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吸血鬼意象的时代隐喻

2014-08-15范馨悦

关键词:吸血鬼文学

范馨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在理性时代的18世纪,欧洲文人们试图从宗教中寻找非理性形象对抗极端理性主义,于是带有宗教烙印的吸血鬼形象便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之中。最早有关吸血鬼的作品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例如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克里斯特贝尔》 (Christabel,1797)、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的《异教徒》 (The Giaour,1813);后又转入小说领域,例如布莱姆·斯托克(Bram Stoker)的《德拉库拉》 (Dracula,1897)。从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吸血鬼文学(Vampire Literature)作为一种通俗的文学题材被迅速普及,并且,它在英国盛行了一个世纪之后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正如这个国家一样,美国强大的包容性使得这种文学题材得到更好的发展。吸血鬼文学之所以蓬勃发展,是因为作家们能够通过吸血鬼这一独特的视角更好地揭示社会表象下的冷酷现实,剖析人性,引发人们更深入的思考。在这种趋势下,各种影视、音乐、绘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席卷全球。

一、吸血鬼传说的起源

世界各地都存在着与吸血鬼有关的传说。其原因在于:在科技远远落后的古代,人们对外界知之甚少,对浩瀚宇宙的恐惧,使人们凭借主观想象创造出拥有强大力量的神魔,以此来解释不被人们所理解的种种自然诡异现象,而疾病和死亡被解释成神明对无知人类的惩罚。与此同时,人们深信有罪之人死后不会得到安息,而是变成吸血鬼,永生受到诅咒。

追根溯源,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就感受到血液的神秘力量。人们相信灵魂蕴含在拥有神秘力量的血液中,出于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就衍生了对血液的崇拜。有资料记载,在大洋洲的一个部落就是利用血液和图腾生物举行仪式,来祈祷图腾生物的繁衍顺利进行,从而保证部落的兴旺平安。不仅如此,人类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血液与生死的联系,受伤的时候会流血;过度失血会导致死亡;而新生儿的降临也必然伴随着孕妇大量的出血。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他们的出生和死亡都与血液紧密相关。而后,考古学家也在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某些墓穴中,发现骸骨的表面被洒上象征着血液的红赭土,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生命接力的一种祈愿。在此之际,有关吸血鬼的传说大部分只是人们的想象。进入中世纪,一种叫作卟啉症的疾病肆虐欧洲,尤其是在罗马尼亚,卟啉症十分猖獗,该病使患者看起来非常苍白且对光线异常敏感,体内的卟啉遇见光会转化成一种食肉性毒素,这种毒素会侵蚀人的皮肤和牙齿,因此,患者会本能地选择躲在黑暗里。而饮血能够缓解卟啉症患者的部分痛苦,这也是早期卟啉症患者嗜血的原因。苍白的皮肤、尖利的牙齿、黑暗的角落、贪婪地吮血等关键词十分符合人们对于吸血生物的想象,因此,他们便被认为是吸血鬼传说的起源。关于吸血鬼的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受撒旦诱惑吃下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后生下该隐和亚伯。在给上帝献祭时,上帝看中了亚伯的贡品,该隐由于嫉妒杀死了亚伯,上帝得知此事后,惩罚该隐辛勤耕种却得不到收获,使之不得不到处流浪。该隐对上帝说:“你对我的惩罚超过我的承受能力,你让我到处漂泊,遇见我的人就会把我给杀了。”上帝对他说:“不会的。因为我要让杀你的人受到七倍的惩罚。”[1](P5)圣经的描述到此为止,而后,传说该隐流浪到红海遇到了撒旦的情人莉莉丝,莉莉丝教会该隐靠鲜血生存,而上帝对该隐的“不杀承诺”则给了该隐永生的条件,于是该隐就成了吸血鬼的始祖。

