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建设对策

2014-08-15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柴达木沙化

宗 英

(青海省海西州森防站,青海海西 817000)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柴达木盆地是全国四大盆地之一,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在青海省生态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能力相对较低,加之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物种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柴达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对策十分必要。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西北部,跨东经90°16′~99°16′和北纬35°00′~39°20′,东西长约850 km,南北宽约300 km,总面积257 768 km2[1]。西北、东北和南面分别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所环绕,为封闭的内陆盆地[2]。

1.2 气候条件

柴达木属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6.4℃,极端最低气温-34.3℃。年平均降水量115.9 mm,多集中于6~9月。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降水量多在100~300 mm,西北部降水量仅25 mm左右[2]。年均日照时数3 000 h,无霜期80~140 d。全盆地风大沙多,8级以上大风全年平均为18~137 d,多发生在3~5月,月均大风日数10~15 d[3]。

1.3 土壤和水资源

柴达木盆地的主要土壤类型有棕钙土、灰褐土、灰棕漠土、风沙土等。该地区水资源贫乏,可利用量只有27.64亿m2,且河流产流区域保水能力差、径流量小,入渗量和蒸发量大;地下水埋藏深度较深,开采难度大,成本高。

1.4 森林资源

在以荒漠灌丛和草地为主的柴达木盆地,森林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限制。现有林地面积195.92万hm2,森林覆盖率仅为3%,绝大部分分布于东部地区,且灌木林占较大比重。天然乔木林呈片段状分布在东部海拔3 200~4 000 m的山地,以祁连圆柏和青海云杉为主;天然灌木林分布在马海以东,海拔2 800~3 000 m之间的冲-洪积平原、河谷阶地和固定、半固定沙丘上,主要有柽柳、梭梭、白刺、沙棘、山生柳、金露梅等[2]。

1.5 沙漠化

据青海省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报告数据显示:柴达木盆地沙化土地948.9万hm2,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75.6%。沙化土地面积中,流动沙(地)丘面积96.3万hm2,占本区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0.1%,半固定沙地(丘)面积89.6万hm2,占9.4%;固定沙地(丘)58.7万hm2,占6.2%;露沙地45.1万hm2,占4.8%;非生物工程治沙地944.2 hm2;风蚀残丘73.2万 hm2,占7.7%;风蚀劣地274.4万hm2,占28.9%;戈壁311.9万hm2,占32.9%。非沙化土地与沙化土地相间分布[4]。

2 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柴达木盆地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具有先天脆弱、容易受损和极难恢复的特点。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改变。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是造成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1 盲目开荒

柴达木地区1949年只有耕地0.20万hm2,1953年开荒使耕地面积增加到0.31万hm2,1954年升为0.67万hm2。从1960年起进入大规模开荒阶段,耕地面积达到6.24万hm2,由于撂荒1962年又将为3万hm2。总之,到1965年为止累计开荒8.39万hm2,保留到1995年的实际耕地面积是3.74万hm2,弃耕地达55%以上[2]。受低温、缺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耕地有种无收。粗放的耕种和灌溉模式造成土壤盐碱化,致使大片耕地撂荒。大面积开荒活动使草场面积减少,乔灌木植被遭到破坏,撂荒地失去植被保护,表层土壤风蚀严重,逐渐荒漠化。

2.2 过度放牧

建国初期,柴达木盆地共有牲畜24.23万头,到2005年底,牲畜增加到211.55万头,共增加8.7倍[4]。柴达木虽然草场面积大,但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物种类少,初级生产力低,天然草场的实际负载能力很低。据统计,沙漠区草场超载率达50%~120%[4]。随着放牧强度的不断增加,牲畜长期啃食和高密度践踏使牧草难以更新和再生,天然草场大面积退化。退化草场毒草、杂草增加,植被稀疏、低矮,导致鼠类数量急剧增加,鼠害频发,加速草场退化。

2.3 植被破坏

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在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气候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森林资源利用的短期行为严重,重短期经济效益,轻长远生态效益,重砍伐,轻营造,森林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1954年以来,柴达木盆地共砍伐林木20多万m3,破坏面积达20%[2]。据记载,海西州(占柴达木盆地总面积的90.58%)森林资源面积由1954年的62.4万hm2,减少到1976年的34.71万hm2,22年间减少了27.69万hm2,下降了44.37%,年均下降2.63%;到1988年森林资源面积减少到28.43万hm2,12年间又减少了6.28万hm2,年均下降幅度为1.65%。34年间,平均每年减少森林面积1万hm2,森林面积的锐减程度是相当惊人的。

