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活动中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4-08-15余海阔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3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动作心理

余海阔

余海阔/河南省驻马店市黄淮学院助教(河南驻马店4630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加、活动内容也不断丰富,与此同时,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出现意外伤害的几率也随之增多。针对这种现状,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广泛的走访调查,对学校体育活动中造成学生意外伤害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旨在避免或减少意外事故,保证学校体育课程的安全有序进行。

一、学校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相关范畴和特点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学校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界定,本研究将之概括为:以学校为主体和活动场所,使用学校体育设施进行的校内外体育活动时发生的学生、校内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人身伤害。其特点是:

(一)意外伤害的多元性与广泛性

受伤主体因为年龄、场地、设施等因素的原因,在伤害项目上表现为多元性,程度上深浅不一,且覆盖面广,涉及学校体育活动的所有方面,呈现出广泛性的特点。

(二)意外伤害的潜隐性与时差性

学校发生意外伤害的因素多数时候并不立即表现出来,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出现过任何意外伤害,但是并不能排除它发生的可能性,如果稍有大意就会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表现为意外伤害发生时间的潜伏性。

意外伤害往往隐藏在正常的体育活动之中,学生在做某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时,稍微达不到教师规定的要求,就会发生意外伤害,因此呈现出时差性的特点。

三、造成学校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原因

(一)学校原因

1.经济原因。由于经费问题造成了学校体育设施的不足及安全系数低。由于已超过安全年限,设备陈旧,很容易造成在活动中的意外伤害。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购进体育设备时,无法辨别设施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再加上体育器材与体育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专业的保养和维修,致使体育器材与设施的磨损大大超出常规使用寿命,从而间接地导致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发生。

2.缺乏健全的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机制。制度是保障学校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中小学多是90年代沿袭的体育活动保障制度,对当前学生体育活动如何开展缺乏时代性的把握。器材管理制度也存在重大缺陷,没有专门人员管理,形成松散式的体育活动,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意外伤害频繁发生。另外,在意外发生后的责任问责中,也存在体制上的缺陷。问责不及时,责任界限模糊,责任追究不到位,都是造成意外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3.伤害应急机制的缺乏。多数学校缺乏对学生整体健康状况的把握,学生入学时没有进行详细、全面的检查,因此在学生发生意外伤害后,没有相应的应急机制。反应慢,没有专业的医生进行救治,甚至老师也没有日常的救助知识,加深了意外伤害的程度。

(二)教师因素

1.教师责任意识淡薄。教师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中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学生体育活动的直接保障者。但是,有些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没有形成强烈的责任心,从而大大提升了意外伤害形成的概率。

2.教师专业素质不过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过硬,或者是备课不充分,以致在进行动作示范时不能保证动作的标准性,在进行教育时,自身技术问题的原因,无法矫正学生体育动作的偏差,导致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

3.意外伤害急救和处理知识匮乏。意外伤害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如果说意外伤害在所难免,那么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就应掌握相应的意外伤害急救知识。而对许多体育教师来说,他们很少懂得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在面对学生出现的意外伤害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伤口,如何减轻伤者的痛苦,结果往往是延缓了对伤害的救治,使伤害进一步加深。

(三)学生因素

1.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日常锻炼,且健康意识不强;有的学生带病上课,其体能处于较低阶段,肌肉力量较弱,动作协调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2.体育动作不规范。学生在模仿教师体育动作过程中,没有完全掌握体育动作的要领,且急于求成;有的学生不按照老师要求做,做出高难度动作,甚至危险动作,结果造成意外伤害。

3.安全体育的理念匮乏。有些学校没对学生进行安全体育教育,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安全教育的概念,思想意识淡薄,且争强好胜心理作怪,从而发生了意外伤害。

4.缺乏帮助和保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助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动作是要多个人共同完成的,由于合作过程中的合作实施不好,不能认真规范地完成动作,造成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减少与避免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1.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增加预防经验。为每个学生都建立社会保险,防范意外伤害于未然。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对于已经出现的学生意外伤害,学校要动员全体体育教师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填补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漏洞,制定相应的预警制度,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2.科学管理,合理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学校要系统安排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体育课程,合理规划,尽量避免出现场地拥堵的情况。体育教师在每节课开始之初要宣讲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体育教师在教学项目中要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3.建立健全学生意外伤害应急系统。学校在现有的医疗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标准化的医疗设施,聘请经验丰富的诊治医师,并建立紧急医疗系统,与附近医疗系统建立医疗网,在必要时能够及时获得外界的帮助。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追踪学生的身体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知体育部备案,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进行特殊的体育教学,适当减少其体育活动量。

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体育设备。校方在现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购进与时俱进的新设备,由专人进行管理。聘请具有专业职称的技术人员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器材使用训练。如果资金不足,则可考虑对现有的体育设置进行维护,由专业部门对体育器材进行安全测量。

(二)教师方面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体育教师要本着对每一名学生负责的态度,在体育课前应自觉主动地检查场地是否平坦、有无障碍,体育设施是否有不安全因素存在,询问学生中有无伤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场所,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人身的安全。

2.加强事故预防心理教育。体育教师要积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别应关注该年龄段学生在遇到挫折、失败、压力与困难时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反应,从事故预防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情况,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有利于完成技术动作的心理倾向。从而减少出错率,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3.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在课前要以案说法,有针对性地施教,突出重点。对于弱势群体、心理不健康群体要重点教育,抓住时机,有选择地教育。要善于抓住一些时机开展安全教育。

4.学习相关的救助措施。体育教师不能仅仅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有过硬的水平,在意外伤害救助上也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在练习中熟练掌握各种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备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出现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有效地给予伤者必要的救护和处理,将意外伤害的损失降到最小。

(二)学生方面

1.定期检查,对自己身体素质有全方位的认识。在有不适合运动的病症期间,尽量避免参加体育活动;当身体比较疲劳虚弱时,则应选择恰当的运动项目、运动内容,且运动时间要适宜,不能过长;运动量要适中,不能过大。

2.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学生要积极主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学习,增强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正确对待练习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理性对待比赛的胜负及教师的评语。针对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要主动向专家寻求心理辅导和帮助。

3.增强体育安全意识。学生对从事的各项练习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项目要有所了解,时刻提醒自己预防意外。培养忧患意识,增强安全锻炼意识,提高对危险的预见性,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时刻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

4.正确进行保护与自我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要有合作意识,相互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保护,按照教师的指导正确地完成帮助和保护,绝不马虎大意,在帮助和保护别人时一定要认真负责,履行保护和帮助他人的职责。同时学生还应有针对性地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 顾建娣.浅议学校体育教学事故[J].科技资讯,2007(4).

[2] 张媛,齐亚.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J].体育世界,2003(4).

[3] 秦巍峰.学校体育活动中潜在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7(1).

[4] 陈晓荣,朱保成.浅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6).

[5] 芦和平.浅谈体育课如何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动作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