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2014-08-15文/石

环境与生活 2014年20期
关键词:包气岩性降水

文/石 璐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使用量也逐渐增加,因此也就造成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维护,不利于社会与生态换进的可持续发展。

对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的认识

这些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作了多方面的、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众多学者认为,要改善并控制当前的环境问题,需要建立一些相应的环境指标加以规范人类的行为。一般而言,指标指的是对实际存在的自然现象或是社会中的数量概念以及具体数值的一种反应。

指标通常包括了指标的名称与指标的数值两方面的内容,但是它需要与具体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它才有确切的含义。而指标体系是指由多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一个系列或是系统。就本文所说的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来说,它指的是与环境状况有着紧密联系,并且同时与地下水相关的各种环境指标的一个总称。

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包含了地下水的临界深度、地下水的适宜矿化度、地下水生态水位、地下水的蒸发极限深度、土壤允许含盐量、凋萎系数、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也是判断水资源管理质量与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的重要标准与依据。

对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地下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地下水各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帮助我们更深一层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构成,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地下水相关指标的具体研究,让我们了解了相关数据与信息,就有助于我们建立适合某一个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指标,从而为改善当地的地下水的循环模式与生态环境的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环境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分析

第一,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降水对地下水补给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主要包括了降水的特征、地下水的水位埋深以及包气带岩性等多方面的内容。研究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我们需要了解到年降水量以及降雨的强度、降雨持续的时间长度等多方面的数据。只要地表的水资源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还存在着足够的蓄水空间,并且该地的地表具有足够的渗透力,那么降水可以说是能够迅速补给地下水的重要资源。

第二,地下水位埋深对地下水的补给;对于有些地区而言,它的降水量特征以及包气带岩性是固定的,那么影响地下水补给的主要因素就是地下水位埋深。若是地下水位埋深过浅,降水渗透的速度就会很快,那么地下水的饱和速度也会快很多,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上升,从而轻易地就实现了地下水的蓄满现状,这样就不利于储蓄更多的地下水,降低了地表的蓄水能力,对地下水的补给也是不利的。若是地下水位埋深过深,就容易造成包气带储存大量的地下水,不利于地下水的下渗,给地下水提供水资源的补给。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地下水位埋深,对于地下水的补给也是非常关键的。

地下水的生态水位分析

就浅层地下水来说,它的地下水的生态水位会随着季节的更替与包气带岩性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根据调查发现,若是包气带岩性是砂类土时,那么地下水位埋深在2-3m时,获得的水量补给将会是最大的。地下水的生态水位除了受季节和包气带岩性的变化的影响,还与该地区的地形、降水特征以及植被的特征等因素有关系。

通常来说,雨水降到地面,一部分是作为地下水的补给下渗到地下的,另一部分的降水则是直接蒸发了。因此,我们在计算地下水实际所得的降水净渗透量时,应该是降雨渗透量与蒸发量的差值才是我们所要知道的数据。

一般来说,地下水的合理埋深与具体的实际情况有关,不同的条件下,他们的地下水位埋深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尽管试验场的条件都不太一样,但是他们的地下水的合理埋深都不会超过10m。若是超过一定的地下水的合理埋深限度,那么地下水的年补给量也会随之慢慢减少。

对于浅层地下水位变化,我们通常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波动型、缓降型以及速降型三种。波动型的水位变化主要是指地下水的水位变化常年无明显的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而缓降型的水位变化则是说的水位变化下降的速度缓慢,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最后,速降型的水位变化指的是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

结语

通过本文关于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的研究分析,我们了解到地下水的环境指标体系是指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指标的总称,而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依靠大气降水,但同时也与地下水位埋深、岩性等因素有关。

地下水的环境指标体系主要是受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及地下水的生态水位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相信本文的分析能够加深我们对地下水环境指标体系的认识。

猜你喜欢

包气岩性降水
基于氯离子示踪法深厚包气带地区地下水补给特征
层状非均质结构包气带入渗过程单相流与两相流数值模拟对比研究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相关矩阵和熵值算法在松辽盆地元素录井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降水现象仪模拟软件设计与实现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ESSENTIAL NORMS OF PRODUCT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AND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BETWEEN BANACH SPACES OF ANALYTIC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