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订单培养模式的利弊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2014-08-15

山东纺织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订单人才高职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目前,校企联合办学已经得到了许多高校与企业的支持,这种模式对高校来说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是找到了合适的企业人才。校企联合办学有多种表现形式,而“订单培养”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然而,由于“订单培养”产生的时间不长,在实践中还有许多不足,这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进行完善,才能使“订单培养”模式健康发展。

一、订单培养模式的利弊

(一)利的具体表现

作为高校来说通过跟企业合作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到企业就业,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为高校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进入了“订单班”就能够很清楚自身今后的就业方向,解决了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也提高了在平时学习中的主动性,高校与企业通过“订单培养”模式,学生从早期就开始接触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也有了较深的认同感,就业之后就能很快的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通过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有效的结合起来,毕业生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上都得到了提高,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生产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率大大提高,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对于企业来讲,通过与高校“订单培养”人才模式,得到了自身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减少了后续培训的费用,通过“订单”培养,直接针对企业的职业岗位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针对就业岗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使企业得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才。

(二)弊的具体表现

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周期较长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转型又比较快,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在我国高职院校通常都实行三年学制,这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显然是存在“供需”矛盾的。企业为不断应对市场经济变化,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断加快改革的步伐,这就导致了当初企业与高校达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兑现,企业“转型”后就用不上,这对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订单培养”模式产生很大冲击,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周期性与企业快速转型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如果企业很快的就实现了转型,这对于前期高校的培养造成很大影响。现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的全面,而“订单”培养是高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单一,这使学生对其他知识的积累、综合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就业空间变得狭小,对其他岗位显得无所适从,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往往容易造成人才的畸形,偏离了人才自主合理流动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人的创业活力。

二、订单培养模式的防范机制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高校在教育思想上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自身的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中不应只注重于当前,更应该看中的是社会今后发展的需要以及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在选择企业实行“订单培养”时不能只是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要看中该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综合实力,企业只有在同行业当中处于优势地位,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培养人才中才会有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更加有利,作为高校应紧跟社会发展步伐,适时调整教育发展方向,作为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为自身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多个企业需要和社会共同需要的内涵

高校在与企业制定培养计划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挖掘企业与社会所需要的内涵,而不光仅仅局限在“订单”的企业中,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以及教学设计方面应更加注重与企业文化接轨,在适应企业当前需求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更多的是给予学生方法,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来适应企业特定的需求技能,高校在抓紧这一块工作时,尽可能传递更多的相关信息量,让学生掌握适当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使培养的学生不仅适应“订单”企业发展要求,还能够适应其他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争取“订单”企业各方面的支持

高校在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模式过程中,应争取更多企业方面的支持,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时候给予更多的学习支持,企业在这些方面投入过程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马就有相应的成效,但一套完整的教育课程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学校要结合企业生产的需要与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对于指导学生的企业人员,高校应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企业人员训练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高职院校与企业通过“订单培养”人才模式,这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就业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对于“订单培养”应该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识,既要认识到它的优势也要认识到它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订单培养”模式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1] 施旭东.职业教育订单培养模式探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6):26-28.

[2] 李世刚.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67-68.

猜你喜欢

订单人才高职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人才云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