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地方农业机械下不了田——机耕道“ ”太多
2014-08-15李柏槐
■刘 勇 李柏槐
隆冬时节,记者在湘西、湘北等地农村走访发现,尽管硬化的乡村公路已四通八达,但“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却屡屡被农民重新提起,成为一种新的期盼。“我现在最想修的路是机耕道。有了机耕道,农机才能下到田里去,现在种田才有钱赚。”溆浦县卢峰镇麻阳水村村民张平田的说法,代表了许多还在坚持种田的农民的心声。可是,记者调查发现,机耕道在全省大部分地区“欠账”太多,导致农机常常“无路可走”,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业机械“望田兴叹”
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属于湖区,尽管田地平坦开阔,但农机大户陈国教仍然抱怨:机耕道少得可怜,农机“跨”过一个小水渠就得费半天劲;农机作业常不成片,如收割水稻时,不是损毁“插花田”的禾苗,就得等“插花田”收割后再过机械,耽误大把时间。
而在处于丘陵山区的麻阳、涟源等地,缺乏机耕道的影响更加显而易见:一些“高岸田”,农户请一台收割机,绕好几个圈子也未必能进入田间,效率大打折扣,安全性也不高,无奈只得抛荒。
来自平江县的数据显示,全县现有3.87 万hm2(58 万亩)水田中还有2.8 万hm2未修机耕道。尽管一部分以搭临时桥等办法解决机械进田难题,但仍有近1/3 水田不得不以人工作业为主。“收割一亩水稻,收割机只要100 元,人工收割至少要200 元;而一台收割机作业一天,相当于30 个劳力一天的作业量。如果不采用机械化,种田成本怎么降得下去?农业从哪里出效益?”平江县农机局负责人的“账本”算得很清楚。
在辰溪县农机局局长张学文记忆中,全县机耕道只是“依稀可见”;在邵东县3 万hm2(45 万亩)水田版图中,半数亩因机耕道的问题使大中型机械下田难。尽管暂时没有全省的整体统计情况,但一个又一个“个案”说明:全省机耕道“欠账”太多是不争的事实。
机耕道“先天不足”
机耕道的“欠账”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为什么在今天显得特别“扎眼”?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认为,最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机耕道建设“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全省现有机耕道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当时,为了少占耕地,节约建设成本,机耕道都是由各村或村民小组自行建设,修建标准很低,多为土积而成,宽度也多数在2.5 米以下,只能勉强满足小型耕整机和人力板车通行。
田地承包到户后,农村机耕道建设、养护进入“休眠期”,多数地方对机耕道的直接投入几乎为零,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机耕道状况日益恶化,逐渐由宽变窄、由好变差、由多变少、由有变无。时间一长,机耕道变成了新田埂,别说过机械,人行都成问题。
近几年来,有的乡村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也安排了兴修机耕道。但由于乡村机耕道建设的规划、布局和管理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随意性很大,相当一部分道路缺乏长远规划,也没有按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要求来规划布局。另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牵引”下,全省各地农机种类、数量都急剧上升,使原本就数量甚少、破损不堪的机耕道压力倍增,显得比以往更为“窘迫”。
拉通“最后一公里”
作为农机进田“最后一公里”,机耕道的缺失可谓卡住了农业发展的“脖子”。记者采访发现,在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流向城市的背景下,大量留守农民种着无法用农机作业的田地,主要目的仅仅是保证自给,毫无积极性可言,田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
那么,拉通这“最后一公里”,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说,首先必须把这个法律规定落到实处,把机耕道放到与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等的位置,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还账”,把机耕道建设纳入各地新农村基本建设范畴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中,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同时,农村机耕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因地制宜统一布局,必须有具体的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建议,从目前情况看,农机主管部门具有专业技术优势,对机械的使用性能较为熟悉,对机械作业道路的要求最为清楚,可明确由其牵头服务。
根据测算,每亩水田平均需要建设10m 长左右的机耕道。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到底占用谁家的耕地来修建机耕道,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王罗方表示,如今惟有鼓励土地流转,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由大户在内部协调占用耕地问题,才可在短时期内有效推动机耕道建设,而机耕道建设反过来又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机化作业。
(原载《湖南日报》2014年1月17日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