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4-08-15石启成

时代农机 2014年9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理实中职

石启成

(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佛山 528061)

1 研究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力量,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中等教育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明显滞后,大多课程结构仍是三段式,过分强调系统性和理论性,教学方法单一,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不擅长抽象思维,造成学生对老师讲解内容似懂非懂,教学效果不理想。而理实一体化能够解决当前职业学习校教学问题,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职业学生。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的新突破,更适合中职院校教学。21世纪,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劳动者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要想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必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学生获得在职业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相对割裂的知识和技能,建立理论与实践的直接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作情境中综合问题的能力,必须设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于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显得更加重要。“理实一体化”就是这种打破陈规,创新的教学模式,他将理论与实践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单元,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适合中职学校。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途径。目前,职业学校教育培育出来的学生普遍知识水平低下,能力可扩展的空间有限。从学生角度分析,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程度加快,各大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这使得职业院校不得不降低入学门槛招生,造成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较低,抽象思维差,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不高,再加之中学普遍是应试教育模式,这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过早地被老师们所“放弃”,这样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活跃的课堂氛围、多种的教学手段、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都可以融入教学活动中来,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真真正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培养职业能力最好的方法。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人们在真实工作情景中整体化得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的能力。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取代,劳动者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征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能分割二者。“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通过特定的载体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和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经历工作过程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职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资料十分丰富,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研究出适合本国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其中比较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MES”、“CBE”、学习领域课程等。MES课程开发模式立足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理论基础,将职业技术培训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种职业培训系统观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开发过程。系统观的思想要求对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进行一体化考虑,各部分间的平衡、协调与统一是该系统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运行机制的保证。

3 国内研究现状

(1)对“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的理解。一部分学者从职业技能的视角,将“一体化”理解为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一种有机结合,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观。如鲍强、吴远志(2002,10,现代技能开发)《运用心理学关于知识、能力间的迁移理论》,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论述“一体化”教学模式;李大卫(2006,8,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核心技术一体化》从核心技术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融合,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左进哲(2010,8,职业)《创新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认为新时期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应该通过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来实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将“一体化”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拓展为“教、学、做一体化”,如:王晓彤(2010,9,职业技术)《“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中认为做、学、教是一件事情,三者不分先后顺序、有机融合,边做边学边教边创新的一件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赵子龙(2010,3,教育与职业)《“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认为“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提供的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有教师和教材内容对学生的灌输,而且有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反馈以及对反馈的分析、修正和完善。

(2)对“一体化”教学应用范围的研究。“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范围逐渐扩展,由基础课程如思想政治、英语阅读写作,到专业课,如机械专业、护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周海进(2006,10,职业技术)《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则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两个方面说明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郝素军(2010,硕士论文)《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研究》就是从分析中职院校学生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中职院校数控专业能力本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再从能力本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策略为方向,研究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李世满(2009,硕士论文)《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与反思》是从教学课堂的情况来说明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专业课上的应用与存在问题。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总之,通过整理,可以看出“一体化”教学模式受到普遍关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学一线教师都积极投身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上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是对学生职业能力要求较高的数控专业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绝大多数停只留在分析数控专业一体化改革的优势,而本文则是系统的从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角度来进行论证。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理实中职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中职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PLC应用”课程理实一体化改革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