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4-08-15贾静静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道德高职

贾静静

(冀中职业学院,河北 定州)

“订单模式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就业不愁”,从办学模式上校企结合的探究到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的实践,在经历了众多重视工作过程的体验、注重技能培养的尝试之后,我们感觉高职教育在学生德育,尤其是职业道德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似乎有被冷落之嫌。而同时,社会上诸如幼儿园教师虐待孩子、养老院工人毒打老人、公司老板对随意晚来早走员工罚爬楼梯的无奈之举等现象频频出现,且有愈见增多之势。面对这些,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该深思与反省。职业道德的培养绝对不是等学生工作以后才开始的,而德育为先,立德修身的呼声应始终呐喊在教育大军的最前线。

作为基础素质教育课程的《大学语文》,相对于其他基础课程,甚至于专业课程而言,更受高职学生欢迎。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一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培养,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社会上能成为正能量的一分子,是《大学语文》课程研究与实践中重要的内容。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笔者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一、立德为先,正己修身,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众所周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并举”。在四德建设中,人的能动性及个人品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在职业生活中遵循基本道德、具备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它是个人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而“先成人,后成才”的启示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的教育要立德为先,让学生学会正己修身,才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利用教材,将德育渗透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之中。儒家经典《论语·学而篇》中写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教育弟子修行,首先要品行过关,具备了这一基本素养以后,才可以进一步去学习文化知识。在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始终把握一个核心,即先有德后有文,并且将这一思想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高职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积累了古今中外许多励志的名言警句,《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适时地唤醒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将知识与个人品德培养的衔接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个人品德修养犹如石投水中引起环形水波一样,是四德建设的波源和基点,自然也就会为学生今后职业道德的培养奠定基础。当然,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当前高职高专教育追求“立竿见影”般的的实际效益,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体现无疑难以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具耐心与毅力,树立坚定的信念,坚持既定目标,将个人品德修养的渗透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二、设计话题课堂,做好职业道德内涵分解与整合

《大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作品体现了高尚理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华,表现了华夏儿女的情怀节操、品格修养,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志趣爱好,对学生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孔子“见贤思齐”的人格品质、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德境界、屈原“兴国存君”的爱国情感、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忧国忧民情怀、韩愈“为文养气”“养气致盛”的精神活动,无不表达出作者高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以及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积极思考。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思考、讨论与辨析,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围绕社会上的普遍现象,设计感恩父母、诚实守信、回报社会、团队合作、遵纪守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我的成功观等话题,要求学生利用现代传媒,积极搜索相关材料,对每一个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生所学习的思想品德课程,学生在研修中分享感悟,在辩论中明晰真理,教学效果显著。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课本上优秀作品中作者的高尚人格,就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榜样。在一次次话题的探讨研究中,将职业道德的内涵不断以话题形式分解,在一阶段结束时系统总结,又将其不断整合,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拥有面对人生坎坷的豁达精神以及团结向上、不断进取的学习品质。有人说,职业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职业道德教育,那么课程教学就应当紧紧围绕这一点,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究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这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加以重视的教研内容。

三、兼顾知识传授与文学欣赏,发挥其实用性与人文性

从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目的看,应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更系统的语言文学知识;对学生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的多种教育功能应做出努力。同时也要注意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让这门课的“工具性”作用突显出来,这既是对中学语文课程的提升,也考虑到了大学生将来发展的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请示、报告、会议记录、通知、假条、合同、总结、评论、读后感等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经常应用的实用文体写作知识。然而,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平时所写文章中的错字别字比比皆是。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可能不与文字打交道。即使在写一些应用文时,也难保证书写得完全正确。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知识传授与文学欣赏,发挥《大学语文》实用性与人文性,为学生职业生涯中文字的使用做好铺垫。

在实际教学中,紧密结合当前国家对汉字书写的宣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在教学中,我们还鼓励帮学生养成关注汉字书写、迅速识别错别字的好习惯,学生能够察觉书写错误了,在自己书写时就会格外留意一些,从而减少了错别字出现的几率。关注学生的汉字书写,还要让学生把练字当做一种爱好来培养,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创设工作情景,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完成诸如编写通知、做工作计划和总结、致欢迎词、发表告别演说等等,模拟工作场合让学生进行仿真演练。

适当采用朗诵、演讲、辩论、表演、讨论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组合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分别利用之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当使用图文并茂、声情相生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光盘,制造全方位的人文环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审美感染,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家作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语文教学与文化素质讲座相结合,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加他们对文学的兴趣,也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谈感想,说思路,敢于开口,积极与人沟通。

四、言传身教,真爱导航,助力成就学生良好职业道德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学其理。”教育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唤起相应的情感,促使学生自尊自重、自强自信、愉悦乐观、锐意进取。在亲师情感的促进下,学生的思维、记忆、钻研精神和拼搏劲头就会调动起来,形成内驱力,沉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唤醒,自我教育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面对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要利用好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真正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认真准备每一节课,恪守工作纪律,守时守信,严以律已,用自已的行动为学生树立一面学习的旗帜,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之高尚,耳濡目染,水到渠成。

无爱不成教育,爱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永恒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和他们交流。时刻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他们的心理健康医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良好的师德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为学生的成长把舵导航。

自从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后,大学语文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几经起起落落。而这一课程的人文性和实用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大学语文课程有着以情感人、提高情商的功能,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的。德立而行成,我们在教学中将职业道德培养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化为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培养的精神食粮,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上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不断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的新方法、新途径、让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教学更具成效。

[1]徐中玉.大学语文·编写说明[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8(28).

[3]周大平.中央提升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回应劳动力就业需求[J].望新闻周刊,2005,(11).

[4]张金福.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36.

[5]陈军.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37-39.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职业道德高职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