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治学理念及当代启示

2014-08-15欧阳佳子

关键词:广博治学弟子

欧阳佳子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建构了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同时又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治学理念。孔子本人就是一位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楷模,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万世师表”,同时又使他的七十二位学生德才兼备,成为流芳百世的“圣贤”。孔子的这套行之有效的治学理念对历代学子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当今学子们很好的借鉴。

一、孔子治学理念概述

(一)孔子治学理念的内涵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P4)可见,孔子十分重视知识的学习,这也是其治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他还提出了“六言六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P267)六言者,即美好的品德,做人的原则。扬六言,弃六蔽,贵在好学。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摒弃“不学而知”的无知弊端,修养人生,才能旷达人生。

知识的学习与品德的培养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即将习得的知识贯穿于修身立德的实践之中,将理论内化为真知并借以提高德行,这就是孔子治学理念的深刻内涵。

(二)孔子治学理念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意识形态。孔子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具有很强的道德人格魅力,同时在治学方面有自己丰富、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他获得众多弟子的追随与爱戴。孔子的治学理念以及他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永恒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对孔子治学理念的分析

(一)治学之内容

1.仁礼道德

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是“仁”论。孔子的“仁”论也贯穿其治学思想中。“仁”即是指一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而外在的道德行为表现即为“礼”。“仁”与“礼”共同表现在一个人内与外、德与行的统一关系之中。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1](P259)、“不知礼,无以立也”[1](P307)、“依于仁”[1](P88)。至于仁礼道德与学习的关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P4)这反映了孔子的道德重于学问的思想,仁礼道德修养是学习的必要前提。

2.古代文化

孔子认为,要达到为官弘道的要求,必须“博学于文”[1](P179)。这个“文”指的就是以“六经”为内容的古代文化。

(1)《诗》、《礼》、《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P109),孔子认为人们修养的形成离不开以上三个方面。《诗》具有宝贵的艺术价值,思想内容纯正。《礼》即周礼,《乐》是礼的一种表现形式。

(2)《书》和《春秋》是孔门弟子的必学内容,二者均属于史书。从《书》中可以以史为鉴、借古治今。《春秋》则记载了孔子本国的近代史。

(3)《易》作为周礼的代表作,是华夏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

3.才能技艺

孔子在治学和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实用技艺的培养,其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P235)他要求弟子“游于艺”[1](P88)。“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二)治学之精神

1.乐而好学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乐而好学之人。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1](P94),并认为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P94)。那么,怎样勤勉学习呢?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P9)他认为好学之人就应该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P86)。

2.谦虚谨慎

子曰: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P23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P19),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P2)。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提倡在治学中要不耻下问、勤学好问,反对好高骛远、骄傲自满。在礼制方面,孔子坚持做到“入太庙,每事问”[1](P32)。孔子倡导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1](P108)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P59)等谦虚严谨的精神,对治学之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3.持之以恒

学习是一个知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融会贯通的过程。学习没有捷径,只能“学而知之”,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P130)孔子希望人们在治学的过程中能够经受住挑战与考验,树立远大志向。他将自己的修身治学的过程总结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P13)这表明孔子在治学中具有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不断进取的执着精神以及其终身治学的思想。

(三)治学之方法

1.学思并重

首先,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个统一体,应相互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P18)。其次,人们应当经常对自身言行进行反思和总结。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P257)此外,孔子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P88)的启发式方法应用于教学之中,以培养弟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学习结合

孔子认为,治学应善于处理学与习的关系。学是习的基础,习在其基础上得以应用和发展。通过“习”,不仅能够巩固已知,而且还能“温故而知新”。弟子子夏认为:“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1](P292)可见,只有将学与习相统一,治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3.学行统一

孔子认为,治学还必须做到学与行的统一。他认为学以行为基础,行以学为指导。他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弟子们要学以致用、“学以致其道”[1](P293),将习得的文化、道德、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只有躬身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四)治学之目的

