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水院图书馆环境污染及预防措施

2014-08-15李冠华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黄河水书库电磁辐射

李冠华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作为知识搜集、整理、交流、传播的集散地,图书馆是公共活动、人员密集而且流动性较大的文化场所。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就是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为读者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图书馆是在教学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临时馆舍,其布局、环境设施均与正式的图书馆有着不小的差距。而这种布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了图书馆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馆员与读者的身心健康。笔者根据工作经验,探讨了图书馆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1 黄河水院图书馆环境污染的因素及危害

目前,图书馆界把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划分为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等等。据最新科学报道,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书库、阅览室和期刊室里甲醛含量都超标,其中尤为严重的是过刊书库和样本书库[1~2]。随着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电子设备的辐射也成了污染家族的新力军。黄河水院图书馆下设办公室、读者服务部、技术服务部3个部门,每一个部门的污染源不尽相同,下面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1.1 办公室污染源及其危害

黄河水院图书馆办公室负责校史馆、档案馆的工作。在校史馆建设中,投入了复合木地板、乳胶漆等大量的装修材料,这些材料挥发甲醛、苯等有毒害气体。由于校史馆平时开放不多,密封结构造成了内部空气的不流通,有害气体排放不出去。这样,有毒害气体的浓度较高,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档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一般文献资料不能比拟的查考和凭证价值。档案馆为了更好地保存档案文件,要提高档案库房的密闭程度,并且做好通风控制,以调节库内温度和湿度。黄河水院档案馆为临时性馆舍,其密闭程度不够,尘土、机动车尾气、二氧化硫等室外大气污染物侵入,加剧了馆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对档案造成直接的危害。档案馆建设装修材料挥发出的甲醛、甲苯等氧化性有害气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纸张纤维氧化降解,降低其柔韧性,同时还能造成档案材料变色褪色,缩短档案的使用寿命。

1.2 读者服务部污染源及其危害

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包括采编室、流通书库和读者阅览室。采编室主要负责新书采购、加工分类、分编录入等工作,其最主要的污染来源是新书中的大量重金属。在图书加工过程中,馆员免不了要接触这些重金属,而且印刷书本所使用的油墨等材料也会挥发各种有毒害的气体,对馆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流通书库和读者阅览室是图书馆读者比较集中的地方。该馆采用的是开架阅览,藏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使得流通书库和读者阅览室内人员流动大(日平均接待读者600余人次)。这么大的人员流动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在所难免。读者在呼气、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可能将病原体扩散到空气中。据医学测试,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可随患者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喷射到2 m远的地方,而这些飞沫在空气中可悬浮几小时之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另外,图书馆的专业图书、文艺畅销书以及期刊具有极高的流通率,也就不可避免地为各种细菌提供了交叉传播的途径[3]。

读者服务部污染最重的地方是样本书库和过刊阅览室。样本书库位于图书馆一楼,作为资料存储室,平时并不开放,书库中藏书密度大,通风不畅,加之光线暗,滋生了多种霉菌。霉菌不仅会损害图书资料,还是一种强致敏源,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肺炎等各种炎症。图书馆每年都要定期对样本书库进行排架整理和书架擦拭,在工作中,许多馆员都会出现一定的过敏反应,这是由于螨虫引起的。螨虫常见于尘埃中,它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都是强烈的过敏源,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是一种危害,能引发螨虫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和过敏性鼻炎等等[4]。

为了便于保存和查阅,往往把过期的杂志装订成册。这些期刊在装订成册时,通常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胶水,用硬封皮进行包装,并用油墨写上期刊名称信息等等。印刷材料中含有铅与油墨,而且越陈旧的文献资料,含铅越多。现阶段由于工艺等原因,还不得不使用各种带有污染性的印刷材料,它们会产生有毒害气体,如油性上光材料使用的稀释剂主要是甲苯。甲苯是有毒的挥发性物质,人体吸入一定量的甲苯会导致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发生病变。大量化学胶水产生的污染主要也是苯污染,这些对馆员和读者都是一种严重危害。

1.3 技术服务部的污染源及其危害

技术服务部是为读者提供上网查阅资料的场所,受空间的限制,电脑摆放位置相对比较集中,其引发的电磁污染是该部门最大的污染来源。电磁辐射作为高校图书馆污染家族的生力军,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长期、过量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直接的危害,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变的主要诱因及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并可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身体组织与骨骼的发育,引起视力、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视网膜脱落。电磁辐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大气、水源、噪音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防护电磁辐射已成当务之急,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 图书馆环境污染预防管理措施

2.1 养成良好习惯,加强消毒防范

不论读者还是馆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环境客观上存在着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要学习一些必要的卫生防疫保护知识。如看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边吃东西边看书,不要用舌头舔手指翻书等。在馆内醒目位置张贴卫生宣传标语,定期举办图书卫生知识讲座,使读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5]。

书刊在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之间流通传递,很容易造成病菌交叉感染。预防感染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勤洗手,馆员除了每日保持环境卫生外,还应坚持双手清洗消毒。每位读者在借还书刊或阅览后,均应清洗双手,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图书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配备专门的消毒清洗水池,为读者和馆员们配备巴氏泡手消毒液。对阅览室、流通书库这些流动性较高的场所,要定期消毒。现在已知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使用过氧乙酸溶液喷洒、食用醋熏蒸、紫外线灯管照射、环氧乙烷以及臭氧消毒等等。上述各种方法对各类微生物都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臭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因此对细菌、病毒等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臭氧的杀菌速度较环氧乙烷快,消毒无死角,消毒后自行分解为氧气,残留少,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另外,臭氧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安全性较高。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臭氧发生器是一种通过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的装置,通常具有延时断电功能,一般设定为2~4 h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所以,可以在书库或阅览室内安装一些设备,在晚上闭馆后进行消毒操作,安全简便。

