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群众先从“小事”做起

2014-08-15白杨林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4年6期
关键词:柴米油盐进村修路

□白杨林

“说实话,没住够!”日前,河南许昌市委常委分别进驻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调研走访。4月14日晚,当他们住完贫困村,回来进行阶段小结时,都有着说不完的感慨。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说,尽管只进村3天,却发现这么多问题,了解到这么多实情,受到这么大触动。会上有人讲,进村后先看到农民住房和穿着,和城里差别不明显。但一家一户敲开门,才聊出来盖房是为了娶媳妇,卖羊是为了治病。住在村里,才真实看到孩子们6点多就得爬起来,要走很远的路,去镇上上学……一一数来,修路、架桥、治病、上学,很多问题是共性的。即使是个案,对一家一户也是天大的事。(4月17日《人民日报》)

正如王树山同志所说,修路、架桥、治病、上学,等等问题,在一些干部眼中看来可能属于小事,但放在一家一户身上就是天大的事。对于老百姓而言,可以没有汽车,但不能没有住房;可以不买高档奢侈品,但我不能没有柴米油盐;可以不吃山珍海味,但不能不吃青菜豆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这些事看似琐碎,但具体到每个群众身上就是大事。哪件解决不好,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我们要走好群众路线,真正在感情上联系群众,首先要把关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求医看病、柴米油盐、冷暖安危等“小事”办好办实,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少数人热衷于出风头,动辄就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以至于把自己想办的、想当然的“大事”看得很重,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看得很轻,甚至不屑一顾。殊不知,由于过度追求“大事”的眼球效应,过于看重干大事给个人带来的好处,结果,大事没干成,小事也做不来,群众对此怨言很多。

“志在高山行在微”。领导干部追求先进和优秀无可厚非,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的事业就是一座高山,这座高山是由无数“平凡小事”堆积而成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也有句名言:“群众的任何小事都是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真心希望各级干部不仅要会办大事,也要善于做小事,诚心诚意地多为老百姓办好一件件“小事”,让无数的群众的“小事”汇聚成我们党和国家的“大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否则,如果我们因某些事是“小事”而不为,或者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长此以往,我们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猜你喜欢

柴米油盐进村修路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三部门出招:保障『快递进村』目标实现
雷人画语
一室一食
妈妈菜的柴米油盐——兼品二毛《妈妈的柴火灶》
修路
周鸿祎:做产品要悄悄地进村
修路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