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化境探微

2014-08-15张睿鸿

关键词:化境物化老子

张睿鸿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先秦说理文,最具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它达到哲理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统一,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庄子是一位哲学家,然而侵入了文学的圣域。” (《古典新义·庄子》)有关《庄子》的论著不计其数,对于其核心概念“道”、“游”等的论述亦是不胜枚举。然而笔者注意到,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化”这一语词在频次上虽难以比肩上述二者,然而也是展现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语词。“化”是体现《庄子》哲学体系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全书当中,大小、美丑、生死皆可互化。兼顾文中具体语词的频次及重要性,本文选取“物化”、“自化”、“不化”等三个语词作为分析对象,分别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试图以这一微小角度为切入点和立足点,探究其思想内蕴,走进其精神世界。

一、物化

在《庄子》全书所有“化”当中,“物化”不仅是频次最高的,而且也是最能反映其思想境界与话语特色的语词。其“物化”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万物化而为一、事物之间的差别泯灭的和谐境界,是人生价值追求的至境,是其“天人合一”思想的形象展示。下文试从“庄周梦蝶,浑然物化;圣人天行,生死物化;工倕规矩,巧指物化”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探求《庄子》的物化思想境界。

(一)庄周梦蝶,浑然物化

其“物化”思想首先出现于《齐物论》篇中,《齐物论》主旨为齐等物论,使各家对万物的论争趋同。因为从“道”的角度观照,万物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差异,因而可以达到文中所述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P88)的浑然化境,此处为“物化”思想之萌芽。在“物化”萌芽之后,作者于《齐物论》篇末正式提出“物化”的概念:“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 ‘物化’。”[1](P109)此处的 “物化”即指蝴蝶与庄周化而不分、万物浑然化而为一的至境。按释德清之说:万物混化而为一,则了无人我是非之辩,“物论”不齐而自齐。释德清所说为中的之语,此处之“物化”即为前文所述万物化而为一、事物差别泯灭的和谐境界,事物之间消除了物我是非之辨而入化境。因而陆永品先生指出:“庄子所谓的‘物化’,亦是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而言,达到‘物化’,即进入无差别的艺术境界。这是极高的境界。”[2](P40)所以“物化”是统率和架构全书思想体系的重要概念,其核心要点在于建构了一种物我不分、天人合一的艺术至境,即《知北游》篇中所说“故万物一也”的浑然化境。

(二)圣人天行,生死物化

在《庄子》当中,“物化”是积淀其哲学思想的重要语词,文中屡见不鲜。如《天道》篇有“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1](P397)。此处的“物化”本义为万物的变化,引申为释德清所说的“与万物化而为一”,即上文所说万物融合的无差别境界。庄子继承并发展老子的虚静、无为思想,并将其与恬淡、寂寞、无为等并举,进而强化了“无为”的重要性,说明“无为”乃天地之本,万物之始,顺应天地运行之道,则天下大治,可得天乐。如袁济喜先生所说:“当人们以虚静心灵去师从天地之道,顺应自然时,就可以进入一种与物为一的至境。这种与物宛转、心与物化的过程,也就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的物化境界。”[3](P40)因而后文《刻意》篇甚至重复提及类似成句,其大意也如出一辙,此处的“物化”同样是指随物而变,与物俱化,即说圣贤之人生存随物而变,其死亡之后也与物俱化、随万物飘散,由此亦可见出“物化”的重要价值。

(三)工倕规矩,巧指物化

除了上述两方面反映“物化”思想,文中还用工倕规矩的故事阐述其“物化”思想。《达生》篇中有“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1](P571)。据陈鼓应先生注释,此处物化为“手指与物象化而为一”,即工倕将技艺融会贯通到一种与物融化的境地,强调的还是与外物同一而化。工倕为身处尧时代的著名工匠,其技艺之高超,在前文《胠箧》篇中已有提及: “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然而与《达生》篇所不同的是,此处所要工倕是作为反面例证阐明作者的绝圣弃智之道。除了工倕的高超技艺,令读者印象更加深刻的应属庖丁目无全牛的故事了,作者借庖丁之口阐明了其对道与技关系的看法:“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P116)通过庖丁解牛的事例,体悟出道与技的密切关系:技是道的基础,道是技的升华。从中可见:物化直接反映的是工倕技艺的成熟,深层体现是天人合一的大道。