2.2 加强空气流通,增加绿色保护

加强馆内空气流通的简单做法就是尽量多开窗、勤换气,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和有害物质的浓度。其次,要使用更环保的建筑材料,从源头上减轻甲醛、苯化物及贵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染。对于已经装修的图书馆来说,就需要在各个部门多多增加一些绿色保护。绿色植物不仅能保护读者视力,消除疲劳,还对改善和调节图书馆内部环境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还可以调节馆内小气候,增加馆内负离子含量。有些植物还可分泌杀菌素,杀死有害于人体的细菌,从而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不同的花卉、草本植物可以吸收与清除不同的化学污染物。据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在约10 m2的房间内,一盆吊兰24 h内可杀死75%的有害物质,吸收80%的甲醛;在24 h照明条件下,芦荟可以消灭1 m3空气中所含的90%的甲醛;常春藤、虎尾兰、龙舌兰等等植物对苯、甲醛、氯化氢、硫化氢、乙醚等有害气体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吸收清除效果[6]。因此,图书馆更加合理的布置绿色装饰,既美观又环保,是提高阅读环境、改善馆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2.3 正确使用电脑,减少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主要存在于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复印室等场所,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造成馆员和读者对其危害程度缺乏警惕性,在不知不觉中对身体造成损害。目前,想要完全防止电磁辐射的污染还不太现实,只能是尽量的减小室内电磁辐射的危害。我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给出的建议是,合理布局室内电气设备,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器,并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来减少污染。对于黄河水院图书馆来说,电子阅览室减轻电磁辐射的方法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理布局。黄河水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布局推陈出新,采用花瓣放射状摆放电脑设备,这样两组设备之间距离增大了,人与设备之间的距离也随之增大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减小了。有研究表明,电磁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和人与电磁场源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尽量远离电磁场源,使其影响相对减弱,对防止危害有很好的效果。

(2)限时使用。合理的布局虽然可以降低电磁辐射量,减弱其对人体的影响,但如果长时间的处在辐射状态中,也会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造成损害。所以,限制读者在电子阅览室的停留时间,也是减少电磁辐射危害的一种可行方法。黄河水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实行一卡通制度,完全免费使用。开始有些同学在电子阅览室一坐就是大半天,长期处于电子设备的辐射范围中,没有认识到这种危害性。为了读者们的健康,该馆对读者免费使用的时间进行限制,每人每天免费使用2 h。这样既防止了某些读者长期占用免费资源,提高了利用率,又减弱了电磁辐射的危害,正可谓一举两得。

(3)掌握正确方法,增添设备保障。读者离屏幕越近,人体受到的辐射就越大。在使用电脑阅览时,要注意与电脑屏幕保持适当的距离。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安全范围是,距离屏幕0.5 m以外。此外,在阅览过程中,脸上会吸附一些电磁辐射的颗粒,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到的辐射量减轻70%以上[7]。如果馆里面条件允许的话,尽量使用液晶显示屏。传统显示器(CRT)采用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电子束打到屏幕上会产生辐射源。液晶显示器只有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只要将外壳严格密封即可排除电磁波外泄。而传统显示器为了更好地散热,将外壳上留了散热孔。这虽然达到了散热效果,但是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电磁波干扰。黄河水院图书馆2013年更新了电脑设备,全部换成了液晶显示屏,受到了读者们的欢迎。对于那些相对老一些的设备,可以安装荧光屏辐射屏蔽镜,抵挡荧光屏发出的电磁辐射,保护人的头部和胸部。对于长期在电子阅览室工作的馆员,整天面对几百台电脑,穿上防辐射服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在室内安设电磁屏蔽装置,使有害的电磁强度降低到容许范围内也不失为一种便利方法。

(4)注重饮食疗法。绿色蔬菜、猪血、黑木耳、海带是首选的抗电磁辐射的食物,绿茶与橘子也是很有效的,长期食用能增强机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3 结语

图书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然而,想要完全地消除污染不够现实。我们应该多了解各种污染因素,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源及有害成分,为读者提供一个优美卫生、舒心放心的学习氛围,给馆员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卫生的环境。

[1]杨玉华.关注图书馆环境污染关爱馆员身体健康[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1):182-183.

[2]关凤麟.高校图书馆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106-107.

[3]林超英.谈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污染对读者健康影响及预防[J].科技信息,2011(10):354-356.

[4]毛晓菲.科学发展,关注图书馆环境污染及馆员防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135.

[5]康云岚.图书馆环境污染与防治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1(11):43-144.

[6]周玉霞,唐雷.图书馆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3):106-107.

[7]包晓男,周永艳.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J].污染防治技术,2009(4):78-80.

猜你喜欢

黄河水书库电磁辐射
4.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大吗?
“人梯书库”丛书
黄河水是胶体吗
论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措施
两滴黄河水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内蒙古黄河水权转让试点工程完成投资过亿元
电磁辐射仪在确定上覆煤柱及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用教学仪器测试电磁炉外泄电磁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