此前,吸血鬼只是一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嗜血形象,吸血鬼从虚构走进现实世界则源于14世纪欧洲的一场大瘟疫—— “黑死病”。1347年,欧洲经历了一场浩劫,黑死病从意大利南部开始经由西欧、北欧、波罗的海地区直到俄罗斯,知识的匮乏和简陋的公共卫生设施使得瘟疫愈演愈烈,6年的时间让欧洲及中东的人口减少了两千万。这场瘟疫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 (Giovanni Boccaccio)在《十日谈》(Decamerone,1353)中这样描述:“只要病人的鼻孔一出血,就必死无疑。染病的男女,最初是在腹股沟或胳肢窝下突然隆肿起来,到后来越肿越大,有的像普通苹果那么大,有的像鸡蛋,一般人管这肿块叫作‘疫瘤’。很快的,这死兆般的‘疫瘤’就由那两个部位蔓延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此之后,病症迅速变化,病人的臀部、腿部,以至身体的其他各部分都出现了黑斑或是紫斑,有时是稀稀疏疏的几大块,有时则又细又密,不过,这跟初期的毒瘤一样,都是死亡的预兆,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就必死无疑。”[2](P8)黑死病重创了当时的欧洲,为了避免传染,很多没有确定死亡的病人被活埋,未死的病人试图逃离墓穴,数天后人们发现尸体姿势改变并且沾有血迹,便对吸血鬼的传言深信不疑。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后来在与巴黎主教的通信中写道:“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什么得到很好证明的故事,那就是吸血鬼的故事。口头审问、著名人物、外科医师、教士和地方官员提供的证据,样样不缺。有了这一切,还有谁不会相信吸血鬼呢?”[3](P6)自此,吸血鬼的传说迅速发展,在欧洲大陆刮起了吸血鬼之风。

人们对吸血鬼的称呼一直没有确切的定论,到了17世纪,吸血鬼迷信才真正地在欧洲流行,人们对吸血生物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1732年《拾穗者》 (Le Glaneur)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vampyre(吸血鬼)一词,之后的一篇游记《从威尼斯到汉堡:三个英国绅士的旅行》(The Travels of Three English Gentlemen form Venice to Hamburg,1734)也多次使用 vampyre一词,从此,vampyre作为吸血鬼的固定称呼延续下来,并逐渐演变成现在流行的vampire(吸血鬼)。

二、吸血鬼文学创作的发展

自然科学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取得重大发展,紧随其后的启蒙运动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家在揭示自然奥秘的同时也要求人们解放思想,科技和思想的共同进步证实了吸血鬼存在的荒谬性,人们开始步入理性时代。在启蒙运动后期,由于思想家们过于强调理性,反对一切主观判断和不合乎科学的超自然现象、抑制人类感情抒发而使启蒙思想走上极端理性主义道路。这个时期正值浪漫主义运动兴起,文人们试图从中世纪欧洲的离奇事件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来对抗极端理性主义,于是,吸血鬼文学应运而生。

(一)吸血鬼文学的缘起

理性时代的文学为使读者相信书中描写的是与日常生活无异的真实生活,必须使故事发展得合情合理,避免荒诞和幻想[4](P254)。但是,物极必反,这种过分的理性却使它的对立面——非理性蓬勃发展。理查德·赫德 (Richard Hurd)认为,18世纪的理性时代失去了“美好的寓言世界”,为了扭转这种消极的局面,文人们开始关注黑暗的中世纪,用充满想象的虚构世界将自己和那些激进者分隔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主义对极端理性主义的冲击使吸血鬼摆脱了单一的丑陋邪恶的形象,开始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文学舞台,并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哥特式的建筑、怪诞的气氛和魔鬼般的主角使文人们才思泉涌,他们需要情感的宣泄,读者们也需要一些超现实的情节来调剂过于呆板的理性生活。于是吸血鬼小说带着其恐怖、怪诞的特征为文学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1748年,德国诗人海因西里·奥古斯特·奥森菲尔德 (Heinrich August Ossenfelder)创作了《吸血鬼》(Der Vampir),虽然这首诗歌的粗糙、蹩脚遭到很多文人的诟病,但它却开创了吸血鬼文学的先河,被追溯为第一篇吸血鬼诗歌,随后的众多诗人都踏入了吸血鬼诗歌创作的浪潮。后来的德国诗人高特夫里德·奥古斯特·毕尔格 (Gottfired August Burger)创作的《蕾诺尔》(Lenore,1773),和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John Wolfgang Goethe)创作的《柯林斯的新娘》(The Bride of Corinth,1797)则作为比较成熟的吸血鬼题材诗篇在文学界大放异彩,同时也为很多后继的相关创作提供了素材。其中,英国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 (Robert Southey)就在歌德的启发下创作了《毁灭者塔巴拉》 (Thalaba the Destroyer,1801),该作品用非常浓厚的文学色彩详尽地描述了欧洲各国的吸血鬼迷信,他还试图说服众人相信他作品中的吸血鬼都是真实存在的。

反对极端理性主义的思潮不断给予作家们以灵感,各类的吸血鬼在他们的笔尖下涌现。在他们寻遍人类历史的每个节点、进行内心世界探索的过程中,吸血鬼诗歌也逐渐从当初单纯对吸血鬼恐怖形象和情节的描写延伸到更深层次的表达,吸血鬼的形象也逐渐渗透到其他文学体裁中。18世纪末的吸血鬼文学在理性主义的反对声中奋勇前进,步入了以吸血鬼为题材的小说创作时代。

