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爱伦·坡《丽姬娅》的死亡之美

2014-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爱伦小说生命

苗 琴

苗琴/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四川汶川623000)。

爱伦·坡的作品在表现对象方面,超越了现实主义文学,用非传统的手法描写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完全重视自我内心感受,重视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这个特点在《丽姬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要分析爱伦.坡的小说就要从意识流的角度去赏析文章所表现出来的超现实的精神内涵。《丽姬娅》是一部描述非常精彩的恐怖小说,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置,每一个色彩的搭配都充满了神秘莫测,不管是细节的描写,还是场景的烘托,都是在渲染一种恐怖的气氛,让丽姬娅的生命在美轮美奂中焕发出异样的光芒。

一、丽姬娅的外表美

(一)丽姬娅的外形特征

作品中对丽姬娅的外表,没有像传统的描述那样从外部特征进行描写,表现出丽姬娅的外观让人多么难忘。而是通过断裂的描述,看似荒唐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此人只有天上有的神奇画面。文中首先描述了她修长而娇弱的身材在临死前已经是“形销骨立”,接着写了她的气质特征——来去无踪,神秘得像幽灵。接下来写了她的象牙白的玉手,然后写到脸。丽姬娅的容貌并不属于端正的古典美,但是却能够看到那份美当真称得上“绝色”,也感到脸上多的是异点。但是要想用语言表述出来,似乎无话可说。额角、皮肤、蓬松的头发、饱满的天庭、优美的葱鼻、鹰钩的鼻梁……“这真是登峰造极的杰作——模样庄严的短短上唇;柔软的、娇媚的、催人欲眠的下唇;喜盈盈的酒窝,红艳艳的唇色;她镇静的、沉着的,但又喜洋洋的微笑,一道道圣光射在牙上,亮得出奇的一口牙齿就反射出这道道圣光”。还详细描述了下巴,她的下巴宽阔而显得圆润,柔软而威严,饱满而脱俗……那双大眼睛更是特别,“我们这族人的一般眼睛说什么都没有那么大”,甚至连“诺耶哈德谷那族人中最圆的羚羊眼睛也赶不上那么圆”……她就是天上玉女,世外神仙才有的特殊气质。就像我国神话《白蛇传》故事中的白素贞,完美的外表足以让人不忍伤害,然而小说中丽姬娅的美丽为她的死做了完美的铺垫,让人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的那种悠长的情感,那份悠长的美。

(二)丽姬娅的独特气质

丽姬娅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完美的外表,还在于她的性格气质。“我”记不得两人之间是如何相识相知相恋,不记得都有经历过哪些难忘的事情。这恰好是作者的意图所在,他在暗示读者他能够记住的是丽姬娅那完美的性格特征。丽姬娅特别温和轻柔,来来去去没有一点声音,像个幽灵,这点暗示了丽姬娅后来真正成为幽灵是与生俱来的。她渊博的学识也是令人折服的,在“我”认识的女人当中,只有丽姬娅是外表镇静、始终沉着的,那充满了抑扬顿挫、迷魂的声调和那些咄咄逼人的谈吐都是从那纤柔的身子里吐露出来的。她精通古典语言,没有被任何深受崇拜的课题难倒过;她对心理学、物理学、数理学等都非常精通,这更加增添了丽姬娅的神秘色彩。此时此刻丽姬娅的美蒙上了厚重的智慧色彩。她不是一个单纯的美女,而是一个美丽与智慧的化身,和后文的丽姬娅的死亡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让人对年轻的丽姬娅的死亡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震撼,这么美丽聪慧的女子,怎么可以随便结束生命呢?正是这样的一种理念,为后文中“我”的妻子死后两人的生命再次重叠酝酿了气氛,让丽姬娅的重生变得合情合理。

这就是作为小说大师的爱伦.坡的艺术技巧,对小说中人物心理和意识不再是作为一种描写手段,不再让心理描写附着于小说情节之上成为达到某种效果而采取的艺术手段,而是让意识活动几乎成为小说的主要内容,而情节变得极其淡化,退隐在小说语言之后。这种超现实之美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他对美的追求,对文学上的境界的追求。

二、丽姬娅的死亡之美

(一)丽姬娅的挽歌

在丽姬娅生命结束的那个夜晚,“我”为她朗读了她前几天写的一首诗,那首诗写的是一个狂欢的夜晚,在凄凄凉凉的暮年,狂欢的夜晚肯定是丽姬娅对死亡场景的想象,而凄凄凉凉的暮年是对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的不舍。丽姬娅创设了一个这样的场景:在那个狂欢的晚上,有一群蒙着轻纱,热泪涟涟的蝉翼仙子坐在戏院里观看一场演出,那是一场希望和恐惧的悲剧。丑角扮演的凌霄天帝在空中来来往往漂浮不定,嘴里低沉的嘟哝,傀儡们横冲直撞,突然,无形的巨掌在瞬间变换了场景,秃鹰的翅膀噗噗的飞降看不清的灾祸。剧情中充满了恐惧、罪恶和疯狂,突然,一条横行爬虫,冲进小丑群中,浑身猩红,折腾蠢动,它所爬过的地方,丑角们霎时丧身,蠕虫露出鲜红的毒牙,上面鲜血淋淋……突然,灯火熄灭,好像棺套罩上灵枢,帷幕像骤雨一样簌簌落下。蝉翼仙子们摘下薄纱,脸色刷白,双目茫茫,起身离去……与其说这是丽姬娅的诗,还不如说这是丽姬娅的挽歌。她那充满浪漫色彩的死亡场景设置和她那颤抖的恐惧形成强烈的冲击力,直接扑打到读者的心灵,这种恐惧的美纠结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田。我们看到了丽姬娅雪白的手臂缓缓放下,意味着生命到了终结。然而,她的灵魂却得到了永生。

