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促进自主学习
2014-08-15王晓妮
■文/王晓妮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具有熟练使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大多语文教师还只停留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层次上,还没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熟练使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呢?
一、重视阅读积累,在读中学习语言
1.紧扣重点词句,在阅读、倾听、表达、交流、分享中进行思维训练,学习语言。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体会词语和句子以及语气语调对意思表达的影响,引导学生亲历语言文字的运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沟通、思维碰撞,有效了解、体会、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学生通过品味语言,交流感受,情感激荡,不仅能有效积累语言,体会、学习文本表达上的特点,还可以试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运用,分享经验与成果,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
例如《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可紧扣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联系。透过“万马奔腾”、“浊浪排空”体会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再想象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场面的惊心动魄,而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却在急流中谈笑风生。抓住关键词“如履平地”、“谈笑风生”,引导学生体会艄公高超的驾船技术以及沉稳勇敢、从容不迫,进而被艄公的伟大与不平凡所震撼。这样,联系上下文,找准训练点,步步深入,使学生感知了词句的丰富内涵,体会了人物的可贵品质,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训练。
2.在研读重点语段中学习阅读方法,体会布局谋篇的精妙。
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语段,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品读外,还要进行仿说,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布局谋篇的精妙。如《莫高窟》(苏教版第九册)第2、3自然段在表达上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条理清晰,叙述具体,形象生动。我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想象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体会点面结合这一写法的好处,再要求学生模仿这一写法,描述一个熟悉的场面。
3.读写结合,掌握表情达意的方法,体验创作乐趣。
(1)按课设练,一课一得。学完《金华的双龙洞》,我引导学生按游览先后顺序、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静态景物的特点;学完《三亚落日》,我布置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写动态景物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以读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使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2)巧用文中空白,培养创造思维。文章中的空白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也为练笔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宝地。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故事,放飞思绪,使之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发挥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积累运用,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鼓励广泛阅读积累,内化语言。
小学阶段学生记忆力好,教学中结合课文特点,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章是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方法。通过广泛阅读,学生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了阅读方法,增加了语言储备,内化了语言。
2.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感受,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学完《北风和太阳》,鼓励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组织开展“故事会”;学完《三打白骨精》,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这样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掌握了阅读方法,增加了知识储备;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丰富了内心感受,在沟通、表达、交流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加强了语言积累,发展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3.搭建展示平台,体验乐趣。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大赛,享受创作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实践证明,强化教师的训练意识,精选语言训练点,巧妙设置训练的梯度,落实积累与运用,能有效助推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中心的教学,变“教课文”为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实现真正意义的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