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策略
2014-08-15卢书欣
卢书欣
卢书欣/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广东广州510075)。
当今社会是资讯与信息膨胀的时代,面临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敞开和开放,西方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渐进输入中国国土。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其不同于本专科等全日制招考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毕业或者社会在职职工,这部分人无论在理论素质还是意识形态辨识上均较为脆弱。扭转他们本来就较为薄弱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的方法,即是在高职院校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而主要和最直接的路径是通过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
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开设和实施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授课内容、授课载体、人员配备、师资力量还是依托媒介等与本科院校都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差异。继而如何从受众群体的意识提升方面、授课内容的革新方面、师资力量的配备方面、媒介传播的创新方面以及授课平台的提升方面多管齐下,来真正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思想理论课之实效性,组织一个健全完备有机的策略系统是笔者将要在本文中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一、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及学生表现现状
找到解决问题路径的最基本思路是追寻问题的原因以及表现情形,只有切实了解一线的真实情景和产生因由,才可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同理,要分析、谋划出增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实效性的真正策略和演化升级方式,必须要了解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状况以及产生此种种状况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的在读学生的特质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不同于本专科全日制统考的学生状况,他们大部分是高中毕业或者社会上的已有工作的从业人员。这两部分人群可谓处于社会的两个极端,前者对于社会涉足不深,极易受到网络、国外新闻媒介以及腐朽思想的侵蚀,造成对我国现行的制度和体制有异议和不满的心理体验;而后者因为均有工作,且原本受到的教育层次较低,处于社会的一个特定阶层,导致其可能更加的将思维固化,对现行的我国处于转型期社会的种种问题理解较为片面和不足,所以其思维方式和理念也很容易出现偏颇。未能够成功在重点大学或者本科学校就读,从一个侧面就说明了这些群体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接受能力较为差,而且可能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内心有些问题倾向,对于自身的学习状况不甚满意,对于自己的学校、师长不甚满意,甚至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一切的现状和问题,即是为后续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程难以开展埋下了隐患。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所处的复杂国内外情境
现在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且伴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入深水期,目前转型期的社会种种社会矛盾凸显。此外,国外敌对势力和西方心怀叵测的政客们和政治团体并没有放松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文化渗透策略。而且现在社交网络、新闻媒介十分发达,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片面的资讯,并且转化为自我内心的心理认知,继而影响个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自制力较差,问题辨别意识不强,使得他们在面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情境和形势时,容易受到鼓动和迷惑,人云亦云,对于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这是十分危险的。
(三)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授课现状
前文中两点提及的侧面分析是从学生群体本身的认知和辨识程度以及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情景展开的,而具体到更为直接的接受教育一环,即高职院校老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情况来讲亦不太尽如人意。如若说原因和受众群体本来就有相关的负面情形和瑕疵,那么作为解决瑕疵路径的途径手段如果也有问题的话,就对这一宏观系统的完善和良性运行更为不利。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老师存在不信任和偏见。他们本来就认为所上的高职院校层次较低、自我接受能力低,因此没有对师长怀着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思,可想而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效果不良影响更大。其次,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一听到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关的授课内容,都很不屑甚至厌烦。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大家本来对于此类课程的思想观念重视程度不够,关键点是此类课程教师上课模式较为陈旧和僵化,大部分老师可能照本宣科、对于书本并不能够精心和细致地进行讲解,只是对着课件或者书本进行念读。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老师缺范足够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对于一些经典著作的选读可能也是不够的。理论的信服度是解释的信服程度,一个理论只有解释得让人俯首帖耳才能真正让人提起兴趣;另外一个因素,高职院校的行政与运行体制导致可能教师并没有心思将精力、物力、财力花费在课程形式新颖和创新上,导致模式单一缺乏新意,学生提不起兴趣。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是不能够使认知和接受能力本来层次较为低的高职学生进行理论的确认和信服的,只是注重课堂的那一会说教是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刻板印象的。实践出真知,要想将理论的信服度刻在学生心中,必须要经历实践的历练。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增强的策略举措
