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2014-08-15郑亦麒
郑亦麒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 温州 325011)
一、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始在金融市场中崭露头角。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带来不少冲击。
眼下,互联网金融正风生水起。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已经切切实实地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金融行业发生的变化。由余额宝掀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使得传统银行的业务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的发展与需求。在当前的生存压力下,传统银行业既要正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又要积极探索对策,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寻找在新时代金融环境下新型互联网金融的业务运营的模式。本文旨在探索在当前的金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的影响以及传统银行的应对策略。
二、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最为社会所熟知的主流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融资。
(一)第三方支付
与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不同,互联网金融有自身的独特的特点。
1.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接入成本和使用成本更低廉。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很好地整合了众多银行的支付网关接口。客户只需要使用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账户,就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各类银行卡的收付活动,不必自行和众多银行,特别是很少有业务往来的银行进行接触与合作。这在无形中降低了客户直连银行所产生的成本,也满足了不同层面的客户在线业务的收付需求。同时,目前的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均处于提供免费服务的阶段,免去了客户使用网上银行时所产生的手续费用,大大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
2.第三方支付操作更方便。出于对客户账户安全的考量,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客户安装数字证书、使用U盾等安全认证工具才能顺利工作。客户所涉及的银行众多,就会导致使用过程手续烦琐,业务办理速度过慢。而通过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用户只需要依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号和密码就能顺利完成收付交易,使用更为方便。
(二)互联网融资
互联网融资就是指资金的供给方,通过互联网这一中介提供的平台,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的供求方给予资金的需求方。当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P2P借贷模式,即由具有资格的第三方公司提供中介平台,资金供求双方在平台个人向个人提供贷款的行为;二是有贷款资格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向客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对于银行贷款来说,互联网融资有其自身的优点:
1.对于信息的搜集效率提高了。在云计算的保障下,信息结构得到改善。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对每一个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从而摆脱凭个人经验进行贷款审批的制度,有效降低审查成本和风险。
2.业务流程更加简便。互联网可以有效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放贷的效率,符合小额贷款人资金需求的短、小、频、急的特点。
3.不再依赖传统银行的重担保的风险控制手段。互联网融资可以依靠网络,凭借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设计,从而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将众多交易主体的资金流置于监控之下,将风险管理的成本降低。
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能合理配置资源,解决传统银行业务薄弱环节
企业往往在最需要得到金融支持的时候,遭到银行的拒绝。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而言,银行的如此行为无可厚非。但这往往造成资源错配,阻碍经济合理增长。然而互联网金融却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技术层面而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互联网金融企业将能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和网络信用体系,对客户进行评级。在业务办理中依托网络的历史交易记录和信用评级作为参考和分析指标,避免其他人为因素对客户利益造成影响,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本使用的阳光化、规范化。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时,有其独特优势,能够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为融资者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投资者降低风险、提高收益。这更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能尽快适应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作为交易平台,资金需求方报价,资金攻击方依据市场的流动性和风险等因素偏好选择交易对象,双方进行价格磋商直至交易完成,整个交易过程完全市场化。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报价来对市场趋势以及走向做出判断,最终判断客户群的利率水平。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数据,从而改善现行的利率定价体系。尽快适应利率市场化,就可以在未来的金融领域中把握先机。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进行分流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的最终流向还是商业银行,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最终是不受影响的。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于存款进行分流,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的结构。所以这会导致一些中小银行揽存的压力巨大。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说,具有一个延迟支付的功能,用户通过结算的资金暂时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此,导致了银行存款的分流。这一部分的资金实质上是用户的活期存款。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领域越来越大,所以资金的沉淀现象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其业务领域向保险、基金等领域扩展,可以给用户提供预期收益超过银行存款的收益,这对于银行的存款也是一种威胁。当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类产品的收益远远高于银行的活期存款,甚至领先银行的众多理财产品,所以这也给银行的存款带来分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这一威胁是不容小觑的。
(四)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造成挤压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结算以及代理收付业务给予直接冲击。当前,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支付宝可以办理大部分的业务,包括交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而且缴费方便,不需要去银行,操作简单,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这对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开始挤压。同时,借助移动网络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将自身的业务从线上体验扩展至移动支付领域,将资源优势延伸至线下,与银行在线下展开新的竞争。
(五)互联网融资对商业银行贷款形成直接冲击
小微企业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等有利条件也在向小微企业倾斜。我国当前还没有实现信息共享这一信息联网,所以借款人存在捏造不真实信息的冲动,所以互联网信息与数据的真实性没有一个可以担保的保障,所以短期内互联网金融的贷款业务还不足以构成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直接冲击。但是如果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长期发展,这就不能得到保障。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客户群主要是无法提供担保的小额贷款的人群。长期来说,一旦信用信息共享这一机制开始发展,贷前评估、担保以及贷后管理就会简单得多,互联网金融可以整合担保线下的金融公司,增强自身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更加有效地对客户的资质进行判断。
四、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措施
从短期来看,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就是银行的薄弱的环节,可以说是商业银行网上业务的延伸;但是从长期来看,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就是促使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需要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挑战。转变思想和态度,主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加大对于金融创新的力度,积极发展网上银行的业务,对于不同的领域实现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一)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新的价值导向
互联网技术对于银行业的客户需求、业务结构、营利模式、服务水平、核心功能都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银行需要重视其发展状况,积极面对新业态的竞争,这种重视应是全方位的,包括从经营理念、战略规划、管理思想到具体的业务设计、服务定位。银行的传统观念是依赖大企业客户,通过其长期以来形成的专业技术、复杂知识、冗繁的流程为客户提供专业、稳定、大额的金融服务。面对客户需求、消费理财观点改变而引发的金融诉求的改变,银行应该转变现有观念,将金融服务大众化、普及化,重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业务。银行应该为更多的年轻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增强与客户的信息交流,加强客户的交互式体验,逐渐建立新的、适应新科技冲击下市场转变的价值观念体系。
(二)寻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共同合作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削弱了银行的支付和结算的龙头老大的地位,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是能够创造金融工具的,只是一个平台。互联网金融只是第三方支付在传统银行以外的一个延伸。当前,银行与互联网合作的空间巨大,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互利合作,实现“双赢”。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掌握的大量终端客户信息,分析客户消费模式、交易趋势和资金渠道。更加广泛和稳定的网络与移动支付平台是银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吸引新客户的有效途径。与商业银行在支付方面的合作也是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加可信赖支付服务的必然要求。
(三)积极推进银行互联网业务发展
银行要加快转型步伐,提升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支付工具功能。依托移动通信、互联网,改进和开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提供客户远程服务,向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利用商业银行目前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通过开放银行端口和数据,开发诸如自动余额理财、自动申购赎回货币基金、自动还信用卡等功能。在互联网金融产品还很难实现这部分功能之前,尽快占领市场,获得主动权。
五、结论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其带来的新挑战。互联网金融在很多方面都对传统银行带来影响,例如: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价格发现功能,推动利率市场化等影响。所以传统银行应在理念更新、业务创新、流程改造等方面积极面对新变化。而当前我国的传统银行业处于对于网络金融的摸索阶段。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如下五种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改变传统观念,建立新的价值导向;积极寻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相互合作;积极完善行业支付解决方案,确保在B2B、B2C市场的主导地位;积极推进银行互联网业务发展。
[1]李麟.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鲶鱼效应”[N].上海证券报,2013(8).
[2]李振锋.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本原因的判断[J].经营管理者,2012(2).
[3]谢子门.当今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商贸,2013(1).
[4]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