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五联机制”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新活力——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证

2014-08-15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四川成都610017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眉山市党组织党员

文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四川成都 610017)

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对薄弱的领域。两新组织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新社会组织是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明确在新形势下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的新要求。我们今天要把基层党建放到新的历史时期去调查研究,进一步思考它的实践特色,提炼它的价值。

一、基本情况

遵循和探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激励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改革完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堡垒作用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随着两新组织队伍的不断壮大,眉山市两新组织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猛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初步调研的情况来看,截止2012年底,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从业人员13万余人,成为市域经济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为进一步推进两新组织健康快速平稳发展,激励引导两新组织助推眉山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012年,市委把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点,研究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创新实行组织大联管、工作大联带、队伍大联建、管理大联抓、品牌大联创“五联机制”,有效破解了两新党建难题,提升了两新党建工作水平。目前,全市已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1899个,覆盖两新组织2477家,党组织覆盖率达91%。但是随着两新组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领域,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制约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和农村、社区等相比,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基层党建的薄弱领域。从调查中发现,当地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阻力,主要包括:

(一)运行机制不畅

由于种种原因,全市两新组织存在运行不畅、管理不顺等问题,究其原因来看,主要表现为:一是组织层面问题导致的运行不畅、管理不顺。第一,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不够扎实。一方面,虽然眉山市在各街各镇都设有综合党委,但受精力有限和分工不同的影响,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还不够,领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部分两新组织中传统群体组织不够健全,导致相应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党建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影响力有所下降。第三方面,基层党建工作机构不完善,编制不同、待遇不同使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第二,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据了解,眉山市五联机制实施前,部分基层党委不太重视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对党建工作停留在口头阶段,存在发言重于实践的思想,认为党建工作无关紧要与已无关,从而使各部门的工作合力大打折扣。第三,党建工作的配套机制有待健全。一方面,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健全,后备人才数量与党组织数量比例有待完善。另一方面,据相关人员介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费主要来自于各自上缴的党费,虽然2009年眉山市政府出台《眉山市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规定,两新组织的党支部每年有不低于1000元的办公经费,但对组织活动所需经费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缺乏经费困扰着许多基层党组织,虽然部分街镇已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了经费来源,但尚有部分街镇未建立长效保证机制,导致党组织活动运行不畅。第三方面,基层党组织组织活动受到自身所在企业单位的限制,如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都受到一定的约束。二是个体层面问题导致的运行不畅、管理不顺。一方面,从党员个体层面看,部分党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和认可度偏低,身份意识淡薄,将自身仅看做两新组织中的受雇者,为保证与原单位的经济利益关系或者贪图便利而不愿转组织关系,更有部分党员干部担心在党建工作上占用时间精力会影响本职工作而对开展党建工作缺乏热情,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不够明显。另一方面,从业主个体层面看,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作为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组织,与传统组织相比其业主缺乏对党建工作的相关认识,不了解党建工作的性质和作用,单方面认为赚钱才是硬道理,将利润的多少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唯一指标,认为要盈利就要抓生产,而组织党建工作无法为企业盈利,甚至会增加成本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部分企业担心党组织的建立会约束自己、限制自己、监督自己、甚至会威胁到自己的领导地位,因而对党建工作不太支持。

(二)双覆盖水平不高

据统计,2013年年初本市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覆盖率仅为51.8%,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覆盖率更低,离眉山市定下的年终80%的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当然规模以上的企业党组织覆盖率相对较高,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郊区的非公企业普遍面临着党组织覆盖率偏低的问题。首先,部分两新组织规模小、职工少、流动大、生命周期短的特点使党建工作的开展不尽人意;其次,两新组织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党组织建设速度,影响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覆盖率;再次,一方面两新组织人员具有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很多党员在组织中呆了三个月就离开了,而组织中的相关管理机制却具有稳定性和固定性,两者的冲突导致基层党建的工作机制不够稳定,从而影响了双覆盖水平的提高;最后,隐形党员的存在也影响了双覆盖水平,部分党员嫌转党组织关系麻烦而甘当隐形党员,部分农村党员为了不按工资比例交党费而将自身的党组织关系留在了农村 (农村党费每个月仅交0.2元,而企业的党费是按工资比例缴纳的)。