针对上文提及的当下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出现的种种现状和问题,本文拟从高职学生群体意识观念转变、高职学校教师观念与素质提升、教材内容的编排与授课、新型媒介载体的运用创新、培训和考核制度的确立健全、高职教育理念的提升与转型等侧面分别论述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效果实施路径。
(一)促进高职学生群体意识观念的转型
在生源方面,高职院校的招生生源已经在前文提及,鉴于此,高职院校学生有着相当的特质性。可能在入学之初或者学生在入学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生无法转变其抱怨、不思进取的心思,而此时学校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入学之初,高职学校应该制定详尽可行的新生教育,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即以面向社会就业为主题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明晰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与个人成绩发展,不要再抱怨,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工作或者走入社会中所具有的活力、年龄、可塑性强等等优势。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让他们树立正向意识、传播正向能量,学取一技之长,也会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意识观念是行动之源泉,正确的意识观念会引导正向积极的行为举动;相反,错误消极的观念会导致行为人的举措混乱,生活无目的。在入学之初,做好高职学生的入学教育,使其在一初始情形下,便转型为良性、正向的观念,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职学校教师观念与素质的提升
现在高职学校的教师准入门槛相对于全日制的本科院校学历、经验要求不甚高,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状况堪忧。没有优秀正向、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又如何谈及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的正向引导和教育,教师人生导师的头衔便会遗落。所以,高职院校固定详尽、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师资选拔与应聘把关,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师本身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教育负责的表现。本源就脆弱的学生群体,如果在配备较为低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样的教育实施效果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同时,要竭力做好高职学校教师观念的扭转,现在的一个状况是高职教师把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只是当作副业,在社会上从事一些其他的工作去挣外快。这一现象是与教师的本职工作相背离的,转变教师的这种观念,提升其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奉献自身、奉献社会的本源教师意识认知形态是十分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内容的编排与授课形式的转变
前文也说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身心理状态、自我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与本科的学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针对这种差距,相关教育部门与教材编排者,应该实事求是,从学生本源的认知能力出发,编写适合此类学生学习和易于接受的教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类的教材编写模板规整、编排较为固定,当然这是考虑到意识形态方面的书籍独具的特殊性与严肃性。但是教育与授业解惑的根本目的还是受众的认可与主动学习,既然结果是一致的,为何不采用更为让人接受的形式呢。另外,教师的授课形式需要改变,高职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授课形式要更为新颖、灵活,传统的照着书本宣读的“本本主义”的模式需要转型,真正采取灵活、易于接受的形式才是正道。
(四)新兴媒介载体的思政教育课程运用创新
伴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地发展,传统的仅凭黑板、教材、书本以及投影教育设备的使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了。学生真正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时刻准确地掌握,他们现在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站与相关娱乐介质进行着属于自我的新型沟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要及时地跟进和借助这些相关平台,进行传播和教育路径的创新,如可以采用社交网站思政课程或者马列主义伟人主页创造的形式进行传播相关知识、可以采用微信公共账号的形式进行交际、采取微博互粉和转载的形式扩大思政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影响。
(五)相关培训制度与考核制度的确立和健全
机制与制度的完善对于整个系统的规整和良性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高职院校相关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效果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培训制度是提升师资储备与群体素质的重要路径,他们的素质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相关的教学效果。考核制度是对教师职工的能力素养的衡量与评价,有能者上之,这样引进动态的淘汰与循环机制才能始终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和竞争力,致而使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人员不会变成一潭死水。
(六)高职教育理念的转变与提升
往昔的高职教育理念是面向社会,提供为社会职业化发展和岗位受众合适的人才,这样的培养模式顾及了专业化的特点,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现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全能型人才。育人的目的在于健全人的人格,先学做人再做学问,只有为社会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大写的人”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使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依然有待于完善和调整,这既是对于高职学子的负责体现,同时亦是对于学校与整个社会教育甚至民族和国家负责任的体现。
[1] 姚定楷.新时期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运用的探索[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123
[2] 蔡泽寰.浅析高职教育的创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26)
[3]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