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脚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探析

2014-08-15徐徳志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粉质洞口隧洞

徐徳志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 营脚隧道设计中的地质条件分析

该隧道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境内地势总体由西北逐渐向东南倾斜,处于乌蒙山脉至苗岭山脉中段,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明显,属于剥蚀~侵蚀中低山地貌。隧道区高程约为1460~1570m,相对高差约110m左右,沿线地形特点为中间高,两侧低,隧道进出口处均位于缓坡处,地形坡角约为15~30°,隧道穿越营脚山,横坡地形也为中间高,两侧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测区的地表水系属珠江水系及其支流打邦河水系。主要支流有郑家沟、吊兰河等。它们的一般特点是:丰水期为4~9月,平水期为9~12月,枯水期12月-4月,水位变幅大,径流量丰沛。隧道区沿线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地表水系较发育,水文网切割密度大,且多垂直地层走向,各沟溪地表水以营脚山为分水岭,作南北分流,分别流入隧道进洞口前缘的郑家沟和出洞口前缘的吊兰河。工程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1.8℃,极端最高31.5℃,极端最低-9.3 ℃,年均总日照 照13.5h,无霜期257.1d。年均降水1150.4mm,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80%,平均相对湿度84%,雾日159.9天,雨淞日数30天。灾害性天气有凝冻、冰雹、倒春寒、伏旱等。根据地表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揭露:测区大面积基岩裸露,地层较复杂,主要由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第四段(J1z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组成。岩性为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灰岩组成,第四系覆盖层仅零星分布于斜坡地带及槽谷内。

2 营脚隧道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

2.1 隧道进出口设计

隧道进洞口段为一缓坡地带,自然边坡地形坡度16°~20°。左线隧道开挖时,将在洞顶形成人工岩质仰坡,在洞前一带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人工路堑边坡。边坡体主要由粉质粘土和全~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组成,粉质粘土覆盖厚度约1.60m。岩层倾向与隧道仰坡坡向一致,为顺层边坡,开挖后隧道仰坡稳定性较差。右线隧道开挖时,将在洞顶形成人工岩质仰坡,在洞前一带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人工路堑边坡。边坡体主要全~强风化粉砂质泥岩组成。岩层倾向与隧道仰坡坡向一致,为顺层边坡,开挖后隧道仰坡稳定性较差。洞口段无断层,岩体完整,构造简单,无不良地质现象,边坡天然条件下稳定,无变形迹象。洞口段粉砂岩、灰岩为中厚层状构造,岩石中硬,强度较大,抗风化能力强,岩体较完整。在施工爆破破坏下,局部地段会产生小规模坍塌和掉块。左线隧道开挖时,将在洞顶形成人工岩土质仰坡,在洞前一带左右两侧分别形成高人工路堑边坡。边坡体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灰岩组成,粉质粘土覆盖厚度约5.90m。右线隧道开挖时,将在洞顶形成人工岩土质仰坡,在洞前一带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人工路堑边坡。边坡体主要由粉质粘土和灰岩组成,粉质粘土覆盖厚度约3.60m。

2.2 隧道土建工程设计

隧道位置根据隧址区地形、地质条件、环境、造价、功能等因素综合确定,在综合考虑线形指标及工程造价的前提下,通过实地勘察,充分研究了隧道所处地域的地形地质情况,主要考虑隧道进出口地形条件、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营运管理设施场地等因素拟定隧道方案。隧道衬砌内轮廓不仅要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建筑限界的要求,还要考虑照明、通讯、装饰等其他设施需要的空间,各种设备均不得侵入建筑限界。隧道衬砌内轮廓的形状和尺寸应考虑围岩级别、结构受力的特点及便于施工,经过比选,分离式隧道衬砌内轮廓拟定为拱高709.6cm,拱部半径为543cm的三心圆曲边墙结构,其净空面积(含仰拱)76.87m2,周长(含仰拱)31.95m。洞门设计以“早进洞,晚出洞’’为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洞口边仰坡的开挖高度,以保证山体的稳定,同时减小对洞口自然景观的破坏。洞门型式主要考虑使用功能和地形的协调美观;并尽可能节省投资,充分考虑该隧道洞口地形、地貌等因素。隧道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在确保洞口边坡稳定的条件下,就地全断面整体模筑钢筋混凝土。暗洞均采用新奥法施工,主要工序采用机械化作业,隧道出渣采用无轨运输方式,二次衬砌浇筑采用模板台车。一般情况下V级围岩地段可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对洞口软弱围岩偏压地段,可采用CD法施工。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二次衬砌采用整体模筑混凝土。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上部留核心土支挡工作面,有利于及时施作拱部初期支护以加强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性,核心土以及下部开挖在初期支护的保护下进行,环形开挖进尺不宜太长,一般环形开挖进尺0.5~1.0m左右,上台阶长度为洞径的1.5倍。

2.3 隧道排水系统设计施工

隧道防排水设计一般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使隧道建成后达到洞内基本干燥的要求,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及行车安全;对于地下暗河、管道岩溶水应采取宜疏不宜堵的原则,不改变地下水总的流动趋势;当隧道建设对地表村庄生活、生产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应对隧道防排水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对策。

2.4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严格组织机构管理能够防止因施工方法不当,支护不强,质量不过关而出现问题;同时在施工中要对地质变化有准确的把握,地质变化后,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做到按地质施工,这一点尤其重要。要通过制定相应的隧洞施工安全防护规范,从而进一步细化管理流程,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要进一步加强对隧洞施工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监察工作,把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明确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且要使安全防护工作常态化,要定期不定期的对隧洞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监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把危险消除在源头上,落实责任制度,以确保整个隧洞施工中的安全性。

[1] 常娟,陈诚,吴著明.矿山引水隧洞安全管理预警系统浅析[J].现代矿业,2010,(1):33-35.

[2] 赵良坤.浅谈如何在水工隧洞施工中开展安全生产工作[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4):76-78.

[3] 梁福明,黄德益.浅谈隧洞施工安全管理措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4):33-35.

猜你喜欢

粉质洞口隧洞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工艺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超前预报结合超前探孔技术在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粉质黏土地层泥水盾构泥浆脱水处理技术研究
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排水系统改进措施与建议
水平冻结法在疏松砂岩地层隧洞TBM掘进超限处理中的应用
玉米角质和粉质胚乳淀粉粒粒径、糊化特性及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