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8-15张志成
文/张志成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文/张志成
培养兴趣是开发智力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学更具有特殊意义。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主体乐学的心理,吸收教学信息,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那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端正态度,摆正位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喜欢,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作为教师,切忌观念陈旧,凌驾于学生之上,无端训斥、谩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明确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他们做知心朋友。课余时间,教师不妨当学生的朋友,听听他们的心声,投其所好,关注一下他们的世界,和他们聊聊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你会发现你和学生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他们对你的接受和喜爱就会逐渐迁移到课堂学习中。
二、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一)巧妙构思,合理设计,精心安排导语。
好的导入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厚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产生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
(二)创设情境,激发激情,主动参与。
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利用个人擅长普通话及朗读演讲表演等技能,紧扣语文教材特点,采用多样的方法、灵活的形式,以此激发学生朗读参与的兴趣。如诗歌散文类教材让学生充分酝酿情绪,绘声绘色地朗读;小说类作品引导学生课堂分角色朗读,课前排成小品,在课堂上形象生动地表演出来,使学生在表演中激发情趣、灵感。通过听说读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要积极创设浓厚的氛围,让学生有勇于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的激情,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绚烂的火花,激发和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感悟成功,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答题正确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加以鼓励,使学生成功后有一种满足感,使之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多次反复后,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
(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内涵,如何把握教材重点,突出乐趣,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合理必要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吃透教材,理清思路,结合学生实际,点到为止。切忌过分包办,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但教师的教只是一个导的过程,学生的学才是主体。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敢于放手,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此激发学生的乐趣,在快乐中获取新知。
(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激发学生兴趣。
为使教学形神兼备,生动形象,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录音机等。
总之,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始,正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辑 聂蕾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宜君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