(二)丽姬娅的死亡之美

丽姬娅是特别的,所以她的死也是充满了奇幻的美感。“我”念完了诗歌,丽姬娅用了一系列夸张而疯狂的行为为生命的结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她“顿时跳起身”“急惊风似的双手一举,半带尖声地喊道“啊,天呐!啊,老天爷呐……”一系列的拷问之后,她累坏了,缩回到床上,等死了。但是在她弥留之际,留下来的是葛兰维尔那节文章中的最后一句:“凡人若无意志薄弱之缺陷,决不臣服天使,亦不屈从死神。”这句话写出了作为爱伦.坡心中完美的高贵女人丽姬娅的美又多了一份坚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比其他女人更高贵、更具有特质,这种特质不仅深深打动了爱伦.坡,也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这样的死,充满了美轮美奂的神奇魅力,为丽姬娅后来的灵魂的重生创造了条件。

三、“我”与“丽姬娅”的重生

(一)“我”的卧室

丽姬娅死了之后,“我”极度悲哀,换了个地方生活。“我”无法从丽姬娅的死亡现实中走出来,所以我企图用荒诞不经的布局和神奇的行为来让自己内心有了些许安慰。爱伦·坡对艺术作品的追求,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效果,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处处表现在文章中。如用小说中真实、复杂的细节、人的心理等描写手段来突出小说的氛围和真实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在对“我”的卧室的设计来看,尤其突出。“我”房间的布局,凌乱中透着神秘,荒诞中充满恐惧。比如那高高的帷幔,那床罩,那地毯,无不是华贵无比的金布;那奇形怪状的设计,变化无穷的图案,无不充满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房间的四角各摆放着从皇陵中挖出来的硕大的黑色花岗石棺材,更让人望而生畏。这样荒诞的设计,正是作者荒诞离奇的写作风格,让人们在这样一个神秘莫测的地方期待着恐怖感觉的出现。他做到了,在这间房子里,丽姬娅的灵魂得到了永生,这样奢华而荒诞的布置恰好应和着丽姬娅的再次出现,给人以绝美的艺术享受。

(二)丽姬娅的灵魂再现

丽姬娅死后,“我”和罗维娜小姐结婚了。不管“我”和罗维娜小姐如何生活,我的心中仍然无法忘记“我的天仙,我的美女,我的亡妻”。罗维娜小姐其实不过是丽姬娅的替身而已,在“我”的心中,有了女神一样的丽姬娅,早也放不下其他人。然而,要让丽姬娅的灵魂得到永生,必须要有一个载体,而能够成为载体的当然就是罗维娜小姐了。所以,在他们婚后几个月,罗维娜便病倒了,医生用尽了所有的技术,也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在罗维娜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个晚上,“我”看到两个奇怪的场景,一个是我看到金黄的地毯上有个貌似天仙的模糊影子,这个影子的出现就暗示了丽姬娅的出场;第二个是在给妻子喝酒的时候,酒杯里突然滴了几滴“亮晶晶的、红艳艳的流汁”,而这个流汁被罗维娜喝进去了。这天晚上,妻子的病就再没好起来。她死了。然而在她即将被下葬的夜晚,“我”一个人在荒诞的房间里守候着妻子的亡灵,突然,尸体出现了很多次的异样反应。最初是脸色泛红,然后转白;再次泛红,似乎有温度,然后再转白;尸体移动,站起来在房间里飘动——我出声尖叫了:“啊,至少我决不会——决不会弄错——这对很圆的.漆黑的,惶惑的眼睛——是亡故的爱人的——是小姐的——是丽姬娅小姐的。”是的,这里的重生生活不仅仅只“我”开始的新生活,也指丽姬娅的灵魂得到了重生。

丽姬娅小姐的生命终结了,但是她的灵魂却得到了永生。这是爱伦·坡对生命的美的追求,他做到了。小说中通过反复强调真实的、复杂的细节甚至是心理描写的场景,是为了让读者有更深刻的美的享受。在《丽姬娅》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丽姬娅的死亡之美,恐惧之美。我们感受到了爱伦·坡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不同于时代的自然观和人类心理阴暗面的深刻刻画,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当时的时代充满了辩思精神。这对当时的时代有着深远的意义,对美学的颠覆和文学样式的创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1] 周远.探析爱伦·坡的《丽姬娅》中的意识流艺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 张艳萍.爱伦·坡作品现代性的分析[J].兰州大学,2011.

[3] 于薇.浅析爱伦·坡小说中的恐惧和焦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

[4] 冯萌萌.论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审美现代性[J].中国石油大学,2009.

[5] 周远.探析爱伦·坡的《丽姬娅》中的意识流艺术[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爱伦小说生命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
埃德加·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