随着盆地的陆续开发,人口激增,生活能源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当地居民大量采挖沙生植被作为燃料,致使50年代以前生长旺盛的沙生植被遭到破坏,面积达133.33多万hm[2]。此外,青藏公路、青新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建设,也使荒漠植被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大量植被遭到破坏,柴达木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土壤沙化、干旱进一步加剧,生物多样性逐年减少。

2.4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柴达木盆地东部农业区主要是不合理的引水灌溉使河床干枯,生长于河床两岸及谷地上的植物因缺水死亡。此外,由于缺乏配套灌溉设施,耕地采用大水漫灌,有灌无排,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西部地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和过度工业用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表缺水干燥,植被大量枯死[4]。

3 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自然条件差,生态系统恢复力低

荒漠灌草丛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植被,可防风固沙,防止土壤侵蚀和沙化、涵养水分,维持盆地的生态平衡。然而由于海拔高、低温、干旱、多风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该地区的天然植被生长缓慢,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很难恢复。近几年,柴达木地区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整体生态环境仍十分脆弱,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的状况依然严峻。

3.2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近些年来,柴达木地区城镇和工矿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逐渐扩大。然而,当前已有城镇的城市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生活污水和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此外,柴达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身资源优势,现有工业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水平低,污染物排放量距全面达标要求也相差甚远。多数企业重视自身发展,对治理污染的资金投入较少。

3.3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过程中,专业人员的相关技术设备的引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应当主要由政府投资。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柴达木地区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由于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贫困,地方财政困难,用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资金也十分有限。

3.4 当地居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柴达木地区有两次较大的人为干扰活动,一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开荒,二是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开掘淘金和农业不良综合开发,这两次活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之前存在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急剧恶化。这是由于不少人缺乏对柴达木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保护建设的正确认识,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长期生态效益,造成生态系统的过度消耗和破坏,对柴达木盆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4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但环境脆弱,因此,对其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的同时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4.1 建设思路

柴达木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当地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2 对策建议

4.2.1 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介和报刊杂志,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宣传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法规和政策,实事求是地宣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全社会全面、客观地认识柴达木盆地当前面临的环境形势,增强公众生态保护的意识,并将公众关心生态的热情引导到参与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来,为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创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

4.2.2 保护恢复天然植被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植被对维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涵养水分、防风固沙、保护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地区植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是采薪、开荒和过度放牧,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林草植被的保护,使其得以更新、恢复。第一,认真解决当地民众生活能源问题,结合“三北”防护林建设,在盆地宜林荒地的范围内大力发展林业,缺柴的地方优先发展薪炭林,同时开发利用盆地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解决生活能源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第二,保护天然草场,严禁在草原上盲目开荒。第三,科学地控制草场载畜量,合理利用和改良草场,禁止过度放牧,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

4.2.3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柴达木盆地的水系具有内陆封闭性,保护好水资源,对盆地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解决盆地水资源短缺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发展节水农业灌溉体系,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缓解农业用水不足。二是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污染。三是科学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4.2.4 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 减少居民生活污染应加强城镇建设,建立排水系统、废水净化系统和城镇垃圾回收处理系统,保持城镇清洁。利用盆地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逐步实现集中供暖,提高热效率,减少大气污染。此外,在城镇周围有计划的植树种草,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城镇,改善环境质量。治理工业污染需要盆地工矿企业建设与配套的“三废”净化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尽量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严格“三废”排放标准,把排放物污染降到最低允许水平。同时对现有的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展综合利用探索,运用工程治理和自然净化等措施,使污染问题逐步解决;对于难以解决污染问题的企业,要调整工业布局,彻底解决长期污染的问题。

4.2.5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柴达木盆地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依靠科技发展的支持。应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纳入地方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恢复和经济林发展等重点生态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各级政府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生态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1] 海西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海西州志(一)[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2] 刘燕华.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张胜邦,董旭.青海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 美仁才其格.柴达木盆地沙化治理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1,28(2):30-33.

猜你喜欢

柴达木盆地柴达木沙化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柴达木映画
柴达木映画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