(三)人才保障不足

一是支部书记力量不足。在两新组织中,支部书记大多是由管理人员兼职的,未受过系统培训,既不具有专业性,在精力和时间上又难以得到保障。二是党员人数偏少。受政治觉悟影响和上级分配名额限制,许多优秀青年并未被发展成党员,据统计,2012年初到2013年初,本市两新组织仅发展了200余名党员,明显少于基层党组织个数。根据党章规定,一组织有三名或三名以上的正式党员就应该成立基层党组织。而据统计,在“五联机制”开展前,眉山市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党支部只有三名党员,党员占职工比例尚不到10%,还有部分非公企业根本没有或少于三名党员,不具备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条件,人员的偏少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三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不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综合人才的缺乏直接削弱了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群众基础。四是晋位升级不快。据调查,在实施五联机制前,由于缺乏相应的党建工作考核制度,眉山市各区不同企业对党建工作的推动力度极不均衡,既有党建工作理念领先、成效显著的企业,也存在党建工作方式和成效不太理想的企业,同时对党建工作缺乏争先创优的热情,领先单位的带领和辐射作用未有效发挥,落后单位既缺乏典型品牌的带动,又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它们学习典型超越自我,因而晋位升级速度缓慢。五是工作落实不力。一方面,基层党支部工作缺乏自主性,停留在听上级领导部门安排的层面。在访谈的过程中,有超过20%的访谈对象表示党组织未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工作落实一般,有超过50%的访谈对象认为党支部在非公企业中的地位一般,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活动有形无实。一些非公企业虽然有党组织,但基本不开展党组织活动,即使开展活动,也因缺乏规范、缺少学习资料、党员难以集中、活动形式单一乏味而断断续续,没有实质性收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自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眉山市响应党的号召,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本市两新组织实际情况,坚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坚持增强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活力,坚持建设高标准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引导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作用,力图构建统筹城乡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一)实施组织联管,巧解运行不畅之难

组织运行是激发基层党建活力的关键,眉山市针对全市两新组织管理不顺,运行不畅等问题,广泛征求各区县委组织部、两新党工委、部分两新组织和相关部门意见,构建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纵向联动、横向共管的区域化、网格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展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全面摸清全市两新组织基本状况,按照条块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了两新组织党组织的上级主管党组织。第一,建立领导联系指导制度以强化领导作用。一方面明确各领导的管理分工,建立以党委书记为核心所有成员各司其职环环相扣的工作模式,力求在党委书记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层层落实;另一方面实施领导联系指导制度,设立联系点,使两新组织的党领导工作走向规范化、责任化,实行党委书记责任制度,将对党员诉求的了解程度、对党组织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衡量支部书记的硬性指标,纳入党建述职内容。第二,建立党群互动合作机制以强化支持力度。建立市、县、镇三级纵向联动、横向共管的区域化、网格化领导运行机制,形成由党委领导,部门指导,工委牵头,党组织为主体,与团委、妇联等社会组织及民政、税务等行政组织形成合力,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形成党建带动社会、行政组织建设,社会、行政组织建设服务党建的新局面。第三,建立考核动员机制以增加工作积极性。注重对党员的考核和动员,根据不同单位的不同要求,建立清晰完整切合实际的考核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准则,定时考察,不断推进党务人员的职业化,以增加党务人员的责任心。同时改善编制冗杂、待遇不同的局面,增强党务工作者的归属感,改变目前编制种类多,待遇不一的局面,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党组织活动,通过精神嘉奖和物质奖励对考核正面结果进行激励,如发放奖状和优秀津贴等,鼓励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批评和整顿手段对考核负面结果进行遏制,如通报批评、调整或撤销不称职的党务工作者等,划分党务人员责任区,制定公开责任承诺书,以避免党务人员的消极怠工,真正实现抓典型、树榜样、重示范的良性发展。通过对全市1010个已建立党组织及1600个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属地管理条例,眉山市重申上级党组织主管下级党组织的原则,规定工业园区内的非公企业由党工委管理党组织,工业园区外的非公企业由所在乡镇的党委管理党组织,规模大、人数多、影响大的党组织将由市区工委管理,坚持党建专题会议制度,由上级党组织或党组织的负责人将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整个党建工作系统,在明确所属关系的前提下,实行不同党组织协调工作制度。第四,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克服后备人员、活动经费、活动时间的不足,从而促进党建体系有效运转、党建工作正常实施。一是保障经费来源。建立了以两新组织提供资金为主、财政拨款和党费为辅、各方援助为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坚持与业主多交流多沟通,行动上多扶持,争取业主对党建活动的经费支持;坚持落实党建经费专款专用,落实党组织每年1000元的党建活动经费、党员每年20元的培训补贴经费、两新组织党员上缴的60%的党费及指导员每年3000元的补助经费,确保全额返还;坚持实施“奖励代补”机制,在全市两新组织中开展工作星级评比,按评判结果对每个党组织给予1000到6000元不等的星级补助津贴,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评优评奖,优胜人员可获得1000到3000元不等的奖金补助,对党建工作特别出色的党组织授予党建示范点称号并嘉奖5000元。这些举措均为党组织活动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提供了物质保证。二是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经费。一方面,努力促成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两不误的局面,鼓励党务人员对非公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发挥党组织的优势作用,鼓励围绕企业经营发展不断创新党组织工作,实现党组织与企业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在党组织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同时争取业主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鼓励依托志愿者队伍、党内服务机构提供活动地点,鼓励根据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活动时间和地点。

