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三力合成
2014-08-15陈志涛
陈志涛
(河北衡水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伴随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前涌后继,高中的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填鸭式、呆板型的历史教学已经难登大雅之堂。力求新颖、有效的历史教学实践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教改实践中也存在着“虚浮”、“形式”之气,历史本有的魅力被一些新鲜、热闹的课堂氛围冲淡,缺少了些许静谧与深邃。好的历史课需要突出三力——想象力、思想力和批判力合成,才会让历史课的魅力绽放。
一、想象力——建构历史的画卷
当前的历史教材叙述多是运用概括、抽象的语言,内容头绪众多,跳跃性强,缺少历史发展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给学生造成了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也使得本来生动有趣、有血有肉的历史被“火化”成了一副干枯白煞、了无生趣的“骷髅”。
为了弥补教材的缺陷,教师和学生需要发挥想象力,建构出一幅完整的、符合逻辑思维的历史画面,从而达到“神入”历史、体悟历史之效。杜维运曾言,人类的历史说起来是虚无缥缈,其真景象已不可见……于是利用想象,创造虚幻的境界,以接近历史。”[1]英国的一位历史教师在教欧洲历史的过程中,第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准备前往那里,去培养神入和一种历史想象。[2]在历史学习与教学中发挥想象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亦可提升教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国内有一些优秀老师进行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如东莞市夏辉辉老师在上《雅典的民主政治》时,为了让学生更生动、形象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设计了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雅典农民帕帕迪;深圳的唐云波老师在上《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时,虚构了一个历史人物——二毛;东莞市的张宏杰老师在上《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共和国历史上特殊年代事件的深刻感悟,虚构了一个普通人物——阿牛。这些新课改的应景之作在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倍受学生欢迎。特别是夏老师在讲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想象出了帕帕迪一天的活动,不但使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选举权、发言权、参与权等政治概念,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而且对雅典民主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雅典的民主并不是完美无瑕,特别是苏格拉底之死给了学生极大的思想震撼。
但是,想象力的发挥绝非不着边际的胡乱猜想,而是基于史实证据之上。葛兆光曾说,在历史研究中,必要而有限度的体验和想象要有证据,要有必要的边界。[3]李友东教授也强调,历史想象是在历史证据支持下,运用想象力构建历史情境。[4]前述的帕帕迪等人物虽是想象出的,但并不违背历史,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的。
想象力的发挥为教师和学生勾勒出了美妙的历史画卷,置身其中,细细体悟,会迸发思想的火花,照亮思想的天空。
二、思想力——舞动历史的灵性
学习历史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思考历史,感悟历史,提升自己的生存智慧,理性地认识自己和人类社会的问题,发现隐藏在历史背后的规律,并形成自主的认知。
英国历史教学研究专家汤普森说:“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5]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规定:“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这种认识的过程就是思想力发挥的过程。
在进行人民版必修一《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1848年诞生,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主张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为何还说它没有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呢?这个问题如果不去查找史料论证,恐怕教师有时都会陷入迷茫的困境。该问题已经有人撰文论证,在此不赘述。学生进一步急切地提出: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三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什么是无产阶级?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又是资本主义?这一系列的问题一时让我语塞,但笔者内心里却很欣赏这个学生,因为这说明他已经模糊认识到这几个概念及其关系的问题,也在考问、追究我们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疑难。这不是正是历史教育所倡导的勇于思考和质疑的精神吗!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思想学科。陈志刚教授曾说,历史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其生命整体的健康发展。[6]因此,历史问题的思考也需要充溢着人文气息,但在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甚至不经意间的抹杀。
在进行抗日战争的教学时,老师们多着墨于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主要目的很明确,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不经意间也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种子。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爱国青年”愤恨和极端的言论,比如:日本人真无耻,给他扔几个原子弹或者打进日本,给日本来一个“东京大屠杀”等等。这种不理智的话或许是随口说说而已,但是也让人感到丝丝隐忧。为此,特意在教学中引用了中国英雄的妹妹写给日本侵略者妻子的一封信。信的缘由是,1938年,空军英雄陈怀民驾机撞向日机,与敌人同归于尽。后来,人们发现了日机驾驶员高桥的妻子写的劝其珍惜生命的家信。陈怀民的妹妹给这位日本士兵的妻子写了这样的回信:
