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和区蔬菜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2014-08-15李发琼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户蔬菜

□李发琼

仁和区是攀枝花市最早的蔬菜生产区,建区以来,主要是保障市区两级城镇居民的蔬菜需求,随着市场的放开和交通环境的改善,我区蔬菜逐步走向全国。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2 0 1 2年全年蔬菜总产量达2 3 0 6 6 6 t,产值达2 8 5 5 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 3.4 7%,对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9 5 0元,占其比重的1 0.1 9%,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当前蔬菜产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仁和区蔬菜产业的发展。

一、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不够合理 菜农为降低风险,同时种植多个品种,致使每个品种面积不大、产量有限,形不成规模,导致外销成本增加,给蔬菜的外销带来困难,出现了“质量好、数量少、效益差”的现象。特别是设施蔬菜虽然收益很高,但由于受资金投入、生产观念、市场信息、水利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加上农用物资价格不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施蔬菜的发展。

2.科技含量较低 由于我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区乡两级严重缺乏专业的蔬菜技术推广人员,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后,许多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或身兼多项工作,农技推广工作被忽略,这从根本上影响了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服务不能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出现了蔬菜优质品种少、大路货多,甚至导致部分品种老化、连年重茬、病虫害增多和缺素症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3.市场信息不灵 由于农户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在调剂种植品种时,想调不敢调,要调不会调,造成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与市场需求的定向性、多样性矛盾突出。8 0%的农户安排种植意向时所依据的或是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或是按照传统的习惯进行种植,这种现象常常导致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易给农民造成损失。

4.中介组织薄弱 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关键是有以营销为主的专业中介组织,到目前,仁和区仍缺乏真正成规模的龙头营销机构。蔬菜专合组织少(目前我区只有4个蔬菜专合组织),并且组织松散,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专合组织内的民户依然是单打独斗,不能主动闯市场,联系客户能力较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营销手段单一,致使效益不高。

5.配套设施不健全 仁和区虽然已有多年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总体来说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靠天吃饭,加之从2 0 1 0年以来连续4年干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和建议

1.科学规划,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掌握省、市、区蔬菜产业发展情况,摸透市场行情,从本地优势出发,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实施科学规划,才能打好根基,立于不败之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避免三方面的盲目性:一是避免产品的同构性,打好“品种差”。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积极引进新品种,逐步对老化的品种进行淘汰,对多年重茬的品种进行茬口对调或使用有机肥、微肥改善土壤成分,提高蔬菜质量。二是避免上市的同时性,打好“时间差”。充分利用区域内小气候的优势,发展壮大错季蔬菜基地,对早、中、晚菜的播种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真正实现错季生产、错季上市,提高蔬菜效益。三是避免市场的同地性,打好“空间差”。要改变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确定种植品种时除依据气候、土壤条件外,还要了解掌握各大市场需求,扩大输出半径,避免同一品种、同一时间争夺同一市场,防止有规模无效益现象的发生。

2.配套建设同步,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必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及资金,在水利、交通、土壤培肥、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集中连片改造,建设一批蔬菜高产生产基地。同时,加紧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以减少区、乡政府维修和管护费用。二是加强批发市场建设,按照“政府组织管理、部门大力扶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提升仁和区农贸市场(川云西路农贸市场)的功能,使其成为集检测、分级、包装、打冷、运输、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专业批发市场。三是完善农村信用评估制度。继续推广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不同等级的可贷款规模,享受信贷的农户年内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支取,从根本上缓解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快土地流转,引进一批具有先进蔬菜种植经验的大户承包、租赁农村土地,种植蔬菜,带动全区蔬菜产业的发展。

3.壮大流通组织,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销售注入生机活力 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把培育壮大营销队伍,作为活跃产品流通,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因此,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流通机构,按照“组织规模化、经营实体化、运作法人化、服务专业化”的标准,不断完善流通功能,引导其与走入企业、宾馆、超市、小区,减少流通环节。一是加强对经纪人的培训,让其掌握营销方法,提高主动闯市场、联菜商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经纪人管理,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接机制,将经纪人与专合组织内的农户紧密联系成一体,尽快形成“家庭农户搞生产,合作组织促销售”的流通格局。同时,要制定奖励办法,对销售业绩突出的专合组织或个人给予奖励,调动其积极性。

4.加强龙头培育,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强势主体 实现蔬菜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只有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拉动力,才能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为此,要大力培育生产、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产加销一体化模式的有效载体。一是要“内推”:应对现有的龙头企业和蔬菜大户从土地、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和保护,同时协调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力争把企业推大、扶强,带动农户,拉动发展。二是要“外引”: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仅靠区内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善借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

5.强化服务功能,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架起腾飞桥梁 在农民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政府要准确定位,组建支农服务机构,为蔬菜产业搞好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蔬菜产销信息交换平台,及时收集分析市场需求信息,搞好市场定位和市场预测,指导农民种植。同时,为种菜农户搞好各种农用物资和籽种的调配工作。二是技术服务。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技术规程执行标准”,搞好无公害蔬菜监测工作,特别要加强蔬菜成熟期间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同时应聘请无公害蔬菜监督员,负责监督全区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确保绿色无公害蔬菜“零缺陷”。三是积极抓好蔬菜地理标识及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认证,创建自己的蔬菜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四是销售服务。产前积极跑外,与各大公司、企业接触,搞宣传、签订单,弱化蔬菜进入市场的风险;产后在了解全国各地蔬菜市场行情的前提下,组织蔬菜大户、运输户、经纪人到大中城市有规模、有影响的蔬菜市场,发放宣传资料,设立蔬菜展销区,作好产品推荐,扩大销售半径,打开销售通道。

猜你喜欢

农户蔬菜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蔬菜“涨疯”,咋了?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奇怪的蔬菜
蔬菜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