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基施工
2014-08-15崔成男
崔成男
(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0 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自用车的数量迅速增加。此外,随着人们的物质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的物流配送与物流业盼蓬勃发展,这两者的发展对我国道路建设施工以及道路质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满足社会上的需求和促进我们社会的长足发展,我国的道路建设工程也在有序地进行。本文主要是针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进行有条理的阐述。
1 路基开挖
在进行路基的铺筑之前,首项施工工作就是路基开挖。在路基开挖施工开始阶段,要先进行定位测量来确定路基开挖的位置、长度及深度,同时还要根据开挖地基的施工地点,观察周围的地质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方式进行路基的开挖,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使得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路基开挖时,注意要点如下:(1)当路基周围的土壤属天然湿度水文地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且没有地下水存在,开挖基坑可以选择不进行放坡,但需要保证基坑的长度比基础的长度稍长,确保做到不会发生坍方事件,确保做到安全施工。(2)当所开挖的基坑土体含水量较大、较深,或者受到周围场地限制比较明显时,不得采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3)在进行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两个基坑同时进行或先深后浅的施工程序。(4)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人为扰动。这样做法为了确保地基的牢固,在采用人工挖土时,基坑挖好后不能马上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出一层土不进行开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后再将地基挖至设计标高。这一点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赶工期进行施工而忽略这点。(5)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施工时,应在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的方法以便基坑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6)雨季施工时,对基坑应进行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施工一段,并应把垫层处理好,同时应在基坑四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对基坑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者影响基坑的施工质量。(7)基坑开挖时,应经常对水准点、平面控制桩、水平标高、基坑平面位置、边坡坡度等复测检查,并记录好每次测量的数据。(8)基坑挖完后应及时进行验槽,做好验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相关人员及时研究进行处理,以便随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合理化。
2 基坑支护
基坑开挖施工结束后,随后就应进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如果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的条件,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或者通过放坡及加设临时支撑也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的,一般采用支护方式进行临时支挡,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支护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地下连续墙、排桩、水泥土墙、逆作拱墙、土钉墙或采用上述形式的组合。(1)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通常由围护墙、防渗帷幕及支撑等部分组成。排桩有钢管桩、预制混凝土桩、加筋水泥土桩、挖孔灌筑桩、钻孔灌筑桩等多种类型。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二、三级;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地下连续墙或排桩加截水帷幕。(2)水泥土墙:主要是依靠其本身的自重和刚度来保护坑壁,除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外,一般不设支撑。适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3)土钉墙: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射的混凝土面层等部分组成。土钉墙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其作用与被动起挡土作用的围护墙有所不同,它起着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坡面能保持稳定。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4)逆作拱墙:当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主要有椭圆形闭合拱墙、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对于组合拱墙,可将局部拱墙视为两铰拱。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等措施。以上四种支护方法,在路基施工中经常被采用。
3 路基填筑施工
待路基基坑开挖完,并做好支护之后,随后工序就是对路基进行填筑。将填筑用土从取土场运至施工现场后直接堆放到需要铺筑的路段进行翻、晾晒,当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方可进行摊平压实。另外,在不同的低填方路段,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临时土方堆放场,再将土翻晒符合施工标准后进行二次倒运。在低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 cm,则原地表以下30 cm 范围内的土方压实度不应小于95%,特殊路基土层上的低填筑路床面,应先按照设计施工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换填、改善或翻拌、晾晒,然后再分层压实,其压实度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填土路基:填土路基要求含水量接近最佳值,并应清除土料中的杂质,然后再运至现场后进行摊铺压实。先用推土机大致整平,为保证路基横向排水流畅,用平地机细致刮平,根据实验路段的施工参数,遵循先轻后重、先低后高、顺路线方向压实到规定压实度;公路式断面路基填土,其填筑宽度在修整边坡后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严禁贴坡补足宽度施工;填方路段原地面标高以下的各种涵洞、管道及其它构造物应先期完成,地面下的各种涵洞、管道周围及顶面回填土应按照路基、沟槽压实度要求对称填筑,均匀进行,薄铺轻夯,分层回填并密实。
4 结 语
总之,道路与桥梁工程中路基开挖与填筑施工技术是道路工程质量好坏的直接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将会有更好的建筑材料运用到施工中。此外,在新形势下,坚持采用多种施工手段进行有机结合与优化,是优化建筑道路工程施工功能的有效途径。我国的道路施工工程会朝着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蓬勃发展。
[1]官俊宇.浅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0.
[2]宁仁岐.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质量检验[J].路基工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