任务为整堂课的课堂教学起到了“热身”作用,使学生融入本课的学习之中。第二个预习任务使Post-Reading环节中的活动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

第二次的小组合作避免了成绩好的学生唱“独角戏”而其他学生当“观众”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习过程也变成了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通过这次的实践、反思、总结和再实践,本人对小组合作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组员成员课堂教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小组落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还是不错的
成长加油站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