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艺术之洪山调概述
2014-08-15杨冬梅
杨冬梅
一、曲艺概述
我国的说唱艺术远至先秦两汉之际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其活动范围基本上囿于宫廷贵族的燕宴游乐,还没有成为广大人民所欣赏的技艺。表演者或是侏儒、俳优;或是文学弄臣;或是贵族士大夫偶尔为之的“客串”。经过近千年的酝酿与培育,到了唐代才成熟起来,演出场地“变场”、“讲院”,佛教“俗讲”,俗讲底本“变文”等的出现,是为说唱艺术成熟的标志。北宋时,汴京的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是“竭五都之瑰宝,备九州岛之货赂”,成了“八荒争奏,万国咸通”的大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出现,促成了专门供人游乐的场所—“瓦舍”的出现,每个瓦舍中设有许多勾栏,各种技艺在这里演出。两宋时期民间说唱技艺品种很多,据《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武林旧事》等书中记载,瓦舍中以说为主的有小说、讲史、说经、说诨话、说诨经、背商谜、学像生、学乡谈、说药等;以唱为主的有唱赚、覆赚、诸宫调、合生、弹唱因缘、小唱、嘌唱、唱耍令、叫果子、唱京词、唱拨不断等。瓦舍之外,流动的即“打野呵”的路岐艺人作唱卖艺,中有唱涯词和陶真,士大夫宴乐中有鼓子词,堪称中国历史上说唱艺术的第一次繁荣时期。元、明时期,由于统治者颁布了种种限制文艺活动的法令,限制了说唱的发展,一般说来,这一时期的说唱不如宋代兴旺发达。清代迎来了说唱音乐的再度繁荣,尤其是康、雍、乾三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获得全面发展,呈现出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显著特点。
河南地处九州岛之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中,有八国位于河南境内。“郑卫之音”的繁荣,更是让孔老夫子发出了“恶郑声之乱雅乐”的感叹。在曲艺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唐代和宋代,河南均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说,辉煌的历史孕育了河南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
当代河南的曲艺分为三大曲种,即坠子书、三弦书和鼓子曲。洪山调属于三弦书一类,它是流传于河南省焦作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艺术,演出时,艺人怀抱三弦,腿系腿板,一人三角,自弹自唱。历史上,洪山调与其他民间曲艺一样属于下流末技,不登大雅之堂,故而不见经传。三弦书形成于河南省南阳,以使用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它唱腔朴实,形式活泼,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洪山调用朴实的地方性语言将老百姓喜欢的段子、故事娓娓道来,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据洪山调艺人张清轩之子介绍,当地很多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年轻时经常听其父亲演唱,至今都能或多或少地哼唱几句或者读一小段独白。由此可见洪山调当时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影响。
二、洪山调历史考源
关于洪山调的历史,史料均无记载。据温县洪山调艺人周晓妞(1920—1994)讲,他的师爷叫牛万太(1875—1943),师老爷叫赵天寿(1835—1914),赵天寿还有师傅柴明勋、师爷马文彪两代。据此推断,大约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
最常见的关于洪山调形成的说法有三种[1]:一是起源于春秋时期,这种说法认为洪山调由春秋时期的苗庄王所创,至今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苗庄王被分到邑苗地(河南济源),由于极度思念家乡,继而创作此曲调,且发明三弦用以伴奏。济源和温县的老艺人讲:“三弦老人庄王造”[2]。但是,这种说法缺少实证,况且三弦始于元代,所以,不能使人信服。二是起源于元末明初,当时,政局动荡,十室九空。朱元璋为了恢复经济,将地少人多的山西洪洞县居民迁移到中原地带。这些移民在迁徙途中思念家乡,将家乡的曲调和自己的境遇相结合,变成曲子哼唱,后逐渐形成洪山调。洪山调的“洪”取自洪洞县首字,“山”就是山歌的意思,所以叫作洪山调。此种说法虽无文字记录,但是有一定的道理。明初期的一系列开明政策对当时经济、艺术等的发展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是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曲艺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实地考察时,听当地洪山调艺人介绍,清代嘉庆年间博爱的王先儿因唱洪山调远近闻名,曾在怀庆府(今焦作)地区设摊演唱。由此推断,洪山调至少在明中叶已经形成。
