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助推移民和谐搬迁
2014-08-15龚战强河南省中牟县移民局
□龚战强(河南省中牟县移民局)
河南省中牟县是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安置大县,全县共规划安置15个移民村,9632人,10个移民安置点,安置区涉及6个乡镇。近两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中牟县委、县政府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移民和谐搬迁安置工作。目前,各移民村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整体工作进展顺利,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在全国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会上,中牟县做了经验介绍;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视察中牟时,对中牟县移民安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 坚持抓党建、强基层,确保移民“搬得来”
1.1 党建先行打基础
中牟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移民安置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把移民安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倾全县之力高效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一是强化组织对接。为加强对移民工作的领导,中牟县及时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迁安两地联络沟通,超前谋划,主动对接,与淅川县缔结为“友好县”,两县主要领导定期举行互访交流活动,在沟通中加深感情,在沟通中形成共识,在沟通中推进工作。二是强化工作对接。县委、县政府选派工作组提前6个月赴移民迁出村开展工作。各安置镇分别派3名工作人员,由1名副科级领导带队,提前介入,分驻对应的移民迁出村,熟悉掌握村两委班子状况、经济情况、主要社会关系、移民的主要诉求及思想动向,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淅川县也及时派出干部到中牟安置点开展工作,提前熟悉情况,做好宣传引导,共同研究班子建设等。三是强化搬迁对接。在深入动员的基础上,充分听取淅川县金河镇政府及移民代表的建议,检查安全第一,强化搬迁方案对接,逐村逐批制定方案,细化搬迁措施,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充实镇搬迁组织人员,要求公安、交通、卫生等职能部门全程服务,确保每一个移民都有党员干部服务、每一个搬迁步骤都有党员干部参与,每一个搬迁环节都有党员干部负责,整个搬迁自始至终做到了不漏、不伤、不残,实现了千里和谐大搬迁的工作目标。
1.2 干部一线受锤炼
一是搭建干部一线锻炼平台。移民搬迁工作任务艰巨,工作时间之紧、压力之大在中牟县前所未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矛盾、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去落实。针对这一实际,中牟县委要求安置点乡镇主要领导必须始终保持1人在村内主持工作,并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抽调400多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年轻有为的党员干部深入移民搬迁第一线,把党员干部推到全县重大项目的第一线、重点工作的最前沿、重点工作的主战场,让党员干部在任务最艰巨、条件最艰苦、矛盾最突出的工作中提高能力素质,改进思想作风,加强实践锻炼。二是完善干部一线培养机制。加强对抽调的党员干部经常性考核与管理,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记好《民情日记》,详细制定《中牟县在移民工作一线干部跟踪考察实施方案》,从干部作风、执行力、勤政廉政等方面确定考察重点,对干部工作表现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工作实绩分高下,根据群众口碑评优劣,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及破解难题的能力。三是树立干部一线选拔导向。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县委将移民搬迁一线作为发现干部、识别干部、遴选干部的“赛马场”,激发了广大干部到一线建功立业的热情,营造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先后提拔工作成绩突出的年轻干部16人,解决职级待遇35人。在全县形成了从基层一线选拔任用干部和机关干部下派一线锻炼的良性“互动”机制,以移民搬迁工作锻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以干部的优良作风促进了移民搬迁工作的开展。
1.3 强化“核心”促搬迁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实现移民顺利搬迁的重要保证。大力加强移民村党支部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通过“两推一选”的办法,对6个移民村支部进行了改选。刘集镇姚湾村补选了3名支部委员,官渡镇北沟和石井分别补选了3名支部委员,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支持并保护村干部开展工作,在整个搬迁过程中,各移民村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核心凝聚和组织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阳光”操作。全面推行家庭联户代表制度和“4+2”工作法,对重大党务、土地分配、低保人员确定等系列问题,消除了广大移民的疑虑。
2 检查抓创新、促和谐,确保移民“稳得住”
2.1 干部驻点帮扶安人心
移民正式入驻后,中牟县政府及时从公安、卫生、民政、教育、林业、电力、广电、交通、水利等部门抽调党员骨干力量,深入到移民村,开展以驻点调研、驻点谈心、驻点帮扶、驻点培训、驻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五驻点”帮扶活动。抽调干部在驻点村,一住就是两个多月,磨穿鞋底、说破嘴皮,以主动赢得尊重,以行动赢得认同。发放“联心”卡,将乡镇业务站所及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一一登记,广而告之,使广大移民切实感受到党的干部在身边、党的工作在身边、党的温暖在身边。一年多来,共收集各方面意见建议60多项,解决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320余件。
2.2 党员志愿服务稳人心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移民,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县委组织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党员干部成立卫生医疗、电力维修、通讯保障、党关系接转等8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自始至终都让广大移民切实感觉到党员干部细致周到的服务。实行党员干部承诺服务制度,明确服务对象,帮助移民熟悉环境,指导移民正确使用室内设施,注意用水用电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极大地稳定了民心。
