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容量注射剂于新版GMP实施后的发展方向
2014-08-15张闻天卢毛展朱娜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商丘476000
张闻天 卢毛展 朱娜(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 商丘 476000)
引言
基于近年来全社会对用药安全性的关注日益提高,以及已实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对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的提高。小容量注射剂传统的玻璃安瓿包装形式生产工艺繁琐难以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的要求,并且临床应用操作不便、运输不便等。因此国内多数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开始将发展目标瞄准已经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的聚丙烯安瓿包装形式。目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甚至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均已得到普及。据统计,聚丙烯安瓿在发达国家的使用率在70%,印度也达到了40%。根据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统计.我国目前安瓿注射剂生产自动线保有量约为2000条。若按照每条玻璃安瓿生产线35000支,时的生产效率,我国安瓿市场的容量在1400亿支。但我国仍以玻璃安瓿为主,聚丙烯安瓿使用率不到1%。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得知,目前国内仅三家企业取得聚丙烯安瓿药包材生产许可。
一、聚丙烯安瓿的生产工艺及原材料
小容量注射剂聚丙烯安瓿包装形式在生产中采用集吹塑制瓶、灌装、密封(1ow—Fill—Seal,BFS)三合一技术,生产设备安装在C洁净环境中,且设备本身自带A级无菌空气过滤系统,外界C级环境下的空气经A级洁净空气,在设备内部形成局部A级区域。聚丙烯安瓿瓶体吹塑成型、药液灌装、密封均在局部A级环境下完成。生产过程从吹塑制瓶、药液灌装到灌装后封口在一台设备中完成,生产全程自动化。避免了生产中的人为污染,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聚丙烯安瓿瓶体成分为医用级聚丙烯颗粒料。医用级聚丙烯颗粒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医药包材原料在国内大输液生产领域及国外大输液和安瓿生产领域已经广泛应用。医用级聚丙烯粒料不存在增塑剂,稳定性好,与药液不发生化学反应,药物相容性好.能保证药液长期稳定。采用医用级聚丙烯颗粒料制备的聚丙烯安瓿具有强度高、透明度好、耐高温灭菌,是一种具有高级物理性能的药品包装容器。与使用玻璃安瓿包装形式的产品相比.聚丙烯安瓿包装形式的产品在产品质量和临床使用中更具有优势。
二、聚丙烯安瓿的优点
1.小容量注射剂聚丙烯安瓿包装形式对比玻璃安瓿包装形式.在产品生产、产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上具有诸多优点:
(1)玻璃安瓿包装小容量注射剂采用传统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复杂,流程长,生产周期时间长,容易受生产环境的污染。采用聚丙烯安瓿包装小容量注射剂在生产中采用集吹塑制瓶、灌装、密封(1ow—Fill—Seal,BFS)三合一技术,整个生产流程在一台自动化设备中完成,全程处在局部A级环境下中。生产过程更加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OLO年版对药品生产工艺的要求。更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2)玻璃安瓿生产工艺在热封时,高温熔化玻璃拉封,使瓶内空气受热膨涨,熔封降温后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使安瓿内产生负压。当临床使用开启玻璃安瓿时,会瞬间吸人大量空气,而医院环境可能带菌,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或附着在玻璃微粒上的细菌混人,造成药液污染,人体输入少量被细菌污染的输液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性休克。聚丙烯安瓿在生产过程中,瓶体的冷却和成型过程几乎是同时完成的,药液的灌装温度控制在2O℃一25℃.与洁净区温度相适宜。并且聚丙烯安瓿由于材质的延展性高,不会产生碎屑,避免开启时产生碎片,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3)临床使用中,使用时先用砂轮片在瓶颈部分刻制一圈划痕,再用摄子等器械敲击划痕以上的部位或者用手直接掰断安瓿。开瓶操作易伤手或划伤手套,因玻璃的易碎性,开瓶瞬间也易带出大量玻璃碎屑,污染操作台面环境,大量碎屑还可能进入药液,造成药液污染,引起病人热源反应,并且玻璃碎屑直接进入药物中.人眼对微粒分辨是50微米以上,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仅有7微米左右,大量不可视玻璃微粒随药品输人人体.具有“隐匿性微粒污染”危害.而这种微粒危害具有潜在性和持久性。另外,依据文献《塑料和玻璃安瓿注射剂临床使用微粒及微生物污染的比较》显示:塑料安瓿的微生物污染程度要好于玻璃安瓿,且开启前未经过任何消毒的塑料安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也比较轻微,在降低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及其他污染方面聚丙烯安瓿也有着巨大的优势。以上情况都表明,在l床用药安全方面,聚丙烯安瓿要比玻璃安瓿有较大优势。
总结
随着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吲质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业大力推广质量稳定、用药安全性高的聚丙烯安瓿包装形式无疑会为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强有力砝码。因此,国内大型医药生产企业多在进行聚丙烯安瓿的相关研究工作,可以预见在不就的将来,小容量注射剂的销售市场中.聚丙烯安瓿包装形式将逐年提高,并最终得到普及应用。
[1]倪娟萍.安瓿消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5(23).
[2]李玉梅,李家育,陈善,宋金斗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瓿割锯长度和擦拭方法对药物微粒污染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01).
[3]徐波,姚蓉玲,唐佳玉,欧明洪.安瓿瓶颈消毒对药液无菌影响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4(14).
[4]陈易一,张小钗,陈晓芳,丁英儿.5%碘伏小毛巾擦拭安瓿效果、数量与引入药液微粒量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01).
[5]樊丽洁,仲艳,邓琳,杨静,卢玉洁,李海英.掰取玻璃安瓿的简便方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04).
[6]官德容,王家香,张贵权.安瓿消毒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