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丰产栽培技术
2014-08-15邹雪梅
□陈 钰 邹雪梅
发展绵竹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靠得住、促进农户致富增收的好门路,绵竹和慈竹同一个属。绵竹的纤维度、韧性基本同慈竹,投产早、产量高,适合竹编加工、造纸及作为笋子食用。
一、绵竹栽植技术
1.林地选择 绵竹对林地要求不严,但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方,在溪河两岸的冲积地带上及房前屋后长势最好。所以不宜选择干旱、瘠薄、石砾过多或过于粘重的土壤作林地。土层厚度不低于50cm,在贫瘠的地方要施有机肥。
2.整地定穴 林地坡度小于15°的采取全面整地,坡度大于15°小于30°的采取带状整地,坡度大于30°的采取块状整地。绵竹栽植密度:4m×5m或4m×4m或3m×4m(33~55株/亩)左右。打坑(定植穴)大小为70cm×60cm×30cm。即长0.7~1.0m,宽度:底部宽为50~70cm,尾部宽为20~30cm,底部到尾部成20°左右斜坡。施肥:先用表土垫穴底,厚10~15cm,可在底部处施入5~10kg/株农家肥或0.4~0.5kg/株复合肥后盖表土。肥料N、P、K总含量应在35%以上的,施肥时应保持与竹苗距离在10~20cm。可提前整地,也可随造随整。
3.母竹标准及运输 单株基径2cm以上,一年生至二年生,植株无机械损伤,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提供的绵竹苗需附有苗木标签,质量检验证书;需保留节间3节以上,梢头为马耳形,竹蔸不能有破裂,且竹头必须具备完整的笋芽。母竹应就地及时调运,到达栽种地后,应立即下车,堆放在树荫或竹林下或堆放在室内,在树荫或竹林下的应盖90%遮阳度的遮阳黑网防止日晒,并在苗木上浇水保湿。
二、母竹栽植
栽植要点:深挖穴、浅栽竹、斜埋杆、全壅紧(土)、透浇水、上松盖(土或草或地膜)、露顶芽。最好在1~3月竹子“休眠”期间进行。方法为“三碗水法全覆盖栽植法”,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
1.第一碗水(又称为浸泡水) 在栽植前在盆或桶或水槽中将生根粉(剂)按1000~2000倍液浓度对成苗木浸泡液,将种竹根部浸入生根液中4~8小时后再栽植。
2.第二碗水(又称为打底水) 在种前,在已施好肥的栽植穴内底部、中部、尾部浇水5~10kg(底部可多浇),使栽植土穴湿润。
(1)植苗 将已浸泡好的竹头部放入坑底部,竹巅在坑的尾部,斜放成20°左右,放时要保持竹头的弯头的嘴部向下,杆上竹节上的芽水平朝向两边,在放的同时向下按,并朝竹头竹杆下部垫上心土,使竹子的所有部分与土壤紧密挨紧。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cm,填土时要防止伤鞭根和笋芽。
(2)盖土 向穴内盖土时要先将表土、细颗粒土壤盖到竹苗上后,再盖心土大块状土壤。土基本盖完竹苗,只将靠竹巅部位处的一节竹节上的芽露在外面,接受阳光,促进萌发。
(3)踩紧 盖土时,应一边盖土一边用脚将土踩紧踏实,保证竹各部分与土壤紧密接触,不留空隙。
(4)盖草 有条件的地方可盖草在已踩实的栽植竹窝上,只留出竹节上芽在外面,能照射到阳光为好。
(5)盖地膜 浇水后将地膜剪裁成1m×1.5m大小,将定植坑全部盖完,四周用土压紧,中部压少量土块保证地膜不被风吹掉,在靠竹巅第一竹节的竹芽处撕出一个口子,让竹节上的芽露在地膜外能见阳光为好。
3.第三碗水(又称为定根水) 在盖上草的竹苗定植穴上浇透定根水,在竹头部位浇4~5kg水,在竹杆到竹巅部位浇3~4kg水。
三、幼林管理
栽后当年的管理技术:在栽种后1年内是绵竹苗成活的关键期,特别是在栽后半年内,是绵竹生根、发芽的关键时期,此时间段内,如果管护不好,将造成苗木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栽后要注意经常检查,做好抚育工作,久旱要浇水,久雨要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严禁人畜践踏、小孩玩弄。要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灌溉和疏笋疏竹。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抗旱保苗,病虫防治,除草施肥,排水防涝等技术措施。
1.浇水 定植后的3个月内(3月、4月、5月),根据气候特点,应以抗旱保苗为主。如果20天内没有下透雨,应对苗木浇水1次,保证土壤湿润,直到绵竹苗发芽生根。
2.除草 定植后的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管护重点是除草,特别是在4月底至5月份、6月份、7月份正是杂草旺盛生长期,必须及时除草。在植苗穴周围距苗木40cm处必须人工除草,在50cm以外范围可用除草剂及时除草。
3.施肥 在成活后的8月底至9月中旬可施1次以人畜粪为主的追肥,或施以氮肥含量较高的复合肥,施肥时应注意在竹苗外围离苗20cm左右的地方挖穴施入,施后盖上土
4.病虫防治 当5月份绵竹抽出嫩叶新枝后,要防病治虫。病害主要防治根腐病,用500倍的多苗灵或72%甲基托布津水溶液灌根,即可预防。主要食叶虫害为竹螟,防治方法为白僵菌粉剂或0.5%阿维菌素烟剂 15kg/hm2;或20%氰戊菊脂3000倍液喷施,效果较好。
5.排涝 随气候变化注意排水防涝,如果发生积水,超过2天以上就要挖沟排水,保证栽种地不干、不积水。
四、培育技术
绵竹每根竹的杆基上通常有6~10个大型芽,一般下部的大型芽较上部的大型芽萌发早,生活力强,通常每株母竹的笋芽在1年内只有1~2个萌发成笋成竹,其余不萌发,或萌发后因营养不足而成为退笋。为了使其多出笋、多产竹,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留母竹 选留母竹的时间,以将中期出土的竹笋选留为母竹较好,因中期出笋的数量多,可以在竹丛迎光位置选留健壮竹笋培养成新母竹。初期和晚期的竹笋可以全部挖掉。每丛竹中4年以上的全部砍掉,每年每丛竹只保留6根中期竹笋长成新竹,其余的全部挖掉,使每年每丛只保留3年生以下的竹18根。
2.扒土 扒土的目的是让竹蔸和笋芽露出土面,直接暴晒阳光,可刺激和促进笋芽萌发,同时扒土也便于施肥,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进行,但不能损伤笋芽。
3.施肥 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3月中下旬进行,称为春肥,每丛施入农家粪50kg,肥料施入已扒开的竹丛周围;第二次在6月初进行,先在竹丛四周开沟,每丛施入复合肥1kg,施后随即盖土,但要注意防止肥料直接接触嫩笋;第三次在采完笋后进行,以厩肥为主,每丛施肥50kg左右。
4.采笋 初期和末期隔5~6天采割1次笋,中期笋每隔3~4天就采割1次。采笋时,先扒开竹笋周围的泥土,用采笋刀凿断竹笋,保护好笋蔸上的大型芽,取出笋,然后用细土覆盖好已割的笋蔸,促使笋芽不断发育成笋。
(通联:四川省井研县农业局6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