(二)实施工作联带,巧解覆盖水平不高之难

基层党建承担的工作很繁重很具体,所有的工作都要通过基层党建去贯彻落实。眉山市制发《关于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直接联系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规定时间、规定动作,广泛开展“搞一次调研、做一个规划、上一堂党课,建一批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优势,把好组织推荐、派前培训、见面对接、管理考核“四关”,进行专题培训,实行双向述职评议制度,两新党工委进行专题述职,接受评议和考核,提高党建指导员履职能力,争取业主理解和支持,调动党建指导员积极性。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眉山市委听取专家学者群众意见,探索扩大有形覆盖和无形覆盖的有效措施,实施工作大联带,针对不同原因产生的党组织工作空白点采用不同手段逐个破解,将提高双覆盖水平纳入党组织建设总体规划中。一是针对部分两新组织规模小、职工少、流动强、生命周期短导致的党建工作空白问题。一方面,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在本市掀起组建党组织热潮,眉山市政府明确规定每年五月为本市非公企业党组织集中组建月,每年六月为本市非公企业党建活动月,每年十月为本市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攻坚月,将“搞一次调研、做一个规划、上一堂党课,建一批党组织”作为各两新组织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由此有效解决了包括规模以下企业在内的所有非公企业党建空白问题;另一方面,针对规模以下非公企业特点,眉山市大胆突破传统的党建组织模式,实行依托行业主管单位管理的方法,整合优势资源,通过依托工业园区、中介机构等载体联合组建党支部,等到条件成熟再单独建立党支部。二是大力发展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速度。2013年3月眉山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直接联系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针对两新组织发展速度远超党组织组建速度的现实情况,眉山市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的功能优势,加强对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的宣传力度,选择了600名党龄长、素质高、作风好、党性佳、经验足、能力强、热情负责的市党代表直接指导全市1780家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把好推荐、培训、对接、考核四关卡,深入推进党建带两新、两新促党建的良好局面。三是针对部分两新组织人员的不稳定性与组织中相关管理机制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眉山市市委对党组织人员管理机制进行了及时调整,避免了相关机制的滞后。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凡在原组织中不担任任何职务并在新组织中工作年满半年的人员必须将自身的党组织关系转入现单位,鼓励流动党员参与各项党组织活动。四是针对隐形党员问题,眉山市委采取强化教育加大培训的措施,通过增加选派指导员、联络员的人数次数和时间的方式强化对两新组织党组织成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指导尽可能避免隐形党员的存在。

