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研究
2014-08-15康慧娟睢艳卿
洪 涛,康慧娟,睢艳卿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50)
目前高校多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学生恶性事件,自杀、他杀、毒杀时有发生,如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发生等,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迷失,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与及时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思想、政治、法制等内容。而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教育学生怎么认识生命、怎样看待生死、怎样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同时引导大学生探讨人为什么活着,人的生命有什么意义,人的生命价值在哪里。生命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道德、社会公德等综合性的教育,这些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不可少,所以说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1]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回应
目前我国的生命教育处在探索建设阶段。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一个不断尊重个体、发挥个体才能和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注重的是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时刻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不仅和十八大报告内容相一致,更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时代回应。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延长”大学生的实际生命时间,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步入社会时会积极面对竞争与压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生命意义探索和人生价值探索中去,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层次。生命教育能够拓展大学生的生命空间。人是社会存在的个体,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但关注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还积极地把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生命价值投入到集体中去,投入到社会价值中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迷茫
调查报告显示:“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最关心的是择业能力的培养,找到好的工作时心情愉快,男生追求有利于自我发展的职业,女生追求安逸的职业。”[2]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更多的大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考虑的是生存下去,而不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人生理想与目标更趋向于世俗化与物质化。甚至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大学生把别人的生命当作草一样践踏,近几年校院里时有发生大学生伤人恶性案件。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学校生命教育薄弱
我国各级学校的生命教育处在教学的边缘地位。在教学内容上大部分的学校将生命教育看成是预防学生自杀的生死观教育或是提高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教育,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在师资配备上,许多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由学校的一些其他课题老师兼任,没有专业化、专职化的老师,系统性的知识得不到很好的传播,从而限制了生命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方法、教育纲领、书本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要求不一致,进而不可能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处在各自摸索的阶段。在实践教学中,总是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阻碍,许多课程和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阶段,而无法付诸实际行动,使得学生生命教育不能有效实施,制约着学生生命教育向着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
(三)家庭生命教育认识不够
当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家庭教育的家训。父母对子女的爱已经被社会的发展所异化,随着科学技术与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知识与技能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分数高就能搞定一切,这是家长普遍的心愿。家长在对子女要求高分数同时,忽视了他们的情感、关爱、个性发展。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产生了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和躁动,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产生困惑;独立意识的增长会产生强烈的排斥性、产生孤独感,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就会到虚拟的世界中寻求自己内心的慰藉。思维层面上,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步入成年,但是在思维问题上还是显得不成熟。常常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某些问题的评价或者看法,也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到本质。在思考分析问题时容易陷入思维的僵局,甚至由于不能自拔走上生命的不归路。
(二)市场经济的冲击
市场经济带来了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使得每个大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加,他们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充满困惑与矛盾。假如这些困惑与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遗留在大学生的内心里面,不仅会造成大学生人格的分裂,还有可能形成生命的异化和人性的扭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加之西方多元化思想的宣传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困惑和矛盾冲击,有的甚至认同西方的意识形态,在这样复杂的情感纠结中,许多大学生产生了认识的困惑和生命的焦虑,他们的人生价值和生命信仰正在逐步瓦解。
四、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一)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生命展开的时空场所,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教育的网络体系,才能发挥其积极的效果。”[3]老舍先生说过,父母的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其它任何组织、任何外人不可替代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采用“爱”的教育,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生命至上的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培养孩子珍惜生命和健康的意识,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舞台。学校是学生系统地接受全面教育和培养的场所,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学校应把生命教育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来认识和思考,构建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模式。
“环境育人”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马克思也认为个人在相当程度上由他们的生存环境塑造。要做好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必须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社会要倡导社会文明,净化社会环境,创造一个和谐的充满仁爱的社会,能体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形式,拓展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不是单一的说教式的方式,需通过切实的生命教育活动,不断创新生命教育形式,拓展生命教育内容,才能优化大学生的生命状态,调动大学生的生命活力,强化大学生个体保护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增强驾驭自身生命和人生命运的能力。敬畏生命、珍惜自我。“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贵贱之分,都是无价的。对待生命,事无巨细,都应心存敬畏。”[4]而只有畏惧生命,才会珍惜自我。要充分利用生命知识讲座、生命阅读活动和生命主题班会等活动向青少年传递全面系统、实用的生命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例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的9月1日中小学生开学日,中央电视台给电视机前数千万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以巨大的事件和典范人物为课堂内容,形象而不死板,家长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信息建立学生成长信息库,全面掌握学生的品质教育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学校还需要建立日常性联系制度,确保及时更新信息。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只有扎扎实实地坚持对学生进行职业品质教育,并且多方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保证毕业生达到合格职业人标准。
[1]黄年娟.中职学生职业适应现状调查与分析[J].商情,2010,(1).
[2]宿春礼,邢群麟.赢在人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3]周治.好员工这样工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