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的《心》论——通过三人之死解读“明治精神”
2014-08-15徐竞
徐 竞
徐竞/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河南南阳473061)。
明治时期,日本社会置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于不顾,疯狂而强行地推行近代化进程。在社会变革的激流中,代表立身出世、国家主义思想的国权论思潮与代表个性自由与解放、个人主义思想的民权论思潮尤为盛行。《心》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成的。《心》作为心理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变革的明治时代出现的传统伦理道德与文明开化的个人主义间的矛盾。作品透过接二连三的死之结局提出“明治精神”这一概念。本文将在解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我的父亲”、“K”、“先生”的死来探讨和剖析明治精神的实质。
在《心》中,乃木大将的死是阐明“我的父亲”“K”“先生”三人之死的重要媒介。关于乃木大将的死,松本三之助表示:“这是对明治天皇的殉死”。桥川文三也指出:“是对明治天皇绝对忠诚的武士道精神的体现”。然而乃木大将的死对当时的日本人来说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松本再次指出,对乃木大将殉死的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一般民众的思想和一部分知识人的思想,这两种想法差异很大。在一般民众看来,乃木大将的殉死是对日本传统道德的坚守,是对武士道精神忠诚的体现,在一部分知识分子眼中,“殉死”是对旧传统的盲目推崇,是一种愚蠢可笑的行为。“我的父亲”属于前者。
一、“我的父亲”之死和“明治精神”
“我的父亲”是自耕农,是推崇明治时代国家主义思想的一般民众,是忠诚于以天皇制为中心的国家体制的一员。
“对不起乃木大将,实在丢人现眼。我也这就跟去。”
“天皇驾崩消息传来时,父亲手拿报纸,口中‘啊、啊’两声。‘啊、啊,天子到底没有了,我也……’”
从“我的父亲”临死前几句无意识的语言,可以看出明治天皇的驾崩和乃木大将的殉死已波及并影响到偏僻乡村的一个老农夫。可见这殉死对大众的冲击和感动是具有国民性的,是非常大的。由此可以推断,明治时代是以天皇为君主、以国民为臣下的封建君臣组成的近代国家的时代。虽然在江户时代只有武士间存在主从关系,而明治时代就连一般民众即“我的父亲”这样的农民对君臣关系遵从的意念都是绝对无法动摇的。可见天皇的影响力之深。
代表一般民众的“我的父亲”已经无意识地接受了支撑近代日本国家的一种意识形态,即为了天皇可以舍弃自己性命。“我的父亲”尽管因慢性心脏病死期将至,但与自己的病情相比,却更加担心天皇的病情,就像乃木大将天皇之后而“殉死”一样,觉得自己也必须有所为之的思考方式已无意识地深植于“我的父亲”心中。因此,通过代表一般民众的“我的父亲”的想法,可以看出所谓的“明治精神”是以明治天皇为顶点,以富国强兵的国家主义为思想支撑,其根源在于国权论。一言以蔽之,代表“父亲”的死的明治精神可以说就是国权论。
二、“K”之死和“明治精神”
首先看“K”在作品中是怎样的形象。“K很早就喜欢‘精进’这一说法。我以为其中大约含有禁欲之意。但后来实际问他,才知道其含义比禁欲还要严厉,心里吃了一惊。他说他的第一信条是应该为道而牺牲一切。节欲、禁欲自不消说,即使离开欲的爱本身也是道之障碍。”
“K”是一个想要从世俗的污浊中将自己分离,与当时的立身出世的国家主义思潮相抗衡的、绝对彻底的禁欲主义者。结果,“K”纠结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法自拔。“K”是近代国家形成过程中,面对各种政治斗争的失败,倡导内心与精神世界的优位,拒绝并对抗世俗事物的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些知识分子与一般民众有所不同,与国权论的国家方针相比,他们更加注重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民权论的国家方针。为了对抗国权论,他们选择脱离世俗。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以强有力的国权思想为依托的近代国家形成的过程,这部分知识分子的力量相对薄弱。面对无力改变现状的事实,他们只能选择无视、回避、脱离世俗的烦扰,实属无奈。他们是日本社会中与主流思潮背道而驰、孤独而绝望的存在。