(三)实施队伍联建,巧解人才保障不足之难

通过优化队伍结构来激发活力,针对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素质不高、党员数量少、党务工作人才匮乏的问题,眉山市通过选优配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实施“四百”培训工程,提升“四支队伍”素质,实施三向培养计划,落实激励政策等举措,探索流动党员“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人才培养成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解决党建人才动力不足的问题。在两新组织党组织中党员是基础,支部书记是关键,专业人才是保障,针对组织中存在的人才保障不足现象,眉山市委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书记、党员、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力求通过队伍联建解决党员人数偏少、支部书记力量不足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不足三大问题。一是针对支部书记力量不足问题,首先从来源上择优选择支部书记,配备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走群众路线、专业知识扎实、管理协调、能力出众的党员为两新组织支部书记;其次,不断扩展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渠道,在完善支部书记人才库的基础上实行公开招聘或定期挂职,以“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推荐非公企业的核心人员担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有效保障支部书记的来源和质量;最后,两新组织不断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分级系统培训,要求每名党支书必须每年参加一次以上的集中培训,从知识层面、管理能力、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综合培养,务必实现不合格的支部书记走向完善,合格的支部书记更优秀。二是针对党员人数偏少问题,眉山市委决定在本市每年可发展党员的名额中分配定额给两新组织,同时重点培养两新组织中的杰出人员,优先发展为党员,并通过部门搭桥牵线以让人才引进的方式定期招募党务人员,扩大党员来源渠道。要实现党建的持续发展,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为此,眉山市委实施“四百”培训工程,实行企业管理层和党务人员共学习促发展机制,不断提升各类人员素质;在各级党校设立培训基地,让群众、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本市设立党建工作示范培训班,在各乡镇设立专题培训班。据统计,全市培训班培训的两新组织业主和党组织书记总计1100多人次,全市每年还将培训200名业主、400名党支书、400名党务人员、800名党员,力争在三年时间内改善解决造血不足问题,同时号召各两新组织加强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增强非党员的政治觉悟,最大限度地发展党员。三是针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引进不足问题,眉山市两新组织不断改善待遇引进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综合人才,每个党工委都配备3名或3名以上的专职人员,为留住人才、调动党建工作积极性,眉山两新党工委采取双向述职制度,以年终述职考核为标准评优评奖、表彰提拔,对在规定期内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的人员给予每年高于3000元的工作补助。同时针对党员和人才不足两大问题,眉山市大力实施三向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人才,双向互动力求同时解决两大问题。

(四)实施品牌联创,巧解晋位升级不快之难

通过健全完善机制体制激发活力,眉山市结合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通过实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星级考评制度,实行典型品牌带动,推行星级品牌创建“四挂钩”等活动,加强组织工作,优化干部管理流程,提升党建工作活力。针对晋位升级速度缓慢问题,眉山市委整合各区域、各行业、各部门力量,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星级考核,打造眉山市特色星级党建品牌,根据7大类26小项评分标准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三个等级层次,每年考核一次,榜上有名的党组织可获得1000到6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特色星级品牌的评选与组织业主评选先进、与党组织年度经费、与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考核成绩、与部门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挂钩,以此激励各党组织做强党建。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打造了包括机械产业党建、化工产业党建在内的20多个特色党建示范群。同时每年开展两新组织党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供各个党组织参观交流学习,发挥典型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市掀起争先创优的浪潮。党建工作,重在实际效果,在眉山市委的大力倡导下,星级党组织在各个地方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敬老助残、抢险救灾,无私奉献,让非公企业党组织散发生机活力,同时党工委将星级单位的优秀事迹、良好口碑编辑成册供其它党组织学习,并建立党建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设立意见箱征求意见对策以完善组织更好地体现党建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五)实施管理联抓,巧解工作落实不力之难

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制度化水平,关键在于服务型党组织工作方式要符合当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要体现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规律。眉山针对部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主要领导不重视、推动不力的情况,通过强化部门联抓、力量配备、财力投入等方式,有效解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力的问题。针对眉山市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存在的缺乏自主性、活动有形无实而导致的工作落实不力现象,实施管理大联抓以激发党组织工作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激发党务人员的自主性。一是敢于质疑上级领导的不合理指示,并及时探讨纠正;二是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凡是有利于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活动均可向上级领导汇报。对党组织建设发挥作用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嘉奖勉励,让党务人员不仅要敢于勇于做还要愿意乐意做,对于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党务人员要树立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性建设局面。第二,促进党建工作的实质性。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建活动,不断丰富党建工作载体,在党组织内部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灵活务实开展党建活动,解决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设施匮乏问题,如依托演讲比赛、论文征稿、心得交流等形式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在两新组织内划分不同的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点,突出党员的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认可度;在两新组织外,与其它单位的党组织衔接联谊、交流互动,优化党建工作。