2.3 关注民生暖人心
各级党委政府把解决好移民关心的上学、就业、社保、就医等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用办实事温暖移民、稳定移民。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选择村中心位置,建设高标准的党员活动阵地,各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设置专门的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计生服务室、文体活动室、便民服务站等。组建秧歌队、盘鼓队,还邀请梨园春擂主和省歌舞团到村演出,极大地丰富了移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适龄入学的学生全部减免或部分免除各种费用。
3 坚持抓重点、求突破,确保移民“快发展”
3.1 理清发展思路
中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引导农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召开支部会议、党员大会以及联户代表会议,并组织移民到全县经济产业结构较好的乡镇村进行参观学习,共谋发展大计,目前10个移民村因地制宜,理清了发展思路。如刘集镇姚湾村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姚湾村三年经济发展规划》,确立了以发展水产养殖、大棚种植、生猪养殖等经济发展思路,并积极组织实施。目前,占地6、7公顷,33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已建成投入使用,西红柿、葫芦瓜、西芹等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计划年存栏2500头的生猪养殖场项目也正在进行土地调整中。村两委清晰的发展思路,宏伟的发展目标,让广大移民看到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3.2 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牟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县直有关部门的职能优势,把争取配套项目资金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提高部门跑项目争资金的积极性,目前,10个移民村全部达到了“五通四化”标准,“五通”即:通自来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四化”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房前屋后绿化、安置区内环境净化。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对设计移民的事项优先、尽快办理。教育引导周边村庄群众尊重移民、爱护移民、帮助移民,为移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和帮助。开展“村帮村、户帮户”活动,与周边村共建和谐家园,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联户代表相互交流农业生产经营和风俗人情,为移民村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3.3 解决发展难题
中牟县乡两级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办实事好事,以工作的主动赢得移民的信任和赞同。1年多来,先后争取协调资金100多万元,新打机井48眼,座变压器4台,铺设地埋电缆线3950米。开挖疏浚排水沟2.50公里,补砌排水沟1公里,新修田间生产路4公里,新修田间斗渠8公里,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使村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用上灌溉设施的村民高兴地说:“在淅川老家庄稼都是靠天收,这里有这么好的水利条件,党委、政府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4 坚持抓根本、重实效,确保移民“能致富”
4.1 编织“培训网”,让素质高起来
真正让移民富起来,得到更多的实惠,是检验移民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移民工作最终落脚点。充分发挥县农技培训中心、乡镇党校、村远程教育设备的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大规模开展致富技能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开展“因需教育、因人教学”及“订单培训”。县职业介绍中心积极和深圳、广州、郑州等大型企业联系,对企业需要工种进行专题培训。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土木工程、农业技术、汽车驾驶、电焊及服装设计等专业,经过培训,有83人获得了相关技能证书。在培训经费上,县财政全额保障,管接送、管吃住,并承诺就业安排,共为移民举办了12期培训班,培训村民800人次。通过技能培训和创业教育,不仅使移民掌握了一门创业技能,开阔了致富思路,更加坚定了致富的信心。
4.2 搭建“连心桥”,让劲头鼓起来
在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学员所学专业不同,由政府搭桥、村党支部组织、企业出面,针对移民村进行定向招工,或发放招聘信息,让广大移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县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发动县域企业到姚湾村、杨家村、石井村招工37次,招聘适龄村民400人,选派80多人到深圳等外出务工,安排200多人到富士康、郑州宏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河南晶晶玻璃有限公司、郑州市服装厂、郑州市纺纱厂和白沙雅加达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工作,极大地调动了移民的积极性。
4.3 谱好“致富曲”,让生活好起来
各移民村党支部按照“兴一项产业、活一村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思路,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副业增收。如姚湾村充分利用本村的人才优势,根据移民在淅川县就会丝毯编制的实际,以家庭为单位,动员和组织村内妇女、老人等留守人员,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将剩余移民劳动力向特色家庭作坊产业转移,引导剩余劳动力走小而精、小而特的发展道路。目前,全村已有8户家庭加入了村办丝毯协会,另有60余户家庭准备加入,所生产的丝毯除满足自身需要外,已在县、镇及附近村等集市上进行销售。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村委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中牟县正在实现“搬得来、稳得住、快发展、能致富”的移民迁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