1.学以知之

在孔子看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P263)。因此,他认为必须“学而知之”,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治学中,孔子认为有四种类型的人,即“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P257)。可见,对于“生而知之者”,他更强调学以知之。孔子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后天的努力奋斗,获得知识、智慧和才艺。

2.学以修身

在孔子看来,人们除了通过学以知之来获得知识和才艺,更要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P218)。“下学”是“上达”的基础和前提,治学只有从小处着手、从礼乐学起,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才能从卑微至崇高。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P218)在治学上孔子赞成“为己”而学,即通过学习而“修己”、“立己”、“达己”。他一再强调,一个人关键是要有真才实学,而不应被外在的名和利所诱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P221)。只有这样,才能摆脱急功近利的私心杂念去追求真正的学问,感受学习带来的愉悦和幸福。

3.学以求道

孔子提倡道,即所谓的人道,此道本则在心。虽然道本源于心,但贵在人能诱发并促进之,又贵在人能养护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P243)再次提到了人与道、学习和兴道的关系。道之所以兴,离不开人的不断学习。

儒家之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该如何去把握呢?“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1](P107)。这指出了“道”应该存在于君子的一言一行之中。因此,在学习、生活中时刻都不能离开道。

三、孔子治学理念的当代启示

(一)要处理好广博与精深的辩证关系

1.学需广博

“博学”可以分为“闻见博”和“博学于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做到博学,就需要具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从而发现自然、社会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2.学需反约

“由博反约、博约相济”是历代学者求知的宝贵经验。要做到反约,第一,要有选择地学,将广博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第二,要在广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抓住知识的核心和要点。

广博与精深是相辅相成的。广博是精深的基础和前提,精深是广博的深化和延伸。因此,在博学多识的过程中要以精学深知为尖兵占领科研制高点。同时,在精学深知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博学多识,使自己能够多学科、多角度地处理问题。

(二)要学以致用——治学之归

在治学中要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从实际操作当中去归纳、总结出理论,然后用得到的理论知识去化解困难与挑战,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作为治学之归,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能够做到穷追究竟、探究真知。

(三)要乐于其中——治学之态

在治学的过程中,一般存在两种不同态度的人。一种人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探索未知领域,享受学术研究带来的充实与快乐,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力量。另一种人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读书治学带有“功利”的性质和目的,从事着自己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那么,什么才是应有的治学态度?笔者认为,应像孔子所说的,做到“乐而好知”。《战国策·秦策》中有这样的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2](P23)古人为了治学,悬梁刺股。我们应学习古人那种治学态度和精神,真正把治学当成一种精神食粮,乐于其中,并享受其中。

(四)要树立终身治学的理想

在孔子看来,“学”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内涵,他对于治学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将“学”置于体验生命意义的过程之中。如何理解“学”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学习不是得到名利的手段,也不是某一时间段的事情,而是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两院院士王选先生曾经说过:“献身科学研究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活法,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这种“乐趣”就是创造的乐趣,就是不断实现生命价值的乐趣,也就是人之为人的真正乐趣。孔子评价自己的治学状态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P94)。我们应像孔子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学中,不知疲倦,树立终身治学的志向。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书本知识,也不只是让其参加现代化的生产劳动,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不仅符合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更与孔子治学理念的终极目标相一致,同时也启示我们:人活一世,要树立不断学习创造、实现崇高人生境界的理想和追求,直到“死而后已”,不能有怠慢和松懈,做一个真正的治学之人。反观当今社会存在的学术浮躁和功利之风,孔子为实现生命价值、提升精神境界而孜孜不倦、严谨治学的态度,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1]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缪文远,罗永莲,缭伟,译注.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猜你喜欢

广博治学弟子
“大将军”的治学之路
勤奋进取 知识广博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金山小学简介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做人要自强
弟子规
弟子规
广博上海大众专场
广博力量 十年辉煌
关于“主诉证治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