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市城市排涝工程现状与建设改造思路
2014-08-15李晓娟偃师市农村水利水保技术推广站
□李晓娟(偃师市农村水利水保技术推广站)
1 概况
偃师位于河南省西部,南屏嵩岳,北临黄河,下辖11镇1个工业区,总人口61.60万,总面积668.58hm2。根据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至2020年,城市区将拓展至首阳山镇、夹河的岳滩镇,城市面积达到33hm2,人口达到32万人。
2 现状涝区及排涝工程
偃师市地处伊洛河下游,总体地形分为南部万安山区、北部邙山丘陵区、中部伊洛川区,根据城市总规布局,城市建成区、南部宜居区、首阳新区位于洛河左岸,产业集聚区位于伊、洛夹河滩,由于地面高差较小,极易形成内涝,现状涝区及排涝工程情况如下:
2.1 夹河涝区
位于伊洛两河夹滩,东西长20.60km,南北平均宽5.50km,总面积73.75hm2,低洼易涝面积1880hm2。产业集聚区位于夹河滩区的岳滩镇,现状排涝工程是涝洼排水渠,偃师市境内长度11.50km,流经翟镇、岳滩后进入伊河,在入河口处设排涝泵站1处。
2.2 首阳山涝区
雨季由邙岭南坡下来的洪水穿陇海铁路桥涵南下,滞留在首阳山镇的龙虎滩、韩旗、寺里碑、义井、白村至后纸庄一带,因地势低凹而积水成涝区。偃师市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首阳新区即位于首阳山镇G310国道至洛河左岸大堤之间,规划面积20km2。现状排涝工程主要是中州渠纸庄退水渠,长度4.10km,在入河口处设排涝泵站一处。
2.3 城关涝区
偃师市区东南部的老城、许庄、齐庄、高庄等村,是地势低洼区,邙岭南坡城关镇杏园至北窑的雨季洪水,穿陇海铁路桥涵向东南流至老城区东南部商都路、华夏路、文化路一带,形成涝洼地。现状排涝工程主要是偃登渠,起点在老城区商都路,穿华夏路、太学路、规划滨河路后进入洛河,全长4.50km。
3 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3.1 总体要求
根据偃师城市发展要求及总体布局,构建与偃师城市发展和环境变化相协调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以解决城市排涝基础设施不足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3.2 目标任务
建设标准。伊、洛河、中州渠等排涝能力不低于10年一遇,排涝泵站达到20年一遇标准。市区雨水管道采用1-3年,重要地区采用3-5年;城市新区(首阳新区、南部宜居区、产业集聚区)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确保城市排水系统在遭遇每小时40mm以下降雨时,降雨过程结束后2h内排除积水。
根据偃师市2020年前城市发展规划,2015年前城市建成区、首阳新区、南部宜居区、产业集聚区完成排水雨污分流系统建设,2020年前建成系统完善的排涝工程体系。
4 城市排涝工程建设改造的思路
4.1 加强指导,做好规划
针对偃师市现状排涝系统存在的问题,偃师市政府已于2013年制定颁布了《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同时由规划部门开始编制《偃师市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作为城市排涝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经批准后的城市排涝专项规划,由市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严格组织实施。
4.2 加大骨干工程的建设改造
4.2.1 伊、洛河治理
伊、洛两河贯穿偃师东西全境,是中州渠、涝洼渠、偃登渠等骨干排涝渠道的接纳体,目前,除洛河城区段4.10km河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外,其它堤段防洪标准均不足20年一遇,按照《河南省伊洛河重点河段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偃师市洛河左岸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洛河右岸及伊河两岸为20年一遇,计划在5年的时间全部治理完毕。
4.2.2 中州渠
中州渠是首阳山涝区和城关涝区北部的第一道屏障,结合偃师首阳新区建设,重点对中州渠首阳山段干渠及纸庄退水渠进行改造,干渠新庄至潘屯段,长度约2800m,损坏严重,按10年一遇标准进行恢复重建,纸庄退水渠按照3年一遇标准改建,同时完善新区规划区域内与纸庄排涝渠连接的排涝渠系,纸庄排涝泵站是首阳新区唯一排涝出口,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改建。
4.2.3 偃登渠改造
按照5年一遇除涝标准对偃登渠进行改造,规划排涝流量40m3/s,重点对太学路至滨河路至洛河左岸大堤间的渠段进行扩宽护砌,为保证汛期渠道内水能够及时有效的排至洛河,在大堤处与节制闸配套设置排水泵站。
4.2.4 涝洼渠
按照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按照5年一遇排涝标准对涝洼渠进行综合整治,同时对入伊河口处岳滩村节制闸及排涝泵站进行升级改造。
4.3 加大雨污分流改造力度
城市新建区域南部宜居区、首阳新区、产业集聚区按照《河南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城市建成区结合旧城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4.4 实施生态建设开发模式,增强城市排涝调蓄能力
积极推广庭院绿化,对现有绿地实行下凹式改造;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作为地面、停车场等区域的表面材料,减少地表径流;新建广场、大型停车场、住宅小区等区域配套建设调蓄水池,将雨水留存综合利用。
4.5 强化城市排涝设施的运行管理
4.5.1 加强对城市排涝设施的日常维护
每年汛期前,市城建、水利部门及排涝设施责任单位对排涝河渠、雨水管网、排涝闸站等进行维修保养,保持良好运行状态,确保发挥应有作用。
4.5.2 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市水利、城建、气象及防汛责任单位密切配合,完善暴雨预警及排涝联动机制,制订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排涝抢险队伍,在重点区域配备应急排水移动泵站,提高应急排涝能力。
4.5.3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市公安、城建、水利等部门信息共享,将市区排水管网、河渠、泵站进行电子监控,接入市公安局视频监控中心,进行远程、动态监控,提升城市排涝的决策和应急处理能力。
5 结语
城市排涝事关民生及城市安全,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全力协作,密切配合,同时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足额落实管护经费,相信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定会如期实现既定建设目标,为偃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人居环境模范城市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