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志与水文化浅析

2014-08-15陈守强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4年3期
关键词:修志方志价值观

□陈守强(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水文化”是个新题目,也是篇大文章。这些年,在民族复兴大背景下,“文化”成为热门话题。从事方志编纂工作对“水文化”明显有所感知,但细想“水文化”又产生许多盲然,毕竟隔行如隔山,平时对“水文化”了解的少,思考更不多。所以参加研讨会实在不敢班门弄斧,只是不想放弃难得的学习机会,熟悉水文化对方志编纂会大有好处。下面我就谈点粗浅感受,权当学习的入场券或敲门砖。

1 关于水文化

以前我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多停留在“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企业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烟文化”“水文化”等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这二三十年间,众多文化热爱者做了大量非常艰苦的探索,并且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尤其对“水文化”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我们在学习交流中一方面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总又有些困惑。因为人们对专题文化比如“水文化”概念的研究,大都从“水”和“文化”两个角度开展,而“文化”概念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非常困难。有人统计关于“文化”的各种不同定义至少有200多种,如果将20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与“水”结合起来,可想“水文化”的定义会有多少,所以我总觉得一定有什么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我知道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水利学家等等都一直在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恰恰就因为站在不同学科角度,各自将具体学科因素纳入了一个非常广泛的抽象定义之中,所以导致迄今为止仍难有一个被公认而令人满意的定义。

在对“水文化”的思考中,我有点很难说成熟的想法,在这里提出来,请大家们赐教。我的想法是:“水文化”因“水“而生,没“水”自然就没有“水文化”;“水文化”又由“文”化成,没“文”自然也没有“水文化”;有“水”有“文”,但不相见,从未化一,同样没有“水文化”,三者缺一不可。我并不想简单地望文生义,仔细思量一下,这与事实并不背离,无论“水”碰到“文”还是“文”见到“水”,也无论谁主动谁被动,只要二者化融为一,也就会有“水文化”产生。所以我冒昧提出一个“水文化三要素”概念,也就是首先应该把“水”、“文”、“化”并称为“水文化”的三要素,这样可能比把“水文化”只从“水”和“文化”两个角度去探讨会更确切些。

水是什么?水由自然形成,水不因人的存在而存在,水的悠久历史让我们无法把人类史与之比长短,但无论水的存在有多么久远,人类形成之前无论如何都不会有“水文化”存在,月球和木卫二在人类开始探索之前还不能说有水文化。阳光、空气、水作为生命三要素,人类自诞生起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情仇爱恨,须臾都不能离开水而存在,这时“水文化”才开始与人类同步产生。因此只有在有了人的作用后才有“水文化”,但并非所有“水”都能被“文”所化。

至于水文化的广义狭义、基本形态、具体内容、外延逻辑、层次架构、动态演绎、社会功用等等,人们都进行了许多很好的探索,我就不再现丑了。

2 关于地方志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历经劫波而仍完整保存和传承下来的文明典范,中华民族独创有编史、修志、续乘三大优良文化传统,国史、方志、家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三大传承瑰宝。中国古籍汗牛充栋,中国方志源远流长。地方志自先秦萌芽以后,历代绵延不绝,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仅宋元以后就有9000余种10万多卷,约占全国现存古籍的1/10,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人类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中华文化的兴衰、存续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久远的历史意义。所以说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志存史、资治教化、传承文明的优良文化传统。

志书官修,官职官责,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原创文化集成载体,有着独特的学术文化价值和长久的存史、资治、教化功能。方志存史,要将社会百科发展进程正式载入史册,传承华夏文脉,是各类文化的源头载体;资治教化,为治郡国之鉴,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宝库。其内容包罗自然、人文、政治、经济、军事、风俗、艺文、科技、外交、人物、古迹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与现状,以可信实录文献称道于世,因内容极其宏富受众多民族推崇,美日澳英德法及东南亚各国,都存有中国大量孤本善本方志,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英国大英图书馆、伦敦大学图书馆,加拿大哥伦比亚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等都高度重视中国方志的收藏和研发利用,多成立有专门研究组织。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方志的编修和开发利用。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原文化代表中国的古文明以及由此而延伸的中国整个历史文化,十分宝贵。他还说,河南人民长期在这个地方生活、栖息,创造和发展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长期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方志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河南修志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汉至民国河南有据可考的各类志书达967种,仅现存就有568种7567卷,在中国方志史上具有广泛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始大规模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1981~2000年全省完成了第一轮修志工作,从2001年到现在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也接近于完成。截至目前,全省共编纂出版省、市(地)、县(市、区)三级志书近400部约6亿字;整理出版旧志200余部近1.5亿字,整理待印《历代方志集成》500多部3亿多字;编印出版各类年鉴达132种约3亿字;编修出版专业志、部门志、厂矿志、乡(镇)村志、山水寺庙志及各类地情书5000多种约15亿字;合计全省共将编纂出版和近期将出版各类志书近30亿字,收集地情资料约150亿字。无论从河南修志的历史与现状还是成就与位次看,河南都是名副其实的方志文化资源大省,河南方志都是河南人民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资源财富。尤其根据历代方志内容看,各级水利部门历来也都是修志大户,河南省水利系统的新方志编修工作,不仅成果丰硕,而且一直也都是全省的修志先进系统。