总之,无论是庄与蝶化还是生死物化抑或指与物化,都是庄子物化思想的具体表现,都是浑然化一的化境和天人合一的大道的形象展现,说明人与物可以相互转化,世界万物永远在运动变化。正如陈洪先生所说:“‘物化’作为观念,是指万物的自然变化、迁移,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万物之化是绝对的,不化是相对的;化具有不可逆性、永恒性。”[4](P66)从中亦可窥见 “物化”思想在《庄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二、自化

《庄子》不仅提倡与万物化而为一,强调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而且还继承老子“无为”思想,深入发展其“自化”思想并予以推进创新,生发出一个完整的“自化”思想体系,将“自化”与“物化”思想联系起来,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以下从“汝处无为,万物自化;物生骤驰,动变自化;鸡鸣狗吠,无言自化”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兼论老庄之别。

(一)汝处无为,万物自化

《庄子·在宥》篇中直接提出自化思想:“‘噫!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1](P334)“自化”即为自生自化,比照《老子》,其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5](P80)。提出“无为”。三十七章又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5](P212)。重申“无为”思想并顺势提出“自化”。五十七章将“自化”的对象推物及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P280)但《老子》之化于量于质远不及《庄子》,如钱穆先生所述:“老子既知道有常,又知道之逝而必反,道之必归复其本始,故《老子》书乃不喜言化。因化无常而不可知,化日新而不反,不再归复其故始,而仅以成其独,故为老子所不喜言也。”[6](P171)《老子》的“自化”即自我化育,类似《周易·贲卦·彖传》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化成的民俗之意,并非如《庄子》所述的宇宙大化,由此可见老庄有别。

(二)物生骤驰,动变自化

《在宥》篇提出“自化”之后,其后在《秋水》篇中又指出:“‘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1](P493)陆永品先生注 “自化”为“自行变化”,此处即讲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动变运转之中,骤驰之间即可移动,万物自然运化,人要做的就是顺应大道自然变化,不可违背天道而刻意为之。如《天道》篇所述:“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1](P398)此处之 “化”即为自然变化,意谓上天无意生产而万物变化,大地无意生长而万物化育,帝王无欲作为而天下大治。因而,在《庄子》一文当中,天地万物有其自身运行的成理与规则,如同荀子所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一样,世间万物应该遵从自然之化,尊重自然客观规律,而不应过多地进行人为的干预,否则反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帝王只有无为,才能实现大治;只有消灭个人私欲,减少诸侯之间的纷争,才可能天下安定。

(三)鸡鸣狗吠,无言自化

《庄子》不仅讲求抽象意义的“自化”,而且讲究具体事物的“自化”;不只正面提出万物自化,而且从反面加深论证,构筑一个严密的自化系统。《则阳》篇中有:“鸡鸣狗吠,是人之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测其所将为。”[1](P799)陆永品先生注 “所自化”为“谓其所以自然鸡鸣狗吠”。此处即讲动物存在自我化育的本能,鸡鸣狗吠纯粹是出于动物生存的本能,人类难以主观臆测其规律。如同《天运》篇所说:“夫白鹢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1](P451)此处的 “风化”据方勇先生注为“雌雄相诱相感而成孕”,强调的是动物繁衍后代的自然反应,人类无法对其进行干预。此处以人类无法干预鸡鸣狗吠的实例出发,说明了“自化”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人类无法干预,更深刻地证明“自化”的永恒性,因而为其自化论画上圆满的句号。

因此,《庄子》 “自化”思想是对《老子》“无为”、“自化”思想的继承及发展,《老子》讲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5](P226)的辩证关系,而《庄子》则深入阐述其“自化”思想,从无为自化、动变自化、无言自化等三个角度对“自化”展开论证,更加强调化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如同杨义先生所说:“如果说,老子的一样精华是‘反者道之动’也,那么庄子的一样精华就是化者道之动也。老子之‘反’与庄子之‘化’,是道家思想精粹所在的双璧。一个化字,使物种、物态在超逻辑的变化中,进入了一个超现实的幻设时空。”[7](P11)因而老庄有别,不能一概而论。

三、不化

《庄子》全书中具有一个辩证统一、自成一体的思想体系,其并未一味突出“物化”或“自化”,当其意识到自然之化已经达到所预想的境地之后,又适时提出“不化”,告诫众人当人类面对自然万物而无法发出抗拒之力时,“不化”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无为而无不为,这也是其无为思想的另一种表现。以下从“将化不化,已化不化;受其成形,殆尽不化;内化外否,物化不化”等三个方面阐述《庄子》的“不化”之法,以求接近《庄子》天地大化之至道。

