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平原区耕地土壤改良措施
2014-08-15虞城县水务局
□武 煜(虞城县水务局)
1 物理改良措施
土壤物理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水利土壤改良、工程土壤改良、生物土壤改良。
1.1 水利土壤改良
水利土壤改良就是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
1.2 工程土壤改良
工程土壤改良就是运用平整土地,耕作层深翻、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豫东平原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田块经过多年耕作,基本能满足灌溉及种植条件。俗话说“深耕加一寸,等上三遍粪”,经实地调查,豫东平原耕作层一般为30 cm厚,但农民在耕作时,犁地厚度仅为15 cm左右,为作物生长带来障碍性因素。
1.3 生物土壤改良
生物土壤改良就是用各种生物途径种植绿肥、添加有机粪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种植大量的饲草可明显改良土壤,以地被性生长茂盛的草本植物为宜,多为豆科植物,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白花草木樨、柠条等。
一是紫花苜蓿,又名紫苜蓿、苜蓿、苜蓿草,为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二是沙打旺,又名麻豆秧、沙大王、斜茎黄耆、直立黄耆,主根粗壮,侧根发达,并有大量根瘤,茎高1.50~2m,丛生。三是白花草木樨,又名白香草木樨、白甜车轴草,是草木樨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株高1~3m,多分枝,含香素,全株具有香味,三出复叶,有锯齿,花小,白色,为细长而稀疏的总状花序。四是柠条,学名小叶锦鸡儿,别名柠条、连针,为落叶灌木,叶簇生或互生,偶数羽状复叶,其株高在1.50~3m以上,树皮金黄色。
由于豫东平原作物为一年两熟,耕地没有停耕时间,所以不适合生物改良。
2 化学改良措施
化学改良措施就是施用有机质肥、化肥及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2.1 有机质肥
有机质肥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肥料,除能提供作物养分,维持地力外,在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秸秆还田,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将秸秆集中堆放,喷洒腐蚀剂和水,以便快速发酵,产生有机肥;二是施用商品有机肥。
2.2 化肥
主要为氮肥、磷肥、钾肥。氮是植物体内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例如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维生素、生物碱和激素等都含有氮素;磷素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他元素不能代替,磷素是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和酶的组成,并参与作物体内多种代谢过程;钾是作物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主要存在于茎叶中,钾能增加作物细胞的膨压,为光合作用提供丰富的碳素营养,促进糖分和淀粉的形成,提高作物产量。
2.3 土壤改良剂
主要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而不是主要提供植物养分的物料,都称为土壤改良剂。土壤改良剂有多种类型。
2.3.1 炭基土壤改良剂(固态)
生物黑炭土壤改良剂是以秸秆生产的生物黑炭作基质,添加有机质、微量元素、生物菌和秸秆炭化生产的木醋液等原料配制而成,简称炭基土壤改良剂。其主要优点:该改良剂既具有速效性,当季施用即可增产,又具有作用长久性;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活化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克服连作障碍,增加固氮解磷功能,释放土壤中拮抗的磷﹑钾及微量元素,提高土壤蓄肥保水保墒能力,降低化肥施用量,提高种植作物的品质;具有节水增产、固碳减排、固氮减排、固重金属,防治土壤盐碱化,减少土壤病虫害等作用,增产效果明显,是一种高回报环保型生物科技改土产品。
2.3.2 液体土壤改良剂
液体土壤改良剂对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对人畜无害,通过有机络合增溶作用,改良和修复土壤结构,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中低产田改良、盐碱地治理、荒漠绿化等。液体土壤改良剂主要优点:改良盐碱地迅速、经济、有效。轻度、中度盐碱地改良也仅需要7-15 d;重度盐碱地改良也仅需要20-40 d,真正实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高产;显著提高盐碱地产量,明显改善农产品品质,作物产量一般增产20%以上;激活土壤中被固化的养分,使其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减少化肥被固化对土壤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作物抗病、抗旱、抗倒伏能力,播种前或播种后(干播湿出)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出苗率、保苗率;疏松板结的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液体土壤改良剂主要缺点是持续性差,一般一次施肥可持续两年左右。
3 结语
一是土壤改良必须针对土壤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相应采取物理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二是以增加土壤有机肥为先,其次可利用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三是没有任何一种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可一劳永逸,必须持续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