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4-08-15唐映梅杨晋辉尤丽英
郑 盛,唐映梅,杨晋辉,尤丽英
0 引言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抗炎、止痛、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NSAIDs应用遂呈增加趋势[2]。此类药物已被证实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与其损伤胃肠道黏膜有关,而严重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危及生命[3]。因此,笔者对我院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分析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此类药物对老年人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16例。其中老年(年龄≥60岁)组416例,男224例,女192例;年龄65~92岁,平均(73.7±7.8)岁。中青年(年龄<60岁)组200例,男150例,女50例;年龄24~56岁,平均(38.7±8.1)岁。以上患者均有服用NSAIDs药物史,均有呕血或黑便症状,经内镜检查证实存在消化性溃疡或黏膜糜烂,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1.2 方法 收集整理616例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资料,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别对两组的血常规、凝血指标、应用NSAIDs的种类、用药距离上消化道出血时间、既往有无溃疡病史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血常规、凝血指标等相关资料比较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PL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红蛋白(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常规、凝血指标等相关资料比较
注:*与老年组比较,P>0.05
2.2 两组应用NSAIDs的种类、用药距上消化道出血时间、既往有无溃疡病史等相关因素比较 老年组应用NSAIDs以阿司匹林为主,占55.8%(232/416),显著高于中青年组(37.0%,7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17,P<0.05)。中青年组以非阿司匹林药物为主,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占60.0%(120/200),显著高于老年组(44.2%,194/4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12,P<0.05);应用NSAIDs后1周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占21.2%(88/416),中青年患者占63.0%(126/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61,P<0.05)。616例患者中,84例既往有溃疡病史,占13.64%;其中老年患者既往有溃疡病史者占13.0%(54/416),中青年患者占15.0%(30/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4,P>0.05)。416例患者中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者252例,阳性率为33.3%(84/252)。其中老年患者96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36例,占37.5%(36/96);中青年患者156例,Hp阳性者48例,占30.8%(48/1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6,P>0.05)。
3 讨论
NSAIDs是一类解热、镇痛的药物,多数NSAIDs还有抗炎、抗风湿的作用[4]。该药分为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及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由于常用于镇痛、抗血小板凝集等的治疗,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上消化道出血是其比较严重的并发症[5]。此类药物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药物对胃黏膜的物理刺激损伤[6];抑制环氧合酶,进而影响前列环素的产生[7];抑制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8];某些药物呈弱酸性,使胃内pH值下降,削弱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等[9]。老年患者由于患心脑血管疾病而常应用NSAIDs药物,出血风险较高,更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血液学的相关指标如血小板数量、凝血相关指标、血红蛋白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的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不存在血液学差异;而老年患者多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中青年患者大多无服用此类药物史,两者凝血指标未见明显差异,这可能与老年患者多为小剂量维持应用,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尚未影响血液学有关,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此类指标无明显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以服用阿司匹林为主,中青年患者则以非阿司匹林类药物为主,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用药后的出血时间相比,中青年患者明显短于老年患者,前者多发生于1周内,推测可能与两组患者服用药物种类的区别有一定关系。老年患者多因心血管疾病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研究表明,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可减缓上消化道出血风险[10];而中青年患者大多服用解热镇痛药物。这也可能由于资料样本数不够大,而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资料表明,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在溃疡病史、Hp感染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溃疡病史、Hp感染史的老年患者在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中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Hp感染患者高达37.5%。以往研究表明,此两种因素均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11-12],但Hp感染同时服用NSAIDs是否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尚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表明,Hp感染增加胃黏膜前列环素合成,可以抵消NSAIDs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也有研究表明,Hp感染将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概率增加2倍。本资料统计发现,老年患者中Hp感染及溃疡病史合并NSAID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所占比例较大,应予以重视。中青年患者服用NSAIDs后的近期出血率高于老年患者,可能与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时多合用胃黏膜保护剂有关。
综上所述,由于老年人服用NSAIDs较多,且老年患者基础病多,病情复杂,需要预防老年患者服用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对于需要长期服药、既往有溃疡病史的老年患者,可考虑同时加用抑酸剂及胃黏膜保护药物,加用此类药物可延缓、降低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并能改善预后。总之,老年人长期应用NSAIDs需要积极予以相关干预措施,以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方玉婷.全科医生处方集-非甾体类抗炎药[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252.
[2] 贡雪芃,桂玲,刘东,等.武汉地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利用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3):377-379.
[3] 江小云.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胃肠道黏膜损害的临床特点[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0):739-740.
[4] Tinsley HN,Piazza GA.Novel Therapeutics:NSAIDs,Derivatives,and Phosphodiesterases[J].Curr Colorectal Cancer Rep,2012,8(4):325-330.
[5] 卢东红,唐星火,林莉,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4):590-591.
[6] 季红莉.老年非甾体类抗炎药溃疡与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1,25(3):264-265.
[7] 陈小良,李建忠,杨逸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出血临床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6):764-767.
[8] 张惠娟,申民强,朱宝霞,等.老年非甾体类抗炎药胃病124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9):916-917.
[9] 廖日斌,唐建光,潘曼,等.内镜治疗急性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7):727-730.
[10]Shiotani A,Manabe N,Kamada T,et al.Risk and preventive factors of low-dose aspirin-induced gastroduodenal injuries:a comprehensive review[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27(Suppl 3):8-12.
[11]黄鑫薪,熊理守,马师洋,等.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在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人群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814-817.
[12]Papatheodoridis GV,Archimandritis AJ.Rol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aspirin o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r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25):3811-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