(二)吸血鬼文学的发展

如果仅仅局限于诗歌,吸血鬼文学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受欢迎,诗歌简单的情节表述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1819年,拜伦 (Byron)的私人医生约翰·威廉·波利多里 (John William Polidori)借拜伦之名发表的短篇小说《吸血鬼》(The Vampyre)被公认为吸血鬼小说的开篇之作,波利多里以拜伦为原型创作出的吸血鬼鲁斯文勋爵大受欢迎,并引发一系列的抄袭模仿,这也是吸血鬼首次以贵族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1872年,爱尔兰作家乔瑟夫·谢里丹·拉·芬努 (Joseph Sheridan Le Fanu)的《女吸血鬼卡蜜拉》(Camilla)则将吸血鬼形象引入哥特文学。哥特原指北欧地区一个野蛮彪悍、嗜杀成性的部落,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用它来代表一种建筑风格,到了19世纪初这个单词才在文学界里找到它的位置。此类小说“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由于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个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情节的不寻常的故事”[5](P31)。作者善于结合场景营造恐怖气氛,为吸血鬼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在哥特文学逐渐退去光芒的那一刻,吸血鬼小说就如它的历史一样发展得越来越好。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Carl Gustav Jung)将传说中的原始意象 (原型)概括为“可以被设想的一种记忆贮藏,它源于同一种经验的无数次总结,是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的无数次沉淀,因而形成了它们典型的基本形式”[6](P6)。1897年,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 (Bram Stoker)的《德古拉伯爵》(Dracula)的问世使所有相关作品都黯然失色,与其他同类小说相比,斯托克创造的德古拉伯爵的形象名副其实地恢复了吸血鬼的本来面目,德古拉伯爵除了拥有强大的能力,还可以用自己的血液制造同类。该小说是吸血鬼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它“以明确的戏剧冲突性与爱尔兰哥特式风格相联系”[7](P83),复原了18世纪一度流行的“哥特式”小说阴沉恐怖的风格,构建出鬼魅的死亡意象;这种意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德古拉伯爵绝望、痛苦灵魂的写照。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认为,戏剧冲突即人的意志与神秘力量之间的冲突,德古拉伯爵代表的神秘力量与人类社会的生存秩序相悖,而吸血鬼猎人范海辛同德古拉伯爵之间的较量将作品中的善恶二元论展示得恰到好处。《德古拉伯爵》看似是对此前与吸血鬼相关作品的总结,实际上是进行总结之后,在创作实践上的创新,被认为是吸血鬼小说历史上难以超越的里程碑。从后世许多吸血鬼小说中都可以找到这部作品的影子,使之成为现代吸血鬼文学创作、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吸血鬼文学的深层意涵

任何一种文学流派的起源和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有其内在原因。吸血鬼是哥特小说中的典型意象,而哥特文学又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具有特殊风格的文学流派。随着吸血鬼小说创作水平的日臻成熟,吸血鬼的形象也逐渐有了更深层的含义。哥特文学“在情节上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上它不像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表达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来进行深入探索”[8](P97)。与此同时,作家们也通过对吸血鬼的描写来嘲弄原有的社会秩序和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以此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小说中大部分的吸血鬼都是以贵族身份出现,贵族与平民自古以来就是两个对立的阶级,这使得吸血贵族、中产阶级和底层人民的微妙关系在文本中得到隐晦的表达。有人认为这是旧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较量;也有人认为贵族吸血鬼的形象暗示着贵族对平民的剥削,是上层阶级对平民资源的掠夺。应该看到,19世纪的英国社会动荡不安,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社会矛盾。在英国内部,阶级斗争风起云涌。新兴中产阶级对贵族势力步步紧逼,这两个阶级都希望为自己的阶级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而平民们流淌着的新鲜血液则象征着底层人民不尽的体力劳动,他们以牺牲自身的健康为代价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却无法改变贫苦的命运。受害者们被吸食的血液代表着贵族对平民的无情压榨,直到他们被吸干最后一滴血永远地倒在这片带给他们深深痛苦的土地上。

