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
2014-08-15闫宁
闫 宁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1)
纺织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纺织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相关的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政府及国内环保志愿者的高度重视,并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纺织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复杂多样的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对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和国际形象的树立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双重挑战以及处理好纺织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立足国内和国际市场,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出发,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提高我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谐调发展的目的。
一、提高纺织企业的环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增强企业环保意识,采用“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意识是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对环境重要性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的集中反应。环保意识直接决定着社会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程度,因此,环保意识也直接影响着各个社会主体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对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的效果。作为社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主体,我国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绿色文化建设,树立环保思想及绿色生产观念。
我国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表明我国纺织品行业的生产结构将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转向“节约原料、节省资源”的清洁生产结构。但是企业作为生产参与的主体,“清洁生产”能否得到贯彻实施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态度和意识,企业是清洁生产向广度、深度推进的内在因素。采用清洁化生产,可以规避由于环境污染以及环境壁垒等带来的贸易风险。“清洁生产”是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所采取的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最大化的减少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是指尽量不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实施之前就尽量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本身而言,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尽量地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推行“清洁生产”可以促进企业改进产品生产工艺,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经营管理和产品的生产技术,妥善处理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逐步提高纺织行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完善认证制度,应对环境壁垒
针对纺织品贸易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纺织品价格低廉等状况,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贸易制定了许多环境法规,造成发展中国家的初级纺织品难以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因此,我国纺织业要想拉近与国际市场的距离,提高与世界市场的同步性,就要重视国际环境标准、法规和认证制度的变动与更新,及时关注、研究主要进口国对纺织品进口实行的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执行“三认证”标准,以此调整我国纺织品的环保指标和质量体系。
“三认证”标准是指: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产品认证。质量认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和推广的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体系指出了品质管理的内涵,规范了企业运行,生产及管理的过程,并用文件和程序的形式使品质管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使企业在这种质量体系下进行品质管理,获得更大的收益,有利于企业克服贸易技术障碍,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环保认证是按ISO14000标准建立环保体系,既是改善所在地域环境的生存需要,又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政府鼓励企业积极通过环境标准认证,使企业在生产中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原料,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废弃物的产生。产品认证是指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系列为代表的“环保-生态”标签,可以使纺织品企业树立在国际市场上的突出优势。通过认证的产品相当于有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这将有利于扩大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1]。
针对一些违反非歧视原则的发达国家,例如对我国纺织品设定高于其本国产品的环境标准而设置的环境壁垒,我国政府应该根据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所确定的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提出抗议,充分利用环保公约、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原则,以国家的身份,代表企业进行双边磋商,或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借助国际力量,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环境壁垒而采取的歧视政策,保证我国纺织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2]。
二、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目前,我国纺织业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占很大的比例。纺织行业的利润主要是以消耗资源、能源为增长点,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伤害,并严重威胁着纺织业自身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在建立合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上,加大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力度,建立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监督企业实行环境成本内部化,进一步消除纺织业发展中对资源无偿占有、资源使用中的巨大浪费以及掠夺性的开发等现象。
环境资源其实就属于一种公共物品,企业在使用时不需要向任何人去支付成本,破坏了也不必为此去赔偿。市场经济不能对环境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市场价格也不会对使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代价做出反应。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在产品价格中体现环境价值,实现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难题。价格机制中的环境关税可以将出口产品所消耗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产品的污染程度,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资源的使用效率来征收不同种类,不同税率的环境关税,以此间接的将产品区分出来,这样可以对重污染,高耗能的产品出口实现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给所利用的环境资源一个合理的补偿。而且,通过对环境征税所获得的政府收入,可以用来投入到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等事业中去[3]。
西方国家控制环境污染及外来污染品就采用了环境税收这种比较通行而有效的手段。西方国家在早些时候就已经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进行征税。例如,美国对二氧化硫征收税费,既可以增加美国政府的收入,又可以激励企业安装污染控制的设备,仪器,还能使更多的企业开始考虑选用低硫的原料进行生产。德国对水环境污染征收水污染税,用税收所得的收入对该国的水污染进行治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该国的水环境。荷兰是率先征收垃圾税的国家,以每户居民所产生的垃圾数量进行征税,将取得的税费用于垃圾治理。
通过对国外环境关税制度成功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建议我国也可以将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按着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化学药品污染、医疗垃圾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农用垃圾污染等科目分类,做到有的放矢,谁污染谁交税,用谁的资金去治理。这样既可以解决处理污染的费用问题,也可以起到激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还可以促进个人的环境意识,等等。
三、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目前,我国纺织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制约因素是环境污染和生产技术落后,这既是对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严峻考验,也是我国纺织业创造竞争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一)选用环保原料,降低污水排放量
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是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与企业技术进步相结合、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采取环境管制措施。
传统的纺织印染加工产生大量的有毒污水,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另外,印染加工后,一些有毒染料或加工助剂附着在织物上,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纺织印染行业是我国的排污大户,但同时我国纺织业也存在应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推进清洁生产的诸多途径和机会。我们可以通过水和化学药剂的回收与再利用实现废物减化,通过工艺设计和替代化学药剂削减废水中有毒物质的数量和浓度。采用绿色的染整工艺,减少污水排放量。推广应用环保染料和助剂,降低污水治理难度。
(二)实施绿色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创新。
根据“波特假说”中的创新补偿理论,减少污染和改进生产工艺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环境管制能够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由创新所取得的额外收益不仅可以用来补偿环境管制所耗费的成本,还能获得一种绝对技术生产优势。市场竞争机制倡导环境管制,企业为了达到环境标准,不得不改进技术,而技术水平提高又能节约用料成本,减少污染排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无形中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品牌效应。
我国纺织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为目标,通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环保型深加工产品,把生态服装、绿色纺织品等作为出口的新增长点,实现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型生产设备,淘汰陈旧落后的生产设备,对那些效益低、污染严重、扭转无望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另一方面,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改变重生产轻技术开发,重投入轻市场等错误的指导理念,以科技和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产品开发,多渠道筹措和利用外资,提高我国纺织品的科技含量,指定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发达国家对纺织品服装的不同消费需求,积极设计并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
总之,要协调好中国纺织品贸易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健全中国纺织品行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鼓励企业生产环保的纺织品;其次,必须优化纺织品贸易的结构,提高生产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新技术、新环保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从而保证中国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防止其他国家污染行业的转移,规避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
[1]赵丽晖.从生态纺织品认证角度论纺织品服装出口[J].职业技术,2007,(16).
[2]徐慈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6).
[3]关锐.环境保护对贸易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