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效果观察
2014-08-15江婷
江婷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330006)
随着骨科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省市县级医院纷纷开展植入性手术,手术所需的植入性器械因其结构复杂、材质特殊、专业性强、价格昂贵等特性,导致各家医院不能常规储备,而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称之为外来医疗器械[1]。一旦发生感染,将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一直是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2年将外来医疗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清洗质量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篮筐:使用科室全网眼40 cm×30 cm×7 cm的篮筐装载清洗及包装,每筐重量≤7 kg。清洗液:美国鲁沃夫公司提供的全效型多酶清洗剂,配置浓度为1:270,温度≤45℃,浸泡时间5~10 min。清洗工具:大小不一的各类与器械管腔相匹配的清洗毛刷。清洗消毒机:山东新华牌长龙清洗机,配备超声清洗功效,超声频率为40 kHZ。
1.2 方法
1.2.1 设立专职护士 根据外来医疗器械结构复杂、精密、贵重、唯一等特性,设立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对器械接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追溯等全过程进行管理,避免因人多手杂而出错。
1.2.2 加强专职护士培训 加强清洗消毒灭菌等专科知识培训,根据器械厂商提供的器械清单和识别图谱进行培训,达到熟知器械名称、结构、性能、用途等知识,在接收分类时能有效、熟练地将器械拆卸至最小化,并对清洗流程做到标准化、程序化。
1.2.3 改进清洗流程 外来医疗器械在手术前1 d由医生通知厂商选送,经医院设备科验证后送至CSSD去污区,与外来器械专职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数量、主要工具,核对植入物数量并交接,将器械拆卸至最小化(如测深器类),小件用迷你篮筐装好,选择科室专用清洗篮框装载,放入多酶清洗液中浸泡5~10 min,再用不同型号的清洗毛刷对器械管腔进行刷洗,最后进入配有超声的清洗机内清洗消毒。
1.2.4 加强质控人员检查 质控人员每天应在器械进入检查包装阶段时,对3~5个外来器械包内各种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测,起到第三方监督把关作用,使器械处理流程常态化。
1.2.5 评价方法 采用目测或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器械进行检查,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2]。以及采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引进的ATP生物荧光法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测评价[3],应用手持式ATP监测仪测定相对RLU值,以RLU值≤45作为清洗合格标准。
1.3 结果 使用目测和带光源放大镜下观察法对外来医疗器械进行包装检查,器械表面、关节、齿牙清洁,白通条法检查器械管腔内洁净度明显提高,肉眼未见黄色或黑色污迹;利用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器械部件上ATP含量≤10 RLU,符合标准要求,清洗质量显著提高,器械灭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2 讨论
外来医疗器械常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频繁周转使用,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却给清洗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例如器械周转率高,使用完后未经彻底清洗就被厂商转至另一家医院使用,或是器械不由手术室护士或供应中心护士清洗,而是由厂家跟台者自行清洗,清洗流程不规范,更有甚者器械在手术台上用生理盐水纱垫擦抹表面血迹后直接被厂商拿走等[4],这种现状造成器械使用后清洗处理不规范、不到位、不彻底,导致器械污染时间超过4 h甚至更长时间,如此血液会在管腔齿缝中凝结、干涸,甚至形成生物膜,给再次使用的医院清洗带去极大的困扰。并且血液中某些成分还可腐蚀器械表面,造成器械损坏从而减低器械的使用寿命[5]。如果此类器械按照医院常规器械清洗方法进行清洗,往往很难彻底清洗干净,返洗率高,清洗质量无法保证,一旦未彻底清洗干净的器械被灭菌,蒸气很难穿透器械表面或管腔内细菌产生的生物膜,最终导致灭菌失败。因此,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委会对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后处理进行统一规范很有必要。
为了保障手术患者安全,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感染风险,遵循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则。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不断对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方式进行改进,目的只为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因为彻底清洗是灭菌成功的前提条件,医疗器械上任何污染物都会对微生物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阻碍消毒灭菌介质的穿透,影响灭菌效果[6~7]。有研究证明,单纯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对清除器械上的有机物效果不理想,根据器械的结构、材质、污染程度使用多酶液浸泡等预处理后,再使用机械清洗效果会更好[8~9]。钱黎明等[10]认为,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加强员工工作责任心,加强清洗质量检查,合格的手工清洗也能达到器械清洗质量。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通过设立专职外来器械护士,改进清洗方式,及质控人员在包装前的抽查干预等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通过目测和放大镜检查,以及ATP生物荧光测试法检测,符合器械清洗标准,保证了器械灭菌前的清洗质量。根据国情及目前消毒供应中心发展现状,器械清洗质量的评价采用目测和放大镜下观察法,比较实用、经济、操作方便、利于推广,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等可作为定期或不定期监测、督查方法[11]。得到有效认证后的清洗方法、流程应使其程序化、标准化,让人们一丝不苟地按规范去操作,即使没有任何监测手段,也能保障清洗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S].2009-04-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2009-04-01
[3]刑书霞,马玲,王志,等.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医院器械清洗质量[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3):245-248
[4]黄玉华,李焕平,陈雯玮,等.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现状及清洗质量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6):1 815-1 816
[5]周薇,冯秀兰,张静.血液污染平板类器械放置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 630-2 631
[6]王富良,俞庆儿,马德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9):1 097
[7]庄敏,林萍,夏婷玉.术后手术器械两种清洗流程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6):829
[8]高辉.两种清洗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 073-1 074
[9]陆蕾,黄明芬,高玲花.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3 805-3 806
[10]钱黎明,王雪晖,王小宁,等.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管理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 307
[11]徐瑞芸.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及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8):71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