3 地方志与水文化

地方志本身就属于文化,准确说是重要的文化集大成载体之一,无论旧志还是新志中所收录的水文化资料都非常丰富,因而地方志也是水文化的重要集成载体之一。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生活核心区,中原古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启了与水打交道、创造水文化的悲欢离合进程。自古人对水爱恨交加,用水、治水与人类活动与生俱来,人与水同悲共欢,水利事业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一直占据着突出地位。所以水和水事活动一直都是地方志的重要记述对象,不仅专题性的山水湖泊志、江河沟渠志和水利志,而且各类综合性志书和其他非水利专题志,都收录了自古以来大量关于水和水事活动的史事。但地方志存真求实述而不论,志记真事不探讨真理,隐观点于记事之中,以潜移默化方式对后人发挥教化作用。因此方志力求藏观点于文中、隐灵魂于事后;而水文化则深究潜隐在水事表象背后的文化灵魂,扬观点以指导社会实践。虽然这也是方志与水文化的一个明显不同点,但从中可见,地方志可以为水文化研究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真实可信的大量基本材料,而水文化研究则能为地方志提供正确的指导理论和逻辑思想。

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事方志研究和水文化研究,其指导思想都应该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尤其在现代社会,无论自觉与否,没有这两个看家本领很难取得突出成效。如著名的“疏”与“堵”之争、“敬畏自然”与“人定胜天”之争、三峡大坝的“利、害”之辩、三门峡水库的“是、非”之辩、南水北调工程的“福、祸”之辩等等,运用形而上学唯心论、机械论、极端化、片面化、主观化去研究,恐怕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凡事都随不同时间、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凡事都逃不脱“近则不足”“过犹不及”,凡对立双方还都有统一的一面,把经过几千年沉淀的“大善若水”“天人合一”绝对化肯定也会陷入泥淖。在方志与水文化的具体研究方法上,都首先应该借重于系统论方法,不管立意、选题还是取材,都应注重系统化、序列化;无论方志还是水文化,东一廊头西一棒棰、遍地开花散乱化可能都难以很快有所作为。

还有一个焦点问题,我认为所有文化研究的核心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焦点,就是价值观,并且还要特别注意把握价值观的动态变化规律。所谓“文化是灵魂”,或者说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就是价值观在起着根本的作用。方志记事,特别强调存史价值,凡收录内容皆以存史价值大小作为详略取舍标准。所有水事活动的意义,同样是价值观在发生着根本的灵魂作用,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才可能在研究中触类旁通、所向披靡。

人类行为的原始动因和出发点都在于需求,不同的需求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导致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又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原始人类最大的需求就是水和食物,这时他们的价值观就是“保命生存”,围绕保命生存展开的活动成为他们的神圣行为,他们的行为结果产生了“逐水草而居”等文化;农业社会人类的最大需求就是食品保障,这时人们的价值观就是“民以食为天”,围绕食为天而占土建村群居,神圣的事业产生“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水文化方略;工业社会人类的最大物质需求是财富,这时人们的价值观就是“利益最大化”,为利益最大化就一方面控制水源一方面又污染水体,于是又产生了“防污染保安全重复利用”等水文化;信息社会人们的最大需求、价值观和水文化又是什么呢?这恐怕已是迫在眉睫的重大水文化课题!人工降雨要不要坚持,南水可不可继续北调,海水淡化技术要不要加速推进,高山雪融能不能有效阻止,喜马拉雅山还要不要炸个口子等等,恐怕都与上述课题直接相关。

不管怎么说,古老的中华民族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正在实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中国梦”,赶上了这样千载难逢的伟大时代,是我们每个人都可遇不可求的一大幸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编修地方志和研究水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久远的传世价值,河南作为方志资源大省和水文化资源大省,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增添用之不尽的软实力。地方志要将中华民族千年等一回的重大历史进程全面载入史册,将这场排山倒海、激荡全球、震惊世界的巨变奇迹传诸后人垂鉴后世,这是中国方志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的这场巨变举世瞩目,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作的又一部奋斗史诗,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大背景和浓郁的人间正道大义蕴,开展水文化研究,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和跳动脉搏,充分洞察这场巨变的中国意义和世界意义,认真总结中国悠久的用水历史、管水经验和治水成就,通过理论上的概括、凝炼和升华,科学揭示水利事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广阔前景和正确路径,与时俱进、适时指导水利事业为中华民族造福,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注:河南省首届“水利史与水文化”专题研讨会宣读论文。

猜你喜欢

修志方志价值观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来宾市成为广西第五个完成第二轮修志评稿任务的地级市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Average Incremenral Correlarion Analysis Model and Irs Applicarion in Faulr 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