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其措施
2014-08-15张玉超
吴 岩,张玉超
(1.上饶市公路管理局玉山分局;2.九江市公路管理局德安分局)
1 路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
1.1 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原因为路基的填充材料选择不当,和路基在填充过程中的填充办法不合理,这两个问题是最好解决的问题,也是起着决定性因素的问题。关于路基下陷的另一个导致因素是压实度不足,在普通公路修筑时可能因为压实材料不得当而导致压实问题,在修筑桥面或者路基衔接处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建筑方法的不得当而产生压实问题,但无论是哪一个步骤产生的压实问题都会使公路的路基逐步下沉。路基下陷的客观原因也很难解决,由于公路修建的工程中要考虑经费和运营等因素,一般修筑的周期较短,没有给选中的地表以足够的时间降解和形成,这就导致后期由于地表的自然反应而自然下陷,另外路基的地面选择问题也很重要,有些地表土质较软,由于荷载和水和温度等作用会自然下陷。路基下陷的最后一个原因是由于路基选址的土质中水分含量大,由于后期蒸发和压实不足等原因会导致路基下陷。
1.2 纵向裂缝
公路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公路表面会出现缝隙和裂纹,我们将其称之为纵向裂缝,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也是路基建设中的遗留问题。
导致纵向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由于路基在建设之初设计不合理,将宽度设定过窄,在施工开展后发现该问题后进行弥补,针对路面窄的解决方式是将路基在原本设计的基础上加宽,进行路基边缘的二次建设,二次建设与最初设计难免有偏差还会因台阶与分层问题产生路基建筑的前后差别,在公路竣工后,边缘扩展与原本设计的接壤地带会出现裂缝,接壤地带的裂缝就是纵向裂缝其出现的原因也是纵向裂缝出现的最基础原因。纵向裂缝出现的第二个原因是清淤不净,公路一般是将植被清除后建筑在松软土质之上的,在对植被进行清除是过程中难免有清除不净的现象,在这样的土质上面建筑的路基在日后难免会由于填充不实等原因使路基自身或者是路基边缘下陷,到这纵向裂缝,植被清淤不净是导致纵向分裂的一个常发原因,但是可以避免。纵向裂缝出现的第三个原因是在填实与交界的路基部分没有按照路基填实的要求而进行分层填实,也会导致纵向裂缝。
1.3 边刷冲击问题
公路的边缘部分由于自然灾害,如暴雨泥石流的冲刷等会是边缘溜坍,这就是路基的边缘冲刷问题。
公路路基的边缘冲刷问题导致原因有二,第一是由于路基选址的土质较软,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对软土质进行合理的防护处理;第二是由于路基建设后没有一个完善的排水设施,或者是排水设备的位置不合理,在突发灾难来临后不能对积水进行及时处理。
边刷冲击是路基质量控制的又一待解决问题,其发生几率小于路基下陷和纵向裂缝,但也亟待解决。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路基建设中质量控制的通病,这些问题会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每年用于公路维修的费用也大幅度上升,同时路基质量为题也会是形势车辆的寿命受损。同时路面下陷也会导致车祸的发生和交通堵塞等不良后果,因此对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力度的加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2.1 质量控制
质量的控制最根本的因素是对土的控制,路基问题中土的影响因素是绝对的,土的一点点变化给与路基上的反应就很明显。这就要求选址的过程中多加比较,选择土质好,含水量少,盛实量大的土质。在选土的过程中要对已选地址的土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该地土质的含水量和物理以及化学性质。另外要明确土质颗粒的大小,越细的的土质颗粒越适合于公路的建筑,另外路基土的选择还有考虑选址的气候因素、气象因素以及该地的水文条件。
确定路基土的性质并决定动工后,要对路基进行稳定,其基本方法有二:第一可以用石灰稳定路基,石灰颗粒小、密度大,用石灰可以改良路基土的密度和性质,尤其是针对土质差和含水量高的土质或者是工期时间短、动工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用石灰稳定路基是现行最常用也相对石灰的稳定路基的方法。第二可以对已选土质掺加硬质材料,例如碎石、沙子、煤渣等等,这样可以增加路基土的稳定性和坚硬性。
在论述路基质量问题时已经反复强调路基土的重要性,此部分针对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问题,首要强调控制路基土的强度。
2.2 压实控制
如果说对路基土的控制是基础的,那么对压实的控制就是核心的。对路基土进行压实能够使路基土达到最大密度,在日后公路通车后也能不变形,良好运营。压实控制要讲求方法,时时控制,对于含水量大的部分应耐心等待,通过蒸发使含水量降至最佳后在进行施工。另外压实后的施工过程要连续不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自然因素对路基施工质量的影响。还有在压实工程中应该注意压实工具的选择,要选择适度的压实工具是图层填实厚度合理。
压实的合理控制能够保证公路的不下陷,不变形,是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措施。
2.3 强度控制
强度控制是路基施工全过程的又一重要性影响因素,对强度的控制最主要的是对施工人员的控制。
路基的强度决定了日后公路的承受能力和整体质量,路基强度要求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尊重技术,严格遵守修筑路基的整体要求,不投机取巧,不用劣质材料,只要施工人员能够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安全筑路,就一定能修建出合格的路基。
如果说路基土的选择是基础的,压实的作用是核心的,那么强度的控制就是主管的,可决定的,我们在路基的建筑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的修建,保证强度。
2.4 裂缝控制
裂缝控制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整体路基基层的控制。追究道路裂缝的基本原因是路基材料和设计中的偏差,在建筑路基的时候若选择稳定性能好不易裂缝的材质就会减小裂缝的可能性,材质的选择要求含水量和塑形指标良好,其中水泥为较好的选择。第二是要求路面表面的沥青质量,沥青的质量如果不过关就会导致雨水或雪水的渗入,影响路基质量。
裂缝控制是在前三者控制的基础上对路基质量的双重保证,要加以充分重视。
总是,公路路基质量的控制是多元的,我们要从多方面严格把关,无论是选址、施工、还是材质都要充分重视,全面控制。
3 结束语
本文的侧重点有二:一为公路路基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问题原因;二为公路路基质量的控制措施,希望本文可以解决更多工程建筑人员关于路基方面的疑问。
[1]姜保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学术纵横,2006,(9).
[2]钟连添.浅析公路施工工程技术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
[3]林峰.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