自开创五联机制以来,眉山颇具规模的两新组织已经发展到了3011家,对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今后的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将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2013年8月,为建设并检验本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眉山市委通过访谈、座谈等方法对全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抽样调查等等。截止2013年底,全市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工作、凝聚力“三覆盖”初步形成并不断提升,通过成立党小组、独立建设党组织、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等方式使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覆盖率从年初的51.8%提升到了如今的91%,增长了近40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本市市委设立的覆盖率达到80%的年度工作指标。目前本市的规模企业达到了572家,从业人员上涨到54852人,其中党员就占了2807人;而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数量高达399个,覆盖419家企业,效果显著。实施领导联系两新党建制度中落实了392名县级以上领导,联系了507家两新组织,在开展党员示范点、党员责任区的活动中收集到1.6万多条建设性建议,为组织解决危机0.8万次,创造了近500项技术革新成果,好人好事高达2万件,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促进了党组织的改革与完善,全面推进了两新组织的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有助于“两化”互动、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的实现,对未来眉山市党建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启示及价值

党的建设是做好中心工作的重要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施基层党建“活力工程”以来,眉山市将“五联机制”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立足实际、上下联动、巧解难题”上下功夫,在“推动工作、服务发展”上求实效,真正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融为一体,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这启示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着眼推动发展的大局的同时,也要紧扣当前发展实际来抓,做好“五个联动”,巧解“五大难题”,使基层党建的活力服务于发展、成效体现于发展。实践表明,眉山市实施“五联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实现了组织功能转换、体制机制转变和工作方式创新,形成了具有特色鲜明的基层党建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活力,使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得以提高,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完善机制是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活力的重要保证。面对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功能转换,眉山“五联机制”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党组织功能转换的新内涵。努力形成责任明晰、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是推进“活力工程”可持续开展和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保障。眉山市围绕“组织运行、覆盖水平、人才保障、晋位升级、工作落实”“五个重要方向”,创建“五联机制”,并加强制度规范化、具体化、经常化建设,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党员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二,载体创新是激发基层党建活力的重要途径。基层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直接面向社会、面对群众,眉山的实践将党组织的服务推进到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价值目标的第一线。这也是推动基层党建创新,提高服务大局水平的有效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应当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互惠双赢、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确保组织工作在推动发展,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眉山市通过开展“五联机制”的实践活动,巧解“五大难题”,实现把党建工作与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加快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有效激发了基层党建活力。

三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体制机制建设是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迁和民主政治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新挑战。眉山市在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中始终坚持开放理念和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地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制度化、信息化和开放化水平。面对党的历史方位变化、群众构成及其需求变化,党要实现对基层社会的领导,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基层党组织功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向,既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使命和根本职责。眉山“五联机制”的生动实践形成特色鲜明的基层党建新模式,找准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诠释了政党功能的回归的本质属性,是贯彻落实“领导就是服务”理念的体现。只有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长期有效的基层党建体制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稳定平台,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眉山市实施“五联机制”力推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抓住了“服务”这个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关键与根本。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核心是服务,本质是为民,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构建社会和谐。通过强调基层党组织功能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在强化服务功能、解决民生问题中深化服务理念,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凝聚群众。眉山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整合了党务资源、政务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党员干部的参与性,为基层党员干部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党员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渠道。

两新组织基层党建工作作为我国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和新型领域,其意义深远但任务艰巨,眉山市委抓住契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五联机制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坚定信心,又要看到党建工作尚待完善的地方,五联机制的开展对解决运行机制不畅、双覆盖水平不高、人才保障不足、晋位升级不快、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五大问题,在今后的两新党建工作中还必须不断探索新的举措和思路,进一步激发两新组织党建活力。

猜你喜欢

眉山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眉山市大学生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分析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