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帝国文本的构建——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鲁滨逊漂流记》

2014-08-15余纯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赛义德鲁滨逊漂流记殖民主义

余纯洁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绝对不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冒险小说。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字里行间渗透帝国的殖民扩张思想,折射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历史事实,体现了文化与帝国殖民实践的谋和。重读 《鲁滨逊漂流记》,既想再次体验那段神奇的海岛冒险旅程,又想感受鲁滨逊传递于我们的坚强、勇敢和机智,更想挖掘西方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探究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帝国文本的构建。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独特的“荒岛文学”模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西班牙流浪汉小说传统,描写鲁滨逊一生生活和冒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理想化的英雄,万人仰慕的榜样,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个突出形象。他的勇敢、乐观、智慧,能把一个远离人烟的荒岛经营得有声有色。但不可否认,他的性格中有很多殖民者的天性,诸如占据、掠夺、扩张、控制。《鲁滨逊漂流记》主张探险,主张走出所属的地理版图,走向世界。这恰恰表现了18世纪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入井观天,不过圆盖;登峰眺目,极于烟际。”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经主宰着他们的世界,也借由这样的思想,创造了辉煌无比的大英帝国。

赛义德的《东方学》被视为是后殖民论述的经典与理论依据。他在该书中指出,东方主义是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形式[1],西方对东方的长期误读、歪曲和刻板印象,成为西方从事殖民扩张和进行帝国构建的托词。在东方话语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他的另外一部重要著作《文化与帝国主义》中,赛义德从西方文学的角度进一步详细地阐释了文化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他明确指出,一个国家在殖民扩张和帝国构建的过程中,文化与帝国构建实质上是一种“共谋”关系。[2]通过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赛义德认为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社会文化意识总是干扰或左右着他们的判断和观点。因此,任何文本都不仅仅只是作者的单一叙事和主观愿望表达,它或多或少渗透出同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意识形态。按照赛义德的观点,在西方文学作品所属的西方“高雅文化”里,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潜藏其中。对一些西方文学的解读,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因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持续力是可怕的”,[3]它可以捏造他们认为的事实和法理依据,从而模糊了本来的事实和真相。当这些“事实”逐渐流传开来,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社会惯例,让人们深迷其中,从而失去应有的价值维度和道德判断。《鲁滨逊漂流记》正是这样的小说,它的创作根源于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背景,却极力掩盖罪恶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甚至为它们歌功颂德。但是,当我们撩开小说文本的帷幕,一部英国殖民扩张和帝国构建的真相呈现眼前,渗透在文本中的殖民语境深刻地体现文化对帝国构建的作用。当历史被翻阅到英国伊丽莎白时代,我们就不难理解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制造的那些奇思妙想以及《鲁滨逊漂流记》一经出版就风靡全国、备受关注的原因。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璀璨的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伊丽莎白一世,这位终身未嫁却超群绝伦的女人成就了英国历史上的“伊丽莎白时代盛世”。她踩着殖民扩张的步伐,拉开海外扩张的序幕,引领英国这艘大船驶向世界海域,满载而归。女王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并通过强硬的政治和外交手段极力保护本国商人的经济利益。同时,从宫廷到民间都充斥着许多宣扬热爱国家和效忠于女王的人。他们大都受过良好教育、拥有家族财富、具备商业头脑;他们狡猾、贪婪、时常处于无法抑制的对外扩张的亢奋状态中;他们随时都在挑动这个古老王国因循守旧的神经。英国历史把这一时期书写成探险时代,本质却是赤裸裸的海盗掠夺。种种历史事实表明,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在英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对整个经济发展与变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拉开海外殖民扩张的序幕,到血腥暴力的海外殖民实践,再到18世纪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建立殖民地,英国获得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地位,成为首屈一指的殖民帝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文化。英帝国享受着荣华盛事,被它奴役、掠夺的国家却繁华落尽,乱世成殇。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民族意识前所未有高涨,二者形成强大合力,加速了海外扩张和海外殖民进程。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航海和探险成为这一时期文学领域作家和读者热衷的主题。毫无疑问,《鲁滨逊漂流记》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与大英帝国的殖民实践密切关联。笛福的殖民思想穿梭在鲁滨逊的探险叙事中,并构成了东方主义的描述,其目的是要维护和宣扬殖民主义和白人至上主义。

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赛义德认为小说的产生与西方帝国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帝国主义霸权就没有今天的欧洲小说。他把每一部小说都看作是帝国主义在海外出现和控制国内的衍生物,是对空间扩张的实际叙述。”[4]出生在商人家庭的笛福是中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拥护殖民制度、种族歧视,不遗余力地赞美资产阶级并维护其利益。他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所在时代的探险精神鲜明地表现在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中。