虽然有关洪山调的传说不一,但从其音乐形态的特点来看,当为我国北方三弦书之属。三弦书起于何时何地,至今尚无定论。河南焦作市出土的南宋、金墓中有弹三弦的说唱俑。三弦的形制为大鼓低音三弦,俑人为坐姿,呈自弹自唱状。晋东南长治市沁县南里乡东庄村金墓也有类似鼓书砖雕出土。由此来看,至少在宋金时期,豫西北和晋东南一带已经有类似三弦书、大鼓书等说唱艺术存在。三弦书是河南省三大曲种之一,因其具有一种醇厚之美,乡土之风,朴素之感,“独善天华,自成馥郁”,听起来使人心舒气爽,意旷神飞。这样的乡土艺术,是登上大雅之堂的“阳春白雪”所难以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崇尚“正统的”文史古籍中难以找到有关这一说唱形式的明确记载。洪山调不但从音乐形态上看类似三弦书,而且,在有关洪山调的传说中有“洪桐县山歌调”之说,晋东南也正是三弦书存在丰富的地区,比如:沁州三弦书、武乡三弦书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洪山调和晋东南沁州三弦书、武乡三弦书等,应同出一源、同源异流。它们是三弦书流传到各地之后,和当地民间文化、民间音乐、民俗相结合的产物。
三、研究现状
作为一种地方性民间说唱,洪山调影响范围较小,缺少广泛关注,所以相关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研究成果,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辑的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和《中国曲艺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编辑正式开始于1984年,之后各省卷陆续出版,《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出版于1996年。在该卷《弦子书类》中,简单介绍了洪山调的流传区域、传承关系及主要板式等,文后附有各种板式谱例和传统曲目《小两口抬水》选段谱例。《中国曲艺志》的编辑开始于1986年,各省卷在随后陆续出版,《中国曲艺志·河南卷》出版于1995年。该卷所述内容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相比,不仅调查的区域各有侧重,主要的传承人及传承关系也不尽相同。从80年代开始,除了官方组织编辑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和《中国曲艺志》之外,在地方学者中,较早关注洪山调的是冯俊卿。在冯俊卿个人文集 《清风放歌》(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中,有两篇洪山调的研究论文,分别是《洪山调考源》(2006年)和《苗庄王文化现象》(2007年)。 在《洪山调考源》里,作者根据多年田野考察的第一手资料,采取文献、田野二重论证法,考定认为:第一,洪山调起源于春秋时期,诞生地为河南省济源县的苗邑,为和孔子同一时代的苗贲皇所创,苗庄王与苗贲皇原同属一人;第二,春秋时期楚国的大洪山作证,起源于河南省济源市苗邑的说唱曲种洪山调,与湖北省随州市的大洪山有着不解之缘,洪山调的名字由大洪山而来。《苗庄王文化现象》可以看成《洪山调考源》的姊妹篇,该文延续了洪山调系苗庄王所创的研究思路,继续探讨了与苗庄王和洪山调相关的姓氏文化、军队文化、曲坛文化、寺庙文化、民俗文化和戏曲文化。2008年到2009年,在国内期刊上分别刊载了三篇洪山调的研究论文,分别是杨冬梅《洪山调初探》(《中国音乐》2008.3)吴佳文《远去的绝响,沉郁苍凉—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四川戏剧》2008.2)邱雅洲《无可奈何花落去:走近“洪山调”》(《经济师》2009.8)。 三篇文章都根据田野考察和文献资料,较详细地论述了洪山调的历史、传承和音乐风格等等。与前期的研究相比,增加了音乐内容的分析比较、主要艺人的调查采访,使洪山调的面貌更加立体。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洪山调作为一种濒危的民间曲艺,始终未能大红大紫,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以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取代了传统曲艺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文化中的全球在地化现象日益加剧,洪山调因为社会功能、受众、传承等文化属性,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音乐学等学科方法,对洪山调的历史面貌、社会功能、音乐形态等方面作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从2007年开始,课题组成员先后数次深入焦作、温县、济源等市县,做相关的田野考察。在当地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采访了相关传承人并对演出现场进行了录音、录像。这些是研究洪山调的第一手资料。现如今,随着老艺人的先后谢世,在焦作、济源等地已经见不到洪山调的身影,唯有温县尚存一支,那就是祥云镇张寺村60岁的马九信。因此,洪山调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