三、当代吸血鬼文学形象异彩纷呈

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吸血鬼作品因为受社会环境制约而显得缺少个性,大部分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善恶二元格局。经过一个世纪的沉淀,吸血鬼传说在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形成了更为宽泛的结构框架,对于科技、宗教和阶级等更宽容的态度使吸血鬼文学创作更趋向人性化,创作基础也从对恐怖的迷恋转向对人类命运和道德困境的反思,与此同时也使吸血鬼文学有了更广泛的受众人群,为20世纪当代吸血鬼文学走向个性化和多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吸血鬼文学创作的重心逐渐转向美国,美国作家们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使吸血鬼的形象更加人性化、多元化。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作家们开始从邪恶的吸血鬼形象中寻找突破。安妮·赖斯 (Anne Rice)于1976年创作的《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使吸血鬼以全新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赋予吸血鬼以新的时代意义。作者以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地剖析了吸血鬼的内心世界,一改往昔吸血鬼的恐怖形象,将人性特质赋予吸血鬼:他们用高度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人性与魔性的旋涡中苦苦挣扎,从而使吸血鬼文化突破了哥特文学范畴。首先,吸血鬼们拥有的强大力量和身体中潜藏的人性元素使他们做出一些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其次,他们试图摆脱永生的宿命却不得法的压抑与绝望,使他们在精神层面上更接近有生存困惑的人类。赖斯笔下吸血鬼形象的迷失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迷失,也是时代的悲剧。这种迷失实际上也是对存在本身的质疑,他们质疑的不仅是自己的存在方式,也是整个人类的存在秩序。作者通过对吸血鬼形象的描写反映了由于战争带来的灾难而导致美国人民信仰的缺失,反映出因为社会动荡带给美国人民身不由己和难以掌控自身命运的困境。而后其十余部作品与《夜访吸血鬼》并为一个系列,称为《吸血鬼编年史》 (Vampire Chronicles),赖斯也被读者誉为“吸血鬼之母”。

当代众多吸血鬼作家深受安妮·赖斯的影响,他们加强了对吸血鬼形象中人性一面的描写,使该题材作品中吸血鬼形象中的人性与魔性的冲突更具现实意义。这种新式吸血鬼形象中的人性元素使之与原有的哥特元素相抗衡,并且作品的情节设置与写作风格等较之此前都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新式吸血鬼较之此前的吸血鬼不同,在于他们是通过某种自愿或非自愿的方式从人转化成吸血鬼,转化后他们拥有和吸血鬼一样强大的力量,但是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仍在他们心里发挥着作用,这种痛苦与挣扎也构成了新式吸血鬼身份的迷失。而吸血鬼本身就带着强烈的矛盾冲突性,他们不老不死,却不能生活在阳光下,反映了当时边缘化的美国底层人民被主流社会所排斥带来的孤单,折射了美国社会当时弱势群体的精神状态,呼吁人们给予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作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银幕开始向吸血鬼们抛出了橄榄枝,吸血鬼成为电影史上被改编次数最多的题材,众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来娱乐大众。其实早在1913年就有了第一部吸血鬼影片,每代人都根据自己的时代特征塑造出各种属于他们自己的银幕吸血鬼。而到了科技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银幕中的吸血鬼变得更加生动,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与吸血鬼小说不同,电影中大部分吸血鬼并不是凶残恐怖的,相反,迷人的外表和优雅的举止使他们极富魅力。电影编剧们多层次地塑造吸血鬼丰满的形象,用恐怖的配乐和紧张的情节来烘托气氛,通过那些废旧的大门、破败的庭院、幽暗的房间带领观众体验颓废、死亡的气息。同时,他们也借鉴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把吸血鬼们放在身不由己的处境中,反映其处于两难境地的内心煎熬,使得吸血鬼影视异彩纷呈、极具观赏性。这种较之小说更直观的视觉表达让观众们欲罢不能,并给人以心灵上极大的震撼。

四、结语

吸血鬼文学经过几百年的成长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表达道德边缘异端感受的经典意象,它鼓励人们从另一个视角去看世界,去面对平日我们惯于回避的一些现实问题。因为人类本身就拥有善恶美丑的品质,拥有种种欲望和渴求,所有这些通过吸血鬼形象表达出来,使吸血鬼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折射到文学中,才使吸血鬼作品长盛不衰。

[1]廖诗忠,张芝梅.圣经故事[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2][意]薄伽丘.十日谈[M].钱鸿嘉,泰和庠,田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James B.Twitchell.The Living Dead[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4]刘意青.英国18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5]漆芳芳.解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哥特元素[J]. 文学评论,2011(2).

[6]C.G.Jung.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Jung[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

[7]Wright Dudley.Vampires and Vampirism:Legends from Around the World[M].Lethe Press,2001.

[8]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2).

猜你喜欢

吸血鬼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我和吸血鬼的三次战斗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邪恶的吸血鬼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杀死一只吸血鬼
吸血鬼
文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