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藤败酱散合金铃子散加味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

2014-08-15张学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金铃子败酱草红藤

张学昌

(江苏省盐城滨海港经济区中心卫生院 盐城224553)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常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且易形成脓肿,并发肠梗阻,应密切观察。本病为农村基层常见病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本研究采用红藤败酱散合金铃子散加味治疗反复难愈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5岁,病程最短3~5 d,最长达数月。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腹痛或反复腹痛,多为阵发性,时伴有发热、或呕吐、或便秘、或腹泻,排除肠梗阻和形成脓肿的腹膜炎所引起腹痛者,腹部B超确诊为腹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1.2 治疗方法 治以清热泄热解毒、降气行气止痛,药用红藤败酱散合金铃子散加味,组方:红藤12 g、败酱草12 g、紫花地丁9 g、金银花9 g、野菊花9 g、延胡索 12 g(杵)、川楝子 9 g、白芍 12 g、枳实 9 g、沉香6 g、木香6 g、香附9 g、制乳香6 g、制没药6 g、甘草6 g。随证加减:兼表证加荆芥9 g;肝胃郁热加黄连3 g、吴茱萸1 g;兼里寒甚加高良姜9 g、炮姜6 g;兼食滞留加焦山楂12 g。1剂/d,水煎2次,取300 mL,分3次温服,治疗中根据患儿年龄调整方剂组成量及服用量。

1.3 疗效标准 治愈:腹痛止,热退无反复,无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显效:腹痛减轻,热退无反复,无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无效:腹痛无缓解,热未退或热退而复升,仍有恶心、呕吐。

1.4 治疗效果 治愈33例,占82.5%;显效6例,占15.0%;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2 病案举例

李某,女,15岁,学生,诉反复性腹痛1周,多为阵发性绞痛,发作时较为剧烈,难以忍受。伴低热、恶心呕吐、纳差、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查体:T 37.9℃,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脐周及下腹部压痛阳性,拒按,余阴性。腹部彩超示:腹腔探及多枚类椭圆形偏低回声区,最大约11.0 mm×7.8 mm,腹腔其余未见液性及囊实性异常回声。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予以抗炎、抗病毒、解痉止痛补液治疗。当时痛减,第2天腹痛再作,既往有过类似情况,遂当即就诊于中医科,治以清热泄热解毒、降气行气止痛。方药如下:红藤12 g、败酱草12 g、紫花地丁9 g、金银花9 g、野菊花 9 g、延胡索 12 g(杵)、川楝子 9 g、浙贝母 9 g、枳实 9 g、沉香 6 g、木香 6 g、香附 9 g、白芍 12 g、制乳香6 g、制没药6 g、甘草6 g。服用5剂后复诊,无明显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上方继服用5剂后患者痊愈。40 d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常易反复发作。本病归属于中医“腹痛”范畴,据其特点及伴随症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辨证病位在脾及肠胃,一般多属阳证。小儿形气未充,卫外功能不足,易于感触外邪;脾常不足,或饮食不洁,易聚湿生痰,日久化热,复感外邪,邪壅气滞,湿、痰、食互结于腹部,致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则生此病。腑气以降为顺,从病因着手,谨守病机,故治宜清热泄热解毒、降气行气止痛。此方立法明确,红藤、败酱草有清热解毒、散结除湿、活血止痛之效,有明显的抗炎、抗病毒、镇静和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强,有抗炎、抗病毒之用;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木香、枳实、延胡索、川楝子行气解郁、散结止痛;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有解痉镇痛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诸药合用,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甚好。本研究采用红藤败酱散合金铃子散加味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且经济、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农村基层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金铃子败酱草红藤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对肺癌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含败酱草中成药组方规律研究
心急吃不了金铃子
心急吃不了金铃子
金铃子长出来啦
鞋尖朝外
治疗热毒疮痈的良药——败酱草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水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