四、盲人艺人
在笔者实地考察时,了解到很多洪山调艺人都是盲人,这种情况使人想到中国的一句俗语:自古盲人三条路,算命、卖唱和要饭。
我国的盲人曲艺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瞽蒙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其中的瞽和蒙均指盲艺人,他们掌握乐器的演奏,而“讽诵诗”可以说是早期的说唱。这些瞽蒙虽然身份是奴隶,但是相对地位比较高,他们可以靠近国君,向国君谏言献策。他们利用这种机会,或唱或讲,既起到了讽谏的作用,也起到了娱乐的作用。到了汉代,刘向《列女传》有记载:“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古时候妇女怀了身孕,睡觉时就不能侧着身子,座席不靠边,不用一只脚站立,不吃有异味的东西。食物切得不正不吃,席子放得不正不坐,眼睛不看邪僻的色彩,耳朵不听浮靡颓废的声音。夜晚让乐官吟诵诗歌,讲述正人君子的事迹。这样生下的儿子必定相貌端庄,才智和品德都出类拔萃。”其中的“令瞽诵诗,道正事”,可以说具有盲人说唱的特征。唐宋以降,随着曲艺音乐的逐步成熟,文献中关于盲人说唱的记载逐渐也多起来。南宋诗人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即为一例:“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诗中“负鼓盲翁”的说唱形式,据叶德均先生考证为“陶真”。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也有陶真的记载:“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明万历之后,南方苏杭一带盛行弹词,文献中也多有弹词盲艺人的记载,至清代,弹词演唱更盛,盲艺人的记载就更多了。到了现代,最著名的盲艺人要数江苏无锡的华彦钧,世人多称其为“瞎子阿炳”,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享誉海内外。
通过梳理瞽蒙说唱的历史,可以看出,先秦盲艺人地位较高,可以做官,不仅专司乐器,也可对国君谏言献策。当代意义上的盲艺人,始于唐宋以后,至明清两代,因为曲艺的繁荣,盲艺人才多起来。在旧社会,盲人要生存,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但是可选择性并不强。相对要饭而言,算命和卖唱算是比较体面的。
温县洪山调艺人张清轩和其徒弟马九信均为盲人,且都是为了生计、“糊口的门路”走上了洪山调的演唱之路。同时,洪山调自身也有“技艺不传明眼人”的规定[3]。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洪山调艺人乃至整个盲艺人群体学艺道路的艰辛,同时也可以看到洪山调发展中的小行业意识和发展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洪山调艺术由于其局限性而逐渐走向没落。然而,作为我国曲艺艺术的曲种之一,它依然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如何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并传承其艺术精华,成了当下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1]杨冬梅.洪山调初探[J].中国音乐,2008(03).
[2]吴佳文.远去的绝响 沉郁苍凉—访洪山调艺人马九信[J].四川戏剧,2008(02).
[3]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06).
[4]邱雅洲.无可奈何花落去—走近“洪山调”[J].经济师,2009(08).
[5]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J].中国音乐,2008(02).
[6]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繆天瑞,吉联抗,郭乃安.中国音乐辞典[M]“三弦条”.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332.
[8](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9](清)刘廷槐纂修,余培森修订.来安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7.
[10]安徽省文化厅编.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1]本书编写组编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