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

2014-08-15刘博超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三作业区163000

化工管理 2014年21期
关键词:站场集输水泵

刘博超(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三作业区 163000)

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意为陆地上的油田中,把采油井中采出的原油和天然气聚集、保存、简单处理和运输的站场,它也是油田油气运输的枢纽,是油田的危险源和要害部分。它的任务有三个:一是把油井采到的原油(气、液混合物)通过运输管道送到处理站,对其进行气、液分离以及脱水,保证原油在处理后能达到国家的标准;二是处理站把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油进行输送,在油田原油库进行储备,再将气、液分离出的天然气送到天然气处理厂,对其二次脱水、脱氢和脱酸处理等等;三是原油库、天然气压气站把处理好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油以及天然气输送给用户。

油气集输生产有多、长、广的特点,同时在炼制时易燃易爆、工艺复杂、生产连续性强、火灾危害大。在生产过程中,设备任一环节或者是人工操作失误,都极有可能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探明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以及对此采取的相关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种类与构成

按照任务和功能分为:计量站、接转站、转油站(又称集油站)和集中处理站(也称联合站)。计量站:由集油阀组和单井油气计量分离器构成,将各油井生产的油气产品集中,分别对各井的产油气量进行计量。接转站:既进行油气计量,也接转原油,用液体增压为主。转油站:把接转站来的油集中,分离油气、计量油气、加热沉降和油气转输。集中处理站:对原油、天然气、采出水进行集中处理。

二、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现状评估

80年代初、中期有多数的油气集输站场建成,但是设备都较为陈旧,场地狭窄,腐蚀严重,设备老化情况堪忧,具有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对于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的安全隐患就不能不顾不管,于是要针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以及及时做出合适恰当的措施。其中主要评价内容为以下五点:

1.安全的管理:除去设备的技术的客观因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管理因素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因此,要提倡科学的管理方式,摒弃落后的、不科学的管理方式。安全事故的防范要从管理层面做起。也就是合理安排设备、操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

(1)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立、责任制度的确定、操作规程的制定等方面;

(2)单位各部门人员的培训取证情况;

(3)救援紧急预案、突发情况发生处理方案以及救援组织的确立、培训及演练、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的配备情况、应急救援人员组成及职责;

(4)高空作业、高温作业、临时用电、起重作业、用火作业、票证是否齐全、完好、安全监督(监护)及完工验收程序、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票证审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5)安全附件(压力表、呼吸阀、安全阀、阻火阀、液位计等)安装、检验情况;

2.油区平面与区域的布置

油田的开发越来越多,功能也发生着变化,地区内环境也发生着改变(村镇、民房的建筑等),因此油气集输站场的布局也发生着变化。所以重点在于:油气生产设施设备与周边村镇、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生产设施设备与生产厂房和辅助厂房之间的防火距离、放空管是否符合标准。

3.操作技术安全:个别站场可能因为安全条件不具备时,应尽可能对隐患进行防范,避免隐患的发生。

4.消防安全:评价主要是从消防设施的完整性以及技术性是否在发生火灾时,起到有效、快速、及时的灭火效果。主要包含五个部分:①消防水罐或水池座数和容量、消防冷却水系统设置形式(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消防水源等;②泡沫泵的类型与台数、油罐区泡沫灭火系统设置类型(低倍数、中倍数或高倍数)、泡沫管线敷设方式;③消防水炮、油罐区消火栓设置要求、包括类型、栓(炮)布置、数量、直径等;④泡沫泵以及消防水泵至油罐区消防管网之间管线设置、消防水泵的类型、消防水罐至消防水泵、消防泵房设置地点、台数和运行参数、消防水泵的类型;⑤生产装置区、油罐区的消防通道设置、灭火器材的规格、数量、类型和放置位置等方面。

5.电气设备安全:重点包括:配电室的耐火等级、、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和安全要求、通风设施设置和配电屏的布置方式、站场内供配电等。

三、存在的隐患

1.安全附件

压力表和安全阀未检验、油罐液压安全阀和呼吸阀底座未装设阻火器、测温仪表未进行校验。

2.安全管理:监火票、动火票、和HSE检查记录填写不规范、部分特种设备未注册登记等。

3.消防系统:消防水泵能力不足无备用泵、消防系统给水管网设置不合理等。

4.电气设施:呼吸阀、阻火器、人孔、透光孔、人孔等金属附件没有等电位连接、未设置应急照明等。

5.平面布置:生产设备间以及辅助厂房、生产厂房的防火距离不合格。

6.工艺安全:站内压力管道未进行检测、部分离心泵出口和活塞空气压缩机出口管段上未安装止回阀、机动设备和压缩机旋转部位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完善等。

三、隐患产生原因分析

主要包括四点:

1.施工或设计问题:不符合力学原理,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问题等。

2.管理问题:压力容器操作工无证上岗、安全管理人员未取得资格证书、大部分油气集输站场压力管道未进行检测等。

3.环境变化:民房、村镇、高大建筑、树木的阻挡。

4.标准升级:消防水泵能力不足且无备用泵、消防水量不够等。

结束语

为了加强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的人员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故提出以下几则建议:对特种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定期演练,有针对性的发现隐患存在的可能,确保安全设施的投入与使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李江.陆上油田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03:254.

[2]杨亚莉.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J].化工管理,2013,10:57.

[3]鹿元首.油气集输站场安全现状评价探讨[J].神州,2012,30:232.

[4]王明凤.集输场站量化风险评价应用研究[D].长江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站场集输水泵
凝结水泵全系列优化改进
简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基于FLUENT天然气集输管道直角弯管磨损分析
水泵节能改造在昆钢的应用实践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HYSYS软件在复杂山区页岩气集输管线中的应用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煤层气田集输工艺优化建议概述
特殊站场引导信号电路设计
驼峰站场综合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