我失去胞兄的心境,使我设身处地想到你失去高桥先生的心境,中日两国人民竟是如此凄惨地牺牲于贵国军阀的错误政策之下。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君同归于尽,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恨,他们只是代表着不同的力量失去了他们自己的生命。我家里的父母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他们的女儿一般。我盼望着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沉浸在年轻人的热情里。我们有理由为这个信念而努力。[7]
学生们被这封信深深地打动了。一种浓烈的超越国界的人文精神,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激荡着学生的每一根神经。
随后,笔者又给学生展示这样一则新闻信息:2008年7月7日13点多,卢沟桥头近20名妇女在击鼓唱歌。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妇女向大家解释,她们来自日本,用中文歌唱,为日本人伤害了中国人道歉。……歌唱完毕,几位妇人站成一排,集体下跪,向路过的行人谢罪,并打出“感谢您们培养日本的孩子”、“祝您平安”等标语。
历史上的人祸与仇怨不应该只是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痛苦的印痕,更是让人们去冷静反思和深刻警醒。只是叫嚷着“来一个东京大屠杀”等的口水爱国言论可以休矣!实实在在的人文行动,哪怕很小,何尝不是爱国的体现。
因此,历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思想力,挖掘历史深处的思想精华,浸润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思想殿堂。
三、批判力——昭示未来的美好
历史学习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且是为了开拓未来。[7]开拓未来的关键在于批判力的发挥。根基于反思与独立意识之上形成的批判力,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但利于个人思想升腾、超越和精进,更利于社会公平、稳定和发展。
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中,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内容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有利于促使人们对近代史反思及寻求社会进步的启示。正如一位学者指出:对于近代史教育的价值应该在于使学生反思本民族在近代化过程中的种种陋习与阻碍民族前进的因素,反思我们与西方的差距到底有多少,以及怎样去减少差距,认识到主动变革、更新的重要性。[6]
重庆市的魏勇老师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影响》时,在反思历史方面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对历史教学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他引导学生对领事裁判权进行深刻解读,一方面说明领事裁判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则反思当时中国的司法体制的落后,并通过比较中日对待治外法权的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和产生的不同结局,说明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批判的重要性。[8]
社会的进步需要自主的、理性的、具有批判力的国民。这样的国民愈多,愈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近代史上,正是长时期缺乏这样的国民,才导致中国真正的民主政治难以建立。陈独秀曾经说过:“所谓国民政治,……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厉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重轻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9]这是近代史留给我们今天的宝贵思想财富。
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批判力,思想的发展、社会的和谐更需要批判力,批判力的前提是独立的思想人格。而当今时代国民的独立思想人格意识似有欠缺。一位法国外交官曾说:“当下许多中国人还不会独立思想,喜欢盲从,随大流。”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在近现代中国,主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胡适和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在中国至今“奇货可居”,引领精神。[10]
2013年小悦悦事件发生时,恰逢笔者讲授人民版必修三的《宋明理学》。笔者把张载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理学宏大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并告诉学生这些诗句曾经被用于温家宝总理的演讲当中。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传承的传统美德教育。正当学生激情澎湃,壮志在胸之时,笔者又把刚刚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呈现在幻灯片上。学生们先是气愤,后是陷入深思。这件事所暴露的社会问题,需要每一个人去反思。这件事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绪碰撞和有力的思想冲击。这绝非要激起社会“愤青”情怀,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件事的审慎批判,明辨是非,提升道德素养,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以利于构建美好的未来社会。
综上所述,想象力会为学生构建丰富的历史画卷,思想力让历史舞动着美妙的灵性,批判力的发挥昭示着美好的未来,而三力合成会让中学历史教学魅力绽放。
[1]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9.
[2]陈新民.论神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3,(12):42-44.
[3]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5:366.
[4]李友东.历史想象与历史假设的理论与实践尝试[J].历史教学,2007,(6):14.
[5]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陈志刚.人文知识的特点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历史教学,2009,(11).
[7]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09.
[8]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9.
[9]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40.
[10]熊培云.理想国代序[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