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邓小平管理决策的价值观

2014-08-15郑文杰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决策生产力利益

郑文杰

价值观贯穿于管理决策的始终,是管理决策的核心和灵魂,任何管理决策都受到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反映管理决策的目的、依据、评价标准,也决定着管理者依靠谁来实现管理决策目标。“以什么样的主体作为价值主体,决定了价值观的性质。”[1]邓小平一生做出过许多重大管理决策,如,实施全面整顿、恢复高考制度、平反冤假错案、农村和城市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等等,都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本的价值观。邓小平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善于依靠、动员、团结人民来实现各项管理决策目标,以是否满足了、实现了人民利益作为衡量管理决策的价值标准。

一、邓小平管理决策的价值基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管理决策思想的精髓。邓小平的管理决策思想从中国管理的实际出发,在对中国国情充分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和面临的管理任务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邓小平做出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使中国走上民族复兴康庄大道的重大管理决策,每一项重大管理决策均体现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是毛泽东历来倡导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毛泽东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文革”时期毛泽东却偏离了这一思想路线,林彪、“四人帮”践踏了这一思想路线。“文革”后,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主张,继续“文革”的错误。在这历史紧要关头,邓小平坚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指出“两个凡是”违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强调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现代化建设都要依靠实事求是。这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充分准备,在全党、全国范围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个基本问题和基本原则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弄清楚中国的实际到底怎样的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所有重大管理决策都是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的。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办经济特区等决策上,开始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甚至否定意见,邓小平主张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好就坚持,不好就改正。股份制、证券、股市,这些东西好不好,也要根据实际效果来衡量,对了放开,错了纠正。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决策上,实践证明计划经济已经束缚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强调说 “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计划和市场都只是一种经济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

针对香港、澳门、台湾等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 “一国两制”的构想,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3]香港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只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谈判方式,一个是武力方式。“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的。”[4]“一国两制”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由此可见,邓小平作做的任何重大管理决策,都是认真分析了中国国情、世界形势、时代主题等客观实际,都遵循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因此,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管理决策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基础。

二、邓小平管理决策的出发点和依据:人民利益

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邓小平,一生中做出的重大管理决策,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又是从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人民利益是邓小平管理决策的出发点和依据。

在中国为什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邓小平充分体现了决策为人民的特点。新中国是建立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与世界先进国家和民族相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面对这一实际,选择走什么道路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邓小平看来,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让少数人富裕起来,大多数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结果只能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贫困。“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5]为了保证绝大多人的利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6]社会主义为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同时,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生产力不发达、物质财富有限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7]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共产党人的追求,也是为了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离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但是我国又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前提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是什么?这也属于重大管理决策问题。邓小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8]“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一步步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一步步改善。”[9]反之,如果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0]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这一决策同“为人民”联系起来了。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做出的最伟大的管理决策,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党对于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长期处于普遍贫困之中,对此邓小平痛心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止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1]“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状况不改革行吗?”[12]许多农民长期处于绝对贫困中,为了尽快解决农村的普遍贫困、解决温饱问题,邓小平把改革开放的突破口选在农村,想办法尽快使农民富裕起来。为更好地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人民的根本利益,抛弃了过去不切实际的空洞口号,代之以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提出了“三步走”发展目标。第一步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让人民有饭吃有衣穿;第二步是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较舒心的生活;第三步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幸福。在关于为什么要对外开放问题上,邓小平认为,引进西方国家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的利益,“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13]

三、邓小平管理决策成功的力量源泉和可靠保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管理决策能否成功,除了取决于决策本身是否正确以外,关键性的因素就是由谁来执行决策,依靠什么来保证决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管理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由小到大,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根本原因就在于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激发了蕴藏在人民中的伟大力量。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性地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邓小平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又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人民是一切管理决策成功的力量源泉和可靠保证,善于激发和利用人民的智慧,因而保证了管理决策的成功。

在残酷复杂的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长期从事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到战争的胜负决定于人民,人民是对敌斗争的力量源泉,党只有关心人民、维护人民利益才能充分地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才能取得革命或对敌斗争的胜利。“一切为保护人民利益打算……才会得到人民拥护,也才能取得胜利。经验尤其证明: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能帮助人民想办法去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利益,谁就是群众爱戴的领袖。”[15]只要关心人民、维护人民利益,对敌斗争就有了胜利的保证。“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就是看能否把大多数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实行对敌斗争,大多数群众发动起来了,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16]

1956年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78年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和生产力发展的主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社会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他多次强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各项管理决策成功的可靠保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因为经验不足,会面临许多困难,各种困难的解决,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够得到解决。”[17]“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18]邓小平还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管理决策的依据,同时一切管理决策的实现又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努力,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再好的管理决策也不能获得成功,因此党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能有丝毫的脱离群众的倾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19]

邓小平认为管理决策的成功,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基于此,他一直主张和支持大胆闯、大胆试,将人民群众中产生的新生事物经过科学论证、总结提升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安徽凤阳农民“包产到户”、农民群众自发兴办乡镇企业等伟大创举都曾得到邓小平的坚决支持和大力倡导,他在著名的南巡讲话中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20]邓小平非常重视知识分子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如果没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社会主义不可能取得成功。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通过制度机制的建立激发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邓小平管理决策的最高价值标准:人民利益的实现和满足

价值标准是衡量客观存在的价值尺度。邓小平在管理党、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关于价值标准的论述很多。比如,经济工作要用经济效益来衡量,“重视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21]要坚持效益前提下的速度,效益要通过管理来提高,“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22]关于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邓小平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23]衡量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标准是出人才、出成果, “教育方面有好多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出人才、出成果。”[24]在社会主义社会,用人特别是评价领导干部的标准是“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这就是主要的政治标准。”[25]还有非常著名的“猫论”、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

邓小平上述关于价值标准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人民和人民利益来展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利益是邓小平管理决策的依据和根本目的,同时管理决策是否正确又需要通过人民群众来检验,正确的决策一定是符合人民利益同时又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能够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就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反之,则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正。一切管理决策是否有价值,价值的大小,都要看对人民是否有效益、效果,凡是对人民有效益、有用的就是有价值的,反之就是无价值的。邓小平在实践中提出的“猫论”、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等,其实质都是人民利益标准。

在实践中检验符合人民利益的管理决策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反之,人民群众就会反对。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管理决策的最高价值标准,邓小平在管理党、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做出的一系列管理决策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因而是不可改变的。邓小平说:“我们现在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26]在这里邓小平把现有政策不会改变的原因归结为人民高兴,人民赞成和拥护,他还说:“中国现在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有谁改得了?如果改了,中国百分之八十的人的生活就要下降,我们就会丧失人心。我们的路走对了,人民赞成,就变不了。”[27]谁要改变现有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和人民就会受到损失,人民就会反对。“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28]

总之,邓小平的一切管理决策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一切管理决策的成功都是因为依靠了人民群众,一切管理决策的最终成效和结果都以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利益来衡量。因此,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是贯穿于邓小平管理决策思想的一根红线,邓小平管理决策的价值观就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

[1]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

[2][3][4][5][7][8][9][10][11][12][18][20][21][22][23][26][27][28]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8,59,60,207-208,64,264-265,328,10,10-11,237,4,382,22,143,213,29,59,83.

[6][13][17][19][24][2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133,230,368,70,151.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5][16]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1,52.

猜你喜欢

管理决策生产力利益
如何提高小学校长的管理决策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校长的管理决策能力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方法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关于大数据与政府公共管理决策的探析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