“这部小说的叙事风格与形式都与16到17世纪的探险旅行这一奠定大殖民帝国的活动有关,鲁滨逊作为一个新世界的开创者,使一种海外扩张的思想明晰化了。”[5]从一开始,鲁滨逊就有明显的殖民动机。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中产阶级的安逸生活,决心出洋探险。驱使他五次航海的动力就是一个英国人对于海外财富的渴望和对陆上权力的神往。[6]在巴西,他通过购买黑奴、雇佣佣人来帮助他建立和经营种植园,并在海外贸易活动中获得丰厚的利润。鲁滨逊的这段经历,一方面说明小岛屿国家已经无法支撑恢宏的殖民帝国梦想,扩张已俨然成为一种国家心态;另一方面证明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能创造丰厚利润,可以为英国带来无数财富。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典型,鲁滨逊骨子里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如同我们周围存在的空气一般,绝不会因个人意识的控制,甚至于屏住呼吸而有所改变。他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却又坚定不移地紧守着资产者的优良品质,义无反顾地投入对新事物新世界的欲求与掌控之中。当鲁滨逊在绝境中流落到荒岛后,并未绝望。他利用文明社会的工具和知识,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聪慧头脑建造了一个全新世界,并成为这个世界的统治者。然而,当审视鲁宾逊的这段经历时,我们会发现鲁宾逊是运用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强盗逻辑完成了小岛帝国的缔造。对小岛的绝对占有,崇尚武力征服,改造并奴役“星期五”,扼杀本土文明,掠夺式的开发小岛资源,从各个方面深深切切地透视出强烈的殖民思想和清晰的资本主义管理模式,这带来了无尽财富的思想,对殖民地及殖民地人们来说却是无尽的痛苦。历史上,英国对土著黑人的殖民罪恶简直是罄竹难书,屠杀、贩卖、奴役。渴望探险、海外经商、购买黑奴、流落荒岛、创建家园、“驯化”星期五、统治荒岛、缔造荒岛帝国。鲁滨逊的经历实质上是英国从事殖民扩张,建立殖民帝国的缩影。

弗农对殖民主义形象提出过批判,他在《地球上不幸的人们》一书中指出,在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学中,“殖民者创造历史,他的生活是史诗、是伟大的航程”,[7]《鲁滨逊漂流记》正好印证了这一点。鲁滨逊在“野蛮地”建立了全新的“文明世界”,在东方主义的描述下,西方是理性的、文明的、先进的、而东方则是野蛮的、落后的、丑陋的。于是他们一边高扬着救世主的旗帜,一边却独断地掌控别人的行为,面貌甚至于思想却又难以自觉。随着时光流逝,这样的矛盾已经在要征服世界的野心中显得微不足道了。就像《鲁滨逊漂流记》,笛福对土著黑人进行恣意妄行,毫无顾忌的野蛮叙述。在他的笔下,他们是未开化的族群,不穿衣服、吃人、肮脏、愚笨。来自文明社会的鲁滨逊是极具人道主义精神的救世主,他拯救了星期五,并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对星期五进行改造,把星期五训练成一个很好的基督徒、最忠诚的奴仆和小岛帝国的卫士。表面上,鲁滨逊与星期五之间突显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关系。事实上,星期五代表的美洲文明并不逊于鲁滨逊代表的欧洲文明。鲁滨逊对星期五的改造充分体现殖民者强势的文化殖民策略,目的是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纵观英国殖民历史,他们把本国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对外传播,从而确立文化霸权,维系殖民统治。

鲁滨逊是英国海外扩张时期殖民者集体群像的一个典型。登上鲁滨逊建立的岛国殖民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的模式。《鲁滨逊漂流记》的文本叙事,实际上体现了英国殖民帝国的构建过程。在历史潮流的颠簸中,帝国之首的荣耀已逝,曾依赖于殖民经济的英国走向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1]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2]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3]周和军.文本与帝国——后殖民主义视野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4]皮海兵.共谋:文化与帝国主义——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解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5]张法.后殖民理论:从赛义德到斯皮娃与霍米·巴巴[J].转引自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2003.

[6]蹇昌槐.《鲁滨逊飘流记》与父权帝国[J].外国文学研究,2003(6).

[7]Frantz Fanon.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M].Harmonds worth:Penguin,1961.转引自 庞红梅.后殖民主义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J].电影文学,2011(18).

猜你喜欢

赛义德鲁滨逊漂流记殖民主义
《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浅析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
赛义德德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