(一)将化不化,已化不化

与“物化”不同的是,《庄子》并未对“不化”做过多的铺垫与渲染,而是在《人间世》中直接指出:“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1](P135)然此处之 “不化”并非体现全书思想之典范,只能说明卫君的冥顽不化而已,并无深刻意蕴。在后文《大宗师》篇中,作者同样是以孔颜师徒对话作为媒介,用孔子的口吻阐述其“不化”思想:“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孰先,不知孰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1](P233)孟孙氏是个非常聪明睿智的人,他清楚了解处丧之道,顺从大道化为他物之理,平静地看待自然的变化。而且正要变化,怎么知道不变化的境况?如今未曾变化,怎样知道已经变化的?这里的“不化”体现的即是庄子那种顺其自然、委运任化的豁达的人生价值观,只有遵循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才能真正领会人生天地之大道,接近其浑然为一的化境。

(二)受其成形,殆尽不化

虽然孔子的形象在《庄子》文中异常复杂,此处存而不论,然而在“不化”这一点上却异常统一,因为此时孔子能够为其所用,能借用孔子之口阐发其“不化”思想。在《田子方》篇中,作者依然是在孔颜师徒对话中借孔子之言提出: “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效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以是日徂。”[1](P619)此句表明的是要顺承自然天地的大化,在大自然的召唤之中回归本源,与自然万物的变化俱往。此时作者一直在借孔子之口,说自家之言,其想表达的还是那样一种天地大化,乘天地大化而走向生命的尽头。就像《至乐》篇所述的“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1](P522)那样,天无为才叫清,地无为才叫宁,天地无为,万物皆化。只有顺乎天地,无为无欲,不苟变化,才能实现纵浪大化的浑然状态,忘却人间的世俗哀乐,走近天地之间的浩然大道。

(三)内化外否,物化不化

庄子构筑了一个严密的化境,因而在论及不化之时,将其与外化、内化、物化等综合论证,增强了论证的严密性。庄子尊崇孔子厚古薄今的思想,在《知北游》篇中借孔子之口说出:“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1](P677)即说古人外能随物而化但内心保持宁静,今人内心游离而外表却呆滞不化。虽万物变化的,内心却凝静如一。化与不化都应安顺天命,自然推移,不多做人为的干预。其实《庄子》全文不惜重墨提出诸多之化,还是为集中阐述其“无为”思想,就像《天地》篇所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1](P347)无为无欲则天下太平,世间百姓和谐安定。因而王博先生有:“一切都在‘造化’中连为一体,庄子把这称为‘物化’。不化是凝固不通的,化则是流通的。在‘化’中,物和物之间的界限消失了,鲲可以化为鹏,人可以化为蝴蝶,万物通而为一。”[8](P121)

综上,庄子巧妙处理了化与不化、内化外化、物化不化之间的关系,从已化不化、殆尽不化、物化不化等三个方面详细展开其有关“不化”之论述,并将三者融为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其完美的化境思想体系。《庄子》不仅高度强调化境,而且也提出不化,从其对立面以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将其充实,这就更能体现全文思想体系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达到一种“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下》)的效果。

总之,“化”在《庄子》全书的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化是以“道”为核心范畴,以“无为”为存在方式,以“天人合一”为终极归宿的辩证统一的天地大化。庄子提倡一种天地之间的“大道”,关于大道,庄子有较多论述,如《齐物论》中:“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1](P91)突出的是天地之间这种不曾言说的大道,是一种无为之道,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再如《天道》篇中有: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1](P398)将人、道、无为、天地联系起来,实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指向。《庄子》一文之中早已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因子,如《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是天、物、人的融合,浑然为一,正如王夫之所说:“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庄子解》)全书追求的是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心灵自由与自我超越,主动与宇宙精神融为一体。正如《大宗师》篇所说:“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1](P233)人要听从天地安排而顺应自然变化,才能真正体味至道,达到“天人合一”的浑然化境。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袁济喜.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陈洪.庄蝶之梦与浑沌之死——《庄子》“物化”“气变”论解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

[7]杨义.庄子还原[J].文学评论,2009(2).

[8]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化境物化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化境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工程实践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视觉万象 化境心源——学术性与思考型意象油画家任传文
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
化境(外一则)
智者老子
重看图形界面“扁平化”与“拟物化”之争——关于设计思维的探讨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