这样一个不问世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K”突然向“先生”表明喜欢小姐的心迹,使“先生”即惊诧又嫉妒。“先生”却用精神上没有上进的人都是渣滓的话刺痛“K”的内心。这句话原本是“K”对先生的忠告,现在“先生”却以牙还牙,把它用在“K”身上。这句话对于“为道而牺牲一切”的“K”来说是有强烈的冲击性的,对于坚持脱离世俗,但却又陷入世俗情感的“K”来说是矛盾的。
“K”是重视个性,追求民权道路的非政治的个人主义者。“K”尽管生存在选择立身出世思潮蔓延的时代,却比任何一个人想要廉洁清白地、禁欲地活着。为了实现这样的生存方式,就要放弃所有世俗的欲望,去追求抽象的理想。但“K”面对女性的爱这种世俗感情时也产生了迷茫恍惚,在犹豫徘徊中,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加上作为“K”唯一朋友的“先生”欺骗了“K”,抢先向小姐的母亲获得让其结婚的承诺,失恋的打击,朋友的背叛,精神的矛盾,最终“K”因自己“懦弱无能,前途无望”选择了自杀。从“K”的信“本该早死,为何活至今”中,可以看出在信念与现实出现矛盾时就有了自杀的意念,“先生”的背叛不过是个催化剂,加速了“K”的死亡。因此,“K”之死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感悟到自己精神上的挫折。
三、“先生”之死和“明治精神”
《心》的主人公“先生”是明治时代的知识人。他被父母极其信任的叔父横夺财产,继而对所有人产生不信任感。轻蔑所有人的“先生”最初对房东夫人及女儿“静”也是无法相信的。但是随着对“静”的喜爱,渐渐地打开了自己的心扉。但是,朋友“K”和“先生”同住之后,“先生”、“K”、“静”便形成了三角关系。“K”向“先生”告白喜欢“静”之后,由于妒忌心的驱使,“先生”使“K”陷入思想上的自我矛盾,加之“先生”抢先一步获取“静”对婚姻的承诺,最终“K”自杀了。“先生”认为“K”的自杀是由于自己的背叛造成的,对自身产生了怀疑和深深的负罪感。正因为“先生”是明治的知识人,当面对叔父的背叛和欺骗时,曾公开表示轻蔑之意,所以更无法原谅自己对“K”的所作所为。“先生”试图忘却这种不安,尝试用酒来麻痹自己。自“K”死后,“先生”切断与社会的联系,孤独地生活着。“先生”反复思考“K”的死因,最初也以为“K”肯定死于失恋,后来又觉得并非如此,最后惊诧感悟到“先生”自己在走“K”走过的路,不由得不寒而栗。“先生”的这句“明治精神始于天皇终于天皇”,揭示了明治精神的终焉,也预示着随着多样化政治的明治时代的消亡,推崇个性和自由的近代国家形成的可能性也随之覆灭。换言之,伴随着明治时代而开始的民权论的思想也将随明治时代的终结而消之。
“先生”看到乃木大将的遗书,更坚定了自杀的决心。乃木大将的死,因自身未完成的使命苟活至今,是带有负罪感的殉死。“先生”并非是为哀悼乃木大将才在自己的遗书中提及殉死这件事的,而是感悟到两人有共同的艰辛与苦楚才言及的。“先生”自“K”死后至今痛苦地活了15年,乃木大将也同样痛苦地生活了35年。“先生”甚至感到乃木大将死的瞬间都比痛苦地活着要来得畅快。正如文中所述“我不清楚乃木的死因”,所以乃木大将的死同“先生”的死是有不同意义的。
“先生”说,“假如自己殉死,就殉明治精神”。原本殉死是表示封建时代武士对君主的绝对忠诚,对传统封建道德的坚决固守。在本文的开始提到一部分知识分子认为像乃木大将的殉死是愚蠢的行为,因此先生话中的“殉死”不能作为一般的殉死来理解。用“先生”的话来解释是因为“这个已经不用的老字眼里已有新义装了进去。”这就意味着“先生”的死是对作为自立的知识人,对重视个性与自由的“明治精神”的殉死。
通过《心》中三人之死解析了各自代表的“明治精神”。“对明治精神的殉死”在当时的日本人中包含两层含义,从代表一般民众的“我的父亲”的立场来看,所谓“明治精神”就是以明治天皇为顶点,以国家主义思想为依托的国权论,大多数的一般民众认为,“对明治精神殉死”即对天皇的殉死。但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正如知识人“K”和“先生”的思想一样,是接近重视个性和主体性的民权主义思想的,是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先生”的“殉死”是对这种自由民主思想可能消亡的殉死。
[1] 夏目漱石.心[M].林少华译,青岛出版社,2005.
[2] 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全集[M].岩波书店,1979.
[3] 伊豆利彦.漱石と天皇制[M].有精堂,1989.
[4] 小森陽一.夏目漱石を読む[M].岩波书店,1993.
[5] 